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祯往事(明帝国的最后图景)

崇祯往事(明帝国的最后图景)

1星价 ¥33.1 (7.2折)
2星价¥33.1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40961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519页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513409612 ; 978-7-5134-0961-2

本书特色

《崇祯往事(明帝国的*后图景)》作者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著作等身。本书叙述了崇祯皇帝从出生、成长、即位理政到自缢而亡的一生,展现了崇祯一朝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以及明帝国大厦解崩的过程,揭示了这位自称“非亡国之君”的君主对明亡应负的责任。语言生动,资料翔实,深入浅出。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确凿的史料, 阐述作为明朝的末代君主明思宗如何因其种种决策失误, 将明帝国的航船引向覆亡的深渊, 驳斥了史学界某种认为明思宗是“非亡国之君”、明朝的覆亡是“一个非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的观点, 读者通过此文, 能加深对明思宗其人其事的了解, 并从其败亡的历史反思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目录

**章 临危受命继大统
**节 降生于多事之秋
第二节 魏阉阴影下的信王生涯
第三节 临危受命就帝位

第二章 不动声色除阉党
**节 潜移默夺,严惩元凶
第二节 清查阉党余孽,销毁《三朝要典》
第三节 钦定逆案,平反冤狱

第三章 忧勤惕厉求中兴
**节 组建东林内阁,平定奢安之乱
第二节 整肃吏治,唯才是举
第三节 引进西方科技文化
第四节 夙夜焦劳,急功近利

第四章 袁崇焕与孙承宗督师蓟辽
**节 重起袁崇焕督师蓟辽
第二节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
第三节 己巳之变与袁崇焕被冤杀
第四节 孙承宗再镇关门

第五章 温体仁的得宠与垮台
**节 会推阁臣事件与党争的复起
第二节 周延儒和温体仁的得宠及互相倾轧
第三节 温体仁的走红与垮台

第六章 屡扑不灭的起义烈火
**节 剿与抚的两难抉择
第二节 农民军的千里转战
第三节 卢象舁与洪承畴的东西夹剿
第四节 杨嗣昌“十面张网”与起义的暂时沉寂

第七章 周延儒的复出与赐死
**节 传承温体仁衣钵的张至发和薛国观
第二节 复社的崛起与周延儒的复出
第三节 周延儒的短暂布新与败亡

第八章 清军夺占辽西与明清议和的失败
**节 皇太极迂回人犯内地
第二节 松锦之战与洪承畴降清
第三节 明清议和的失败与陈新甲被杀

第九章 起义高潮的再起与明王朝的覆灭
**节 起义高潮的再起
第二节 频换主帅,难挽狂澜
第三节 李建泰代帝出征与调吴三桂入晋之议
第四节 “大数已终”,魂断煤山

第十章 尾声:清军入关与南明的抗清斗争
**节 李白成进京与清军人关
第二节 弘光朝廷“联虏平寇”酿恶果
第三节 农民军余部的联明抗清与南明的抗清斗争

附录 明思宗为何成为亡国之君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崇祯往事:明帝国*后的图景》:  在严惩魏忠贤、客氏、崔呈秀三个阉党集团的元凶之后,清查阉党余孽的工作随之逐步展开。  早在天启七年(1627年)十月崔呈秀倒台还乡后,魏忠贤的一些心腹、党羽即遭到奏疏的弹劾而被免职,如南京守备太监杨朝、浙直织造太监李实、承天守备太监李希哲、提督太和山太监冯玉、天寿山太监李进、河南道御史倪文焕、吏部郎中周良材、主事张元芳、工部尚书吴淳夫、太仆寺卿白太始、尚宝司卿魏抚民等,皆被迫辞官或被免职。太监涂文辅也辞去监视仓库之职,东厂太监王体乾也因罪被免官。  十一月,揭发弹劾阉党分子的奏疏不断增加,又有漕运太监李明道、崔文异,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寺卿张凌云、陈大同,兵部尚书田吉,提督操江右佥都御史刘志选,锦衣卫左都督田尔耕、孙云鹤,巡抚延绥右都副御史朱童蒙,右都御史署顺天府尹李春茂,巡抚山东右佥都御史黄宪卿,户部尚书张我续,刑部左侍郎陈九畴,刑部尚书薛贞,总督蓟辽兵部尚书刘诏,工部尚书梁梦衮、孙杰,左副都御史李夔龙等,先后被免官。  魏忠贤的心腹李永贞,在明熹宗死后已预感到前途不妙,在明思宗即位后4天便上疏告病辞职,于九月初七日获得批准。十月初,他干脆将外宅小院砌死,仅留一个小洞让家人给他送水送饭,自己躲在里面读书,静观形势的发展。到月底,得知魏忠贤请求辞职得到批准的消息,认为风波即将平息,便拆墙而出。本来他想找明思宗的近侍徐应元联络,不料徐应元却在十一月初遭到明思宗的斥逐,这才慌了手脚,急忙暗中派人去找太监王体乾、王永祚、王本政,各送5万两银子,希望他们在皇上面前为他美言几句。但这三个太监怕受到连累,把这些银两献给了皇上。李永贞吓得魂飞魄散,便连夜和他的外甥孙良济化装外逃。十一月二十六日,明思宗下令将其降为净军,谪戍湖广显陵。十二月初九日,李永贞被捉获,押赴显陵。崇祯元年(1628年)二月,李永贞又与徐应元一起被调发凤阳。  经过一段时间的清查,许多阉党骨干和亲信遭到免职和惩处,受到广大百姓的欢迎和拥护。但明思宗清醒地认识到,仍有不少阉党党羽盘踞要职,整个阉党集团的罪行也未受到彻底的清算,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无从谈论扭转国家的危局。于是,他在天启七年(1627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命内阁及部院大臣“定阉党逆案”,即对阉党集团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根据每个阉党分子罪行的大小,依照明朝的法律,作出判刑的审查结论。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