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9415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7
- 出版时间:2016-11-01
- 条形码:9787516194157 ; 978-7-5161-9415-7
本书特色
冯盛国著的《两周时期华夷关系研究/周秦伦理文化研究丛书》从金文资料入手,结合相关社会科学理论讨论了两周时期华夷关系问题。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华夏和夷狄族群关系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地理气候因素是造成华夷关系演变的内在动力之一。本书对先秦时期华夏族群发展壮大的脉络特征以及华夏早期的对外观念进行了梳理。
内容简介
冯盛国著的《两周时期华夷关系研究/周秦伦理文化研究丛书》从金文资料入手,结合相关社会科学理论讨论了两周时期华夷关系问题。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华夏和夷狄族群关系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地理气候因素是造成华夷关系演变的内在动力之一。本书对先秦时期华夏族群发展壮大的脉络特征以及华夏早期的对外观念进行了梳理。
目录
序
**章 绪论
**节 先秦华夷关系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 华夏族群形成时间问题的研究现状
二 华夷关系和族群冲突问题研究现状
三 华夷观念问题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研究的价值和创新
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 主要的研究理论
二 主要的研究方法
三 民族、族群概念辨析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华夷关系
**节 西周之前的华夷问题
一 华夷与四夷问题的起源
二 夏商时期的华夷关系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华夷关系
一 华夷视野下周族渊源考略
二 西周时期王朝与夷狄的关系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华夷文化与观念
一 西周时期中原王朝与四夷文明对比
二 西周时期华夷观念
第三章 春秋华夷关系特点及成因
**节 春秋时期尊王攘夷思想的出现
一 西周灭亡后的族群格局
二 春秋时期族群冲突阶段性特征
三 “尊王攘夷”局面的出现
第二节 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的华夷关系
一 齐国主盟下的华夷关系
二 晋国特色的华夷关系
三 秦、楚两国华夏化的历程
第三节 春秋时期华夷观念的兴盛
一 春秋华夷之辨主要内容
二 区分华夷的标准——周代礼仪文化
第四章 战国华夷关系的嬗变
**节 战国时期华夷演变态势
一 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族群的概况
二 北方游牧文化带的形成
三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比较
第二节 儒墨两家的华夷思想
一 儒家的华夷思想
二 墨家的华夷思想
第三节 战国时期大一统思想笼罩下的华夷观
一 华夏族群的自我中心认知方式
二 战国时期对于华夷世界秩序的构建
第五章 两周华夷关系的形成和影响
**节 族群冲突的资源地理气候因素
一 西周时期的族群资源争夺
二 春秋战国时期生存空间争夺
三 气候环境对游牧族群形成的作用
第二节 两周华夷之辨的两个维度
一 两周时期华夷族群的文明差异
二 两周时期华夷族群的文化差异
第三节 两周华夷观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 两周华夷观的特征
二 两周华夷观念的影响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引用书目简称对照表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冯盛国,男,1973年8月出生,陕西武功县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先后获得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教师、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先秦史、伦理文化、青铜器和古文字的研究和教学。在《兰州学刊》《学术探索》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近年来主要从事华夷关系、周代社会生活礼仪和周代对外交往的研究。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中国岁时节令辞典
¥31.8¥75.0 -
人类酷刑简史
¥23.6¥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5¥39.0 -
安史之乱
¥27.9¥6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中国通史
¥23.0¥45.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九说中国
¥8.0¥25.0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8.9¥29.8 -
日本历史
¥15.8¥48.0 -
万历十五年
¥20.6¥25.0 -
小字白劳-李零自序集
¥22.1¥65.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1¥29.8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3.6¥58.0 -
名师讲堂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26.5¥78.0 -
终局之地:南明那些事儿
¥21.8¥68.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2.2¥36.0 -
中国历史的7张面孔
¥17.4¥49.8 -
历史的启示
¥15.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