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5629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9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03562952 ; 978-7-5035-6295-2

内容简介

  《导读》中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全书共分四章。

目录

引言

**章 《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发表和传播
一、《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
二、《哥达纲领批判》的发表
三、《哥达纲领批判》的传播

第二章 《哥达纲领批判》的序言与通信文稿解读
一、对恩格斯所撰写序言的解读
二 、对马克思《给威廉·白拉克的信》的解读

第三章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政治思想
一、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二、阶级斗争思想
三、社会发展阶段论

第四章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经济思想
一、财富源泉论
二、分配问题
三、工资问题

第五章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社会思想
一、公平思想
二、教育思想
三、共享思想
结语
展开全部

节选

  《导读》:  (五)对《哥达纲领》中具体观点的批判  除了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一起思考,并提出上述观点以外,马克思还批判了拉萨尔的其他错误思想。因为拉萨尔在用阶级斗争观点分析现实问题时,也是不得要领的。在《哥达纲领》中,拉萨尔认为:“在现代社会,劳动资料为资本家阶级所垄断;由此造成的工人阶级的依附性是一切形式的贫困和奴役的原因。”①这个问题涉及阶级斗争的对象,也就是和谁斗争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对阶级斗争的理解*主要就是体现为对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的认识上。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他开篇就论述了这一问题。  马克思首先揭露了《哥达纲领》中这句话的出处,这句话篡改了《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以下简称《章程》)中的一句话:“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的基础,是一切社会贫困、精神沉沦和政治依附的基础。”②《章程》中“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既包括资本家,也包括土地所有者。因为当时的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并非一体。如英国土地大多由地主垄断,资本家多半不是他工厂所在土地的土地所有者。普鲁士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农业资本主义演进过程中,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本质和特点是:“中世纪的土地占有关系不是一下子被消灭掉,而是慢慢地适应资本主义,因此资本主义长时期保存着半封建的特征。普鲁士的地主土地占有制没有为资产阶级革命所粉碎,而是得到了保全,并成为‘容克,经济的基础。这种经济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经济,但是它也必然存在农村居民的某种依附关系,如奴仆规约等等。”①这种改良的道路在*大限度地保留容克地主特权的前提下,发展农业资本主义,使德国农民长期遭受资本主义和半封建制度的双重剥削。  《哥达纲领》将“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篡改为“在现代社会中,劳动资料为资本家阶级所垄断”,只提到劳动资料为资本家阶级所垄断,没有把土地所有者作为批判和革命对象。这是拉萨尔主义的改良主义,是不彻底的。马克思还具体分析了《哥达纲领》只反对资本家阶级而不反对地主阶级的原因。他说:“拉萨尔由于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仅仅攻击资本家阶级,而不攻击土地所有者。”②“大家都知道的理由”是什么理由呢?这里马克思揭露了拉萨尔和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秘密关系。当时在德国,容克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俾斯麦是容克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拉萨尔之所以不批判土地所有者,就是因为他和俾斯麦的秘密关系。马克思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经觉察到这一点,在1865年2月23日给库格曼的信中,马克思就写道:“拉萨尔事实上已经背叛了党。他同俾斯麦订立了一个正式的契约(他自然并没有因此得到任何保证)。  ……

作者简介

  李双套,中国科学院哲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出版专著《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转向》:在《天津社会科学》《江海学刊》《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践哲学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