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戏曲传承与推广研究

包邮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戏曲传承与推广研究

1星价 ¥24.8 (5.5折)
2星价¥24.8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13900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6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68139007 ; 978-7-5681-3900-7

内容简介

  戏台是一个折射大干世界的大窗口,将世间数不尽的离合、纷争与恩怨是非摄人其中。但台上的戏并非现实世界的实录,而是反映人心,表现戏中人的内心世界,把他们的酸甜苦辣变成观众的五味杂陈,同时把观众的梦想化为戏中人的梦想。  在《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戏曲传承与推广研究》中,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我国古代戏曲剧种、戏曲文学和戏曲舞台艺术发展的情况介绍给读者,并试图通过戏曲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探索一些戏曲发展的规律。今天,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新媒体席卷社会的形势下,人们对艺术形式的鉴赏随之发生了变化。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戏曲,在当下的传播和传承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戏曲传承与推广研究》笔者试图探索依托新媒体平台拓宽推广戏曲的渠道,希望对今天的戏曲传承工作有所帮助。

目录

**章 戏曲传承的意义
**节 戏曲的悠久历史
第二节 戏曲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第三节 当代戏曲传承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章 戏曲传承总体构想
**节 当代戏曲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戏曲传承的方法论
第三节 戏曲产业化研究

第三章 新媒体发展状况分析
**节 市场状况分析
第二节 新媒体企业稳步发展并日益规范
第三节 新媒体跨平台融合发展
第四节 移动互联网分析

第四章 戏曲与新媒体技术结合市场分析
**节 戏曲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
第二节 戏曲利用新媒体宣传推广的优势
第三节 新媒体在戏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价值

第五章 新媒体对戏曲文化的影响
**节 新媒体对戏曲艺术形式的改变
第二节 意识形态引导
第三节 经济层面的市场运作
第四节 文化层面的缓慢渗透

第六章 戏曲与新媒体结合的技术研究
**节 新媒体微观探析
第二节 手机媒体专项研究
第三节 网络媒体专项研究
第四节 新媒体戏曲应用研究

第七章 戏曲演出单位与新媒体
**节 新形势下戏曲演出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节 搭建戏曲文化普及平台
第三节 戏曲演出单位与新媒体融合研究
第四节 戏曲演出单位与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第八章 戏曲的立体推广平台研究
**节 戏曲的新媒体传播模式研究
第二节 戏曲的新媒体传播渠道研究
第三节 戏曲消费者研究
第四节 艺术知识产权保护

第九章 案例分析
**节 黄梅戏音乐剧《长河》
第二节 多媒体昆曲《玉簪记》
第三节 泗州戏音乐剧《绿皮火车》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戏曲传承与推广研究》:  一、多媒体技术与舞台戏曲艺术结合的历史  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这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戏曲艺术也不例外。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升级为舞台艺术表现提供了崭新的形式,大大丰富了舞台空间和演员表演的功能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多媒体技术在舞台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已取得一些经验和成果。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和新媒介的出现,为舞台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对其中的戏曲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发展趋势使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和运用成为当今世界舞台艺术的热点。  传统的舞台戏曲艺术所能表现的形式和视觉效果很有限,所以人们对舞台美术设计的认知不够全面。事实上,舞台戏曲艺术涉及演出艺术中所涵盖的各类设计,如灯光、音效、影像等。随着新媒体介入舞台戏曲艺术的程度不断加深,多媒体技术将舞台、布景、音效、灯光、影像等不同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呈现,使不同艺术门类的界限越来越淡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舞台戏曲艺术始于舞台影像技术的运用。早在1968年,捷克的约瑟夫·斯沃博达所进行的投影实验就用于了舞台戏曲艺术演出,如浪出了《普罗米修斯》等。至此,多媒体影像的运用使舞台戏曲艺术有了全新的视觉样式。在之后的近三十年发展中,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舞台艺术创作时,多是以多媒体影像替代传统的手绘舞台布景,计算机绘图软件替代画笔和颜料,投影机、大屏幕、LED替代画布,对静态、动态等多种形式的影像进行灵活的切换和组合,这大大丰富了舞台的视觉元素。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实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投影设备的研发普及,多媒体技术日趋成熟,在舞台艺术中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  21世纪初,在舞台演出过程中开始出现真实演员与演员影像的结合。舞台表演时间和影像时间共同构成了舞台演出的时间脉络,增加了演出内容多向发展的可能性。对于过去换景不便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和切换机的结合使用,不同影像之间的过渡开始变得自然,影像叠加的效果也丰富了视觉审美的内容,同时使演出更流畅紧凑。  另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数字革命在不同区域有快慢之分。就多媒体的开发而言,国外先于国内;就其技术水平而言,国外也先进于国内。因此,从多媒体技术在舞台艺术方面的运用来看,国外的制作水平高于国内。直到20世纪末,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国内舞台艺术中的运用才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舞台艺术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水平正在追赶国际水平。  从多媒体技术在舞台艺术其他方面的运用来看,以春晚为例,从1983年**届春节晚会举办至今,作为国家重大演出,春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当时*新的舞台艺术创作水平。纵观近几年的春晚舞台,传统的舞台幕布已被LED所取代,它以特有的成像多样性和多维性以及自身的光源性能,既可以模仿写实的演出空间,使演员及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又能展现抽象的画面,营造出虚幻缥缈的氛围,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特别是2008年奥运开幕式对新技术的运用,使北京奥运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直接影响了2009年春晚的舞台艺术设计创作。这台晚会的舞台除了天幕采用LED以外,侧幕也增加了LED,使原有舞台视觉上由“一面墙”变为“三面墙”,把舞台及演员表演的空间进行充分扩展,给人~种舞台无限延伸的感觉。  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但对舞台戏曲艺术的创作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使现代舞台戏曲艺术观念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艺术创作的坚持,排斥数码时代带来的数字技术和设备,认为电子产品的介入破坏对舞台戏曲艺术的情感体验,影响舞台戏曲艺术本质魅力的展示;一是对新技术、新媒介的积极关注,并不断尝试将其运用于舞台艺术创作,为舞台戏曲艺术样式寻求突破和创新,如今多媒体在舞台戏曲艺术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这两种主张,前者强调舞台戏曲艺术自身的潜能挖掘,后者是想兼收并蓄,丰富舞台戏曲艺术。  ……

作者简介

  周雪,安徽省宿州市人,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副教授,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与舞蹈系副主任、钢琴教研室主任,安徽省钢琴协会常务理事,安徽钢琴协会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  从事钢琴教学、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学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曾在省级、国家期刊及一些核心期刊发文50余篇。对所从事的专业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