×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十九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史

十九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史

1星价 ¥28.0 (8.0折)
2星价¥28.0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6452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8,314页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44645201 ; 978-7-5446-4520-1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 在中西文明史大框架下展开研究, 梳理出了19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四条线索。内容包括: 绪论 ; 序幕: 19世纪之前的中国文化典籍西译 ;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之发轫 ; 传教士英译中国儒道经典等。

目录

致谢
典籍译史,彪炳千秋(代序)
前言
**章 绪论
**节 中国文化典籍概念及所含内容·
1.1.1 中国文化典籍概念界定
1.1.2 中国文化典籍所含内容
第二节 选题范围和研究问题
1.2.1 选题范围
1.2.2 研究问题
第三节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3.1 选题的缘由
1.3.2 选题的意义
第四节 文献综述
1.4.1 翻译学著作
1.4.2 中西文明史、文化交流史和史学著作“
1.4.3 有关传教士和汉学的著作
1.4.4 博士学位论文“
1.4.5 资料性和启发性著作
1.4.6 外国人和海外华人的著作“
第五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点
第六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和各章内容要略
1.6.1 本书的结构安排
1.6.2 各章内容要略

第二章 序幕:19世纪之前的中国文化典籍西译
**节 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的翻译背景
2.1.1 新航路的发现促进了东西方的接触
2.1.2 西方的宗教改革和扩张引发了海外传教浪潮
2.1.3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得以交流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从拉丁语、法语到英语转译
2.2.1 中国文化典籍西译起因与目的
2.2.2 《中国哲学家孔子》的翻译与影响
2.2.3 英语转译文本的缘起及其作用
第三节 《赵氏孤儿》的翻译及影响
2.3.1 《赵氏孤儿》的翻译与流传
2.3.2 伏尔泰与《中国孤儿》
2.3.3 中国形象的走向:从赞美到贬低

第三章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之发轫
**节 马士曼英译《论语》和《大学》
3.1.1 《论语》英译动机:汉语学习及传播中国礼仪
3.1.2 逐字对译:扭转耶稣会士的美化翻译
第二节 小斯当东的英译原则:实用**
3.2.1 小斯当东英译《大清律例》:开启中国法律英译的先河
3.2.2 小斯当东英译《异域录》:关注边疆题材和民族典籍
3.2.3 小斯当东对翻译的贡献与影响
第三节 马礼逊:传播中国文化的奠基人
3.3.1 马礼逊的英译作品:开启英译中国文化的大幕
3.3.2 马礼逊的《华英字典》:传播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3.3.3 马礼逊:传教士和文化使者

第四章 传教士英译中国儒道经典
**节 柯大卫“四书”英译:尊耶贬儒的典型代表
4.1.1 “四书”的**个英语译本
4.1.2 柯大卫的翻译思想:译儒攻儒,传播福音
第二节 承前启后的翻译家麦都思
4.2.1 编译对话:通过翻译学习汉语并传播中国文化
4.2.2 《书经》英译:从历史经典中寻求资源
第三节 理雅各:打开中国思想的大门
4.3.1 理雅各英译《中国经典》:将中国的学问和知识传到西方
4.3.2 理雅各英译《东方圣书》:耶儒道比较、融合与补充
4.3.3 儒道经典术语英译:永远的难题
4.3.4 “以意逆志”的翻译思想
第四节 《道德经》*初的三个英语译本
4.4.1 湛约翰译本:哲学、政治诠释
4.4.2 巴尔富译本:道是自然
4.4.3 保尔·卡鲁斯译本:报怨以德

第五章 外交官英译中国文学典籍
**节 德庇时英译中国文学典籍:通过翻译认识中国
5.1.1 小说英译:信息——美学原则
5.1.2 戏剧英译:用西方戏剧理论解读中国戏剧
5.1.3 《汉文诗解》:西方**部系统介绍中国诗歌的专著
第二节 翟理斯的英译轨迹:从文学翻译到汉学研究
5.2.1 《聊斋志异》英译:让中国人自己说话
5.2.2 《古文选珍》:传递中国思想
5.2.3 《古今诗选》:韵译中国古诗
5.2.4 《庄子英译》:以庄解庄
5.2.5 《中国文学史》:让中国文学和中国思想融入世界
5.2.6 汉英词典编纂:从马礼逊到翟理斯

第六章 期刊上刊登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作品
**节 《中国丛报》和《中国评论》
6.1.1 中国英文期刊的历史轨迹:从《中国丛报》到《中国评论》
6.1.2 蒙学典籍英译:否定中国的基础教育
6.1.3 文学典籍英译:追寻中国的现实
6.1.4 《南京条约》中英文版:传教士与政治的密切联系
第二节 其他期刊上刊登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作品
6.2.1 期刊典籍英译的广泛性:全面了解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6.2.2 期刊英译长篇小说的轨迹:以《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为例

第七章 殖民视阈中的“侨居地翻译”
**节 殖民主义和“侨居地翻译”
7.1.1 殖民与中国文化典籍英译
7.1.2 “侨居地翻译”现象
第二节 “侨居地翻译”中的合作翻译与译作出版
7.2.1 “侨居地翻译”的优势:合作翻译
7.2.2 “侨居地翻译”中的出版商、赞助人和读者
第三节 “侨居地翻译”中的译者思想与中国文化
7.3.1 译者思想演变轨迹:从对立到宽容
7.3.2 主客文化或强弱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7.3.3 中国文化的西传与接受

第八章 结语:20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走势
**节 译者身份变迁:海外汉学家与中国翻译家
8.1.1 海外译者:从世俗化翻译到学术化翻译
8.1.2 中国译者:关注中国文化传递
第二节 汉英词典编纂与刊登中国文化典籍英译期刊
8.2.1 从普通汉英词典到专业词典
8.2.2 中国人的翻译期刊:从《天下》到《中国文学》
第三节 典籍翻译研究逐渐繁荣
8.3.1 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8.3.2 西方现代译论和方法论给典籍翻译理论建构带来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1.书中外国人名对照表
2.1 7、18世纪主要中国文化典籍西译本
3.与第三章有关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语译本
4.与第四章有关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语译本
5.与第五章有关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语译本
6.与第六章有关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语译本
展开全部

节选

  《十九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史》:  英国把商贸看作是富国的途径和对外殖民的基础,中国的朝贡关系是以中国为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体系,主要是加强与藩属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不以赚钱为目的,甚至还要倒贴许多钱,这与资本主义的英国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贸易关系大不相同。两种贸易体制的碰撞必然会因基础和目的不一样而产生摩擦,导致战争也是可能的,中国失败也是注定的,因为资本主义的贸易体系肯定比朝贡体系更为先进,代表了当时的发展方向。英国的资本主义贸易体系不是在帮助中国,而是掠夺中国,是从经济上殖民中国,因为双方的贸易基础是不平等的,追求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商人是英国殖民的先遣队,不少政治家和外家官都与商人有关,因而从经济殖民中产生了政治殖民,比如,小斯当东和德庇时,他们*初到中国时都是在东印度公司当职员,身份是商人,当然他们与纯商人还不一样,因为他们都出身贵族,有爵士头衔,到中国经商只是丰富自己的经历,增长阅历,为进入政界积累资本,并不以赚钱为目的,后来他们都成了政治家,成为了中国问题的顾问与专家,小斯当东在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起了负面作用,德庇时成了香港的第二任总督。他们在政治上影响了英国对中国的态度,为英国谋取了*大限度的利益,从这个角度看,商人出身的外交官或政治家是从政治上对中国实施了殖民。  与商人不一样之处是:他们的眼光更长远,不为眼前利益所动,并且关注中国文化,英译中国文化典籍,撰写有关中国历史、地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书籍,向英国介绍中国各个方面的情况。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