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10512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9
- 出版时间:2017-06-01
- 条形码:9787501051212 ; 978-7-5010-5121-2
本书特色
石窟寺作为我国重要且精美的不可移动文物之一,有分布地域广、岩石类型各异、赋存环境差别大等特点。长期受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几乎所有石窟寺的文物本体和载体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劣化,产生了坍塌、开裂、渗水、盐害、表面风化等大量病害。随着城乡建设、旅游开发等人类活动的加剧,石窟寺面临的自然侵蚀和人为损害日趋加剧,保存状况不容乐观。
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逐步开始了全面、系统、科学的石窟保护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继实施了大足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保护长廊建设、敦煌莫高窟南区崖体加固工程、麦积山石窟岩体加固工程、克孜尔千佛洞第1、2期加固工程、大足石刻北山治水工程和宝顶山观经变崖壁岩体加固工程等具有代表性的石窟保护工程实践,不仅很大限度地保护了这些石窟寺及石刻,同时针对石质文物保护的特点和要求,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和规范要求,为建立以石窟寺保护为主的岩土类遗址保护学科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石窟文物保护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岩土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地质、环境学、材料科学、物理、化学、测绘等相关技术领域。研究尺度从宏观到微观,如石窟造像的表面风化问题,要研究表面几厘米甚至几毫米的微观变化;石窟渗水和水盐运移等问题,既要在区域地质背景下开展水盐来源研究,又要从细微裂隙中准确判断渗流途径。在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我们不但要考虑当前的保护效果以及保护措施可能对文物造成的伤害,还要考虑保护措施的长期耐久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均使得石窟保护工作难度极大,任重道远。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混排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目前我国石窟的保护状况,结合重点石窟实例,系统地阐述了石窟的概况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作者通过科学的实验结论,从测绘技术应用、勘探技术、保护加固、工程设计等方面,为石窟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同时,吸收了地质学及石窟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石窟保护的方法和建议。窟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石窟保护的方法和建议。
目录
**节 石窟寺考古
第二节 石窟地理分布及自然环境条件
第三节 石窟保护工作概况
第四节 重点石窟简介
第二章 石窟文物病害
**节 病害类型
第二节 石窟常见病害成因分析
第三节 重点石窟病害介绍
第三章 石窟保护地质学基础
**节 地质构造
第二节 岩石的地质特征
第三节 地下水
第四节 地震
第五节 石窟保护中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
第四章 石窟测绘技术应用简述
**节 地形图
第二节 测图技术及要求
第五章 地质勘察技术
**节 地质勘察阶段及基本方法
第二节 石窟病害调查方法
第三节 工程地质测绘
第四节 工程地质勘探
第五节 工程地质测试与试验
第六节 勘察报告的编写要求
第六章 石窟保护加固技术
**节 岩体稳定性分析
第二节 石窟岩体治理加固技术
第三节 石窟防渗治理技术
第四节 造像岩体表面防风化加固技术
第七章 石窟保护工程设计要求
**节 设计说明
第二节 设计图纸
第三节 危岩体加固设计
第四节 石窟防渗治理设计
第五节 工程概预算
第八章 监测技术
参考文献
后{己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7¥58.0 -
中国通史
¥16.3¥45.0 -
安史之乱
¥24.1¥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西北史地丛书:冯承钧西北史地论集
¥25.2¥68.0 -
人类酷刑简史
¥32.5¥59.0 -
万历十五年
¥16.0¥25.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32.5¥59.0 -
显微镜下的大明
¥28.0¥52.0 -
三国史话
¥13.6¥42.0 -
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辛卯侍行记
¥25.2¥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2.4¥49.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5¥29.8 -
司马迁和他的历史学
¥8.9¥24.8 -
宋代文学与文献考论
¥58.9¥128.0 -
清史不忍细读
¥20.0¥52.8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9.9¥29.8 -
康雍乾盛世中的君臣关系
¥15.3¥39.8 -
日本史话(上下册)
¥14.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