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201619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32页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52016192 ; 978-7-5520-1619-2

本书特色

 本书可以让我们透过美国当局的一些行动看到其背后的实质,它以“9·11”事件为视角,一窥当今的世界超级大国——美国“排除万难”逐鹿中东的不死野心!今天的我们究竟走到了哪一步?和平和民主引发的血腥大战究竟目的是什么?读完这本书,读者对这个话题或许会有更透彻更深入的解读。

内容简介

  美国并不酷爱战争,但美国需要战争。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是世界上唯——个接连打过四场对外战争的国家。为什么会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地球人不懂,恐怕美国人民也不懂。
  美国这个国家跟战争真乃难舍难分的一对。自打从一场独立战争立国开始,这个国家似乎不征战就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两个半世纪以来,美国向多个国家发动了60多场军事干预,从古巴到伊朗,从日本到越南,当然还有两次发生在欧洲的地盘上。一直以来,美国都在世界上占据着霸主地位,它的霸权主义思想注定让它与战争密不可分。
  自“9·11事件”之后,美国开始了一场“反恐战争”。世贸中心仿佛依旧冒着浓烟,废墟之上,美国战争文化重新升腾。它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想要重树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国战争文化》以该事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美国战争思想和军事文化对该国政治、外交、社会的渗透和深刻影响。
  本书将美国的战争文化如实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面向的主要是对美国历史、文化和军事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前言

 序
  奥古斯特·孔德认为,战争过后将迎来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现代性终将把人们带入一个幸福时代,使战争成为人类历史的过去式。然而,**次世界大战及随之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了他的这一预想,但他*后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丝“理想”,那就是:战后,民主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或许终将引领我们步入一条富有人权的发展轨道。世界从纪尧姆二世、俄国沙皇、希特勒、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以及法国、英国殖民势力手中解脱出来后,和平笼罩寰宇。后来,随着这些国家财政赤字的出现、军事预算的削减,其武装实力有所下降。如今,欧洲人的精神状态已十分接近孔德的这一理想。他们笃信和平,甚至都不愿看到自己的盟友、庇护者,同时也是他们理想中的民主国家—美国,倒向完全相反的方向,他们不愿看到孔德为人类发展所规划的理想蓝图被彻底击碎。
  然而,本书作者托马·拉比诺*终决定还是选择直面事实。他在书中从全球视角问诊美国社会的军事化倾向,研究美国的国际行动,而没有流于俗套地仅限于观察美国在中东或其他地区为控制石油而进行的激烈战争。《美国战争文化》这部作品内容丰富,可列为必读书目,它不仅是美国的一段社会史和文化史,同时也是美国的一部外交史和军事史。
  在书中,拉比诺怀着一股垦荒者般的热情,围绕美国战争文化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各大军工企业的关系、国会中退伍老兵代表的问题、学校等场所国旗摆放的位置、美国的玩具和电子游戏,以及电影-军事联合体(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临近结束时提出了军事—工业联合发展的问题,而电影和军事的结合,则是对这一问题在文化方面的有益补充)。他研究了军队对拍摄军事类题材电影所作出的贡献、电视连续剧中的虐待酷刑、军事联络负责人乐于使用的不文明词汇,以及弹药中的贫铀是否有可能危害公共卫生的争论,等等。在研究过程中,他会尽可能地针对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之演变给出统计数据。
  在美国,舆论是富于变化的,是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民主情愫的,也会根据时局的变化受控或抵制、依附或排斥官方言论。民意调查的行为和结果影响并引领着舆论的波动。虽然美国一直明显处于战争状态—庞大的军队数量、巨额的军事预算、众多的军事基地、持续不断的武装干涉行动,这些都是*好的证明。但是,这个国家仍然是坚决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民主国家。美国的战争文化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帝国主义战争文化或者法西斯战争文化,甚至与老派欧洲的战争文化也大相径庭。老派欧洲的战争文化,其历史也极其悠久,悠久到战争对他们来说就像天气预报一样必不可少。而美国却从未停止他们追求缔结和平盟约的步伐,只不过是采用武力的方式。在此过程中,美国人民被认为是应该追随、赞同、参与其中的,他们甚至可以迫使军方取消行动,迫使美军从越南和伊拉克撤兵,如今,美国民众的力量越来越大。
  拉比诺会关注具有较长时效性的现象,把我们从那些描述美国战争文化时惯常使用的新闻短语中解放出来。在关于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的报告中,他对美国对外政策持续性的描述让人印象深刻:从**次海湾战争写到美国通过联合国、利用禁运控制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一直写到禁运造成的可怕的人道主义后果,危机随之升级,武力进攻因此成为必然选择。在拉比诺看来,“9·11事件”并非是一个转折点,而是一次偶然事件,这次事件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美国人行动的持续性。历史学家有不被一时的情感或者天花乱坠的电视节目左右的“特权”。
  尽管如此,后“9·11”时代仍然标志着某种提速—利用恐惧操纵舆论的现象
  加速出现,利用敌人的非人道主义行径鼓励使用武力的现象加速出现。
  今天的我们走到了哪一步?一心盼望永恒和平的欧洲人情愿相信,奥巴马的当选标志着布什时代的插曲结束了,标志着偶然偏离到军国主义和反人道主义航线的终结。而拉比诺却对此持怀疑态度。在本书的结尾部分,他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奥巴马美好的愿望和动人的演讲都没有真正地影响美国军事行动的根本,凌驾于奥巴马行为之上的是美国厚重的军事文化,认识到这一点,应该会让我们变得更为谨慎。对美国的批判往往是与其经济制度、不平等现象有关,而拉比诺研究得更加深入,描述得更加精准。他告诉我们,未来的美国,终将是一个军事国家。这个国家将以战争为生,并为战争而存在,我们必须保持对美国的警惕之心。
  埃玛纽埃尔·托德(EmmanuelTodd)
  2011年12月27日,载于Marianne.fr

目录


导言
**部分新神圣同盟,新战争
I.NOUVELLEUNIONSACRéE,NOUVELLESGUERRES
一政治—媒体的渗透
美国的避难地神话
“9·11事件”,正在上演的打击
过早的战争动员
二乔治·W·布什—“重生总统”,因战争而荣耀
时势造英雄
人民的真实反应?困惑、痛苦和愤怒
国教
安抚、颂扬、开战
反对者退避三舍:沉睡的民主
三控制另一个美国
爱国主义浪潮涌动?
宣传私有化
顽强的反对者,新的敌人与关键人物
强行一致与新一轮的排除异己
心理构图
毕恭毕敬的好莱坞
纪念:绑架死者,间接劫机
明星与“星条旗”
四恐惧因子
为达成共识服务的记忆反射
基地组织的“第五纵队”
袭击预报
真实恐惧与虚拟恐惧:从《24小时》到《危机四伏》—当电视节目危言耸听的时候
专制普遍化—一个不讲理国家的国家道理
仇外与政治
虐待:辩论与电视
五从“黑色星期二”到伊拉克
石油、制裁与地缘政治
战争的12年
“伊拉克威胁”与美国心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第二部分透视混乱
II.PERSPECTIVESDECHAOS
六让敌人泯灭人性
想象中的恐怖主义分子
从语言暴力到军事暴力:国家,军队框架
被妖魔化的敌人
国家谎言的事与愿违
“杀人列车”
七第二次海湾战争,第二次综合征
战争与公共卫生丑闻
遗忘贫铀
现代战争与政治献金
民主国家的脏弹
避蚊胺(DEET)丑闻
八政治和社会军国主义
当军事扑向政治
战争记忆的冲击
退伍军人与权力
军事化的消费社会
从“爱国主义”歌曲到战争歌曲
体育—理想的旗手
九年轻人:当前的冲突与未来的冲突
战时教育
“孩子们”的FBI、CIA、NSA与DIA
学校系统中的军队
玩具,战争文化的副产品
拉人入伙的电子游戏
连环漫画,战争模范
第三部分从完美战争到现实战争
III.D’UNEGUERREESTHéTISéEàLARéALITéDESCOMBATS
十“好莱坞”式战争:“五角大楼”版大片
“嵌入式”报道的耸人听闻及战争信息
大型剧目的剧本:“需要拯救大兵林奇”和“一位名叫蒂尔曼的英雄”
萨达姆铜像:为了革命和民主的画面
追捕旧政权成员:战争的纸牌游戏
十一战场真相
战略:“高新技术”野蛮行径
野蛮战争:另一个时期的构想
活体“**人称射击游戏”:游戏兵工厂
负伤与阵亡:骗人的报告
心理摧残
伊战泥潭
备战不足的部队
装备匮乏
十二决裂边缘的士兵
士气低落
志愿部队……被抓去当兵的人
士兵的不满
拒服兵役者、逃兵……和战士
网络上的美军士兵
多媒体上的战争:士兵2.0
五角大楼和社交网络
第四部分倒退的战争文化
IV.LACULTUREDEGUERREENREFLUX
十三振作的反对者,全新的抗议
伊拉克战争:痛苦的模糊回忆
民众多元化抗议的增加
士兵的家庭
新闻媒体的忏悔,“第四力量”的觉醒
艺术家、知识分子和电影人反战……没有影响力?
左右为难的政治阶层
法制:多重对抗,重振权威
战争和卡特里娜飓风:蝴蝶效应
全知全能的战争阵营
十四奥巴马幻象
引人注目的行动……及它们的局限
延续与传统
“9·11”和第二次海湾战争的10年:奥巴马的印记
结论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全部

节选

爱国主义浪潮涌动?
  如果说历史上只有住独立小楼的美国普通居民倾向于用星条旗装饰庭院的话,袭击出现后,国旗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地开花着实只能用令人惊叹来形容。遍地的国旗颜色的不干胶、小旗帜、T恤衫、小徽章等物品令这股爱国主义热潮表现得更胜。人们会记得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的这一切。纪念碑、草坪、窗台、汽车以及衣服成为国家团结的载体。直到当时为止,规定了20余个带有军事色调的纪念日,包括“纪念日”“老兵日”“军事力量日”“独立日”“爱国日”等。自1916年以来,有一天是专门献给旗帜的日子,即“旗帜日”,后来变成“国旗周”。乔治·W·布什从9月11日晚上开始竖起星条旗,此举掀起一股时尚潮流:新闻界模仿布什政府的成员,形形色色的达官显贵以及数以千万的美国人民紧跟布什的步伐。街市上,临时摊点向过往行人兜售尺寸各异的国旗。与此同时,线上商店遍地开花。
  袭击发生当晚,纽约的消防员在临近“爆心投影点”的一座大厦的墙面展开一幅巨大的国旗,引起救援队队员以及志愿者的热烈欢呼。12月21日,五角大楼的撞击爆炸点也被国旗所覆盖。揭开覆盖在为国捐躯士兵棺材的“国旗”,可以看到美国强大实力带来的双重耻辱。平日里就已经被装扮过的纪念碑、联邦的建筑物以及地位重要的高楼大厦被装点上更醒目的颜色。巨大旗帜盖住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考林辛风格的圆柱,随风飘扬的三面旗帜令纽交所的形象更加鲜明。种族主义融合的牺牲品——锡克出租车司机在自己所驾车辆的侧面贴上不干胶贴。不干胶以星条旗为背景,融合自己的血统出身与对美利坚民族的忠诚热爱。9月21日,一场向死难者致意的盛大流行音乐演唱会启幕。演唱会的背景当然也离不开国旗的装饰。至于登台演出的红人们,大部分也都严格按照红、白、蓝三色穿着以及按这三种颜色装饰乐器。当时发行的大量乡村音乐唱片大获成功。唱片封面就是这几种永恒不变的颜色:我的姐妹组合、托比·凯斯、橡树岭男孩、达里尔·沃利、李安·莱姆斯、阿伦·迪平的唱片装点着大卖场的音乐柜台。9月21日当天,那座著名山坡上的“Hollywood”字母的第二个“o”被披上一面国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甚至把象征美国的“红、白、蓝”三色送上太空,并且宣布,在宇宙飞船上放置了6000面国旗,准备用来送给千万个家庭,隐晦地向美国强大的实力和团结致意。向国旗宣誓属于日常活动的学校同样有所触动:2002年假后开学时,下曼哈顿区的一所小学要求学生们穿上国家颜色的制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个月以后,物品种类依然丰富,但国家颜色却已经逐渐淡漠,例如毛绒玩具熊、移动电话或者隐形眼镜。爱国热情的明确指数—爱国主义商品市场的数字能够说明问题:2000年美国制造的产品销量下降,不过这一年是选举年,2001年销售了1.13亿面星条旗,其中主要是9月11日—12月31日期间销售的。面对强劲上升的需求,经销商大批量地从中国进口旗帜。从2000年购买74.7万美元的旗帜到2001年购旗款涨至5170万美元。随后几年间,这一数字将仅剩下1/10,稳定在每年600万美金元左右。因此,“9·11事件”成为经济爆发的助推者,把2002年各式旗帜销售的国际市场提升至2.72亿美元的规模。随后的2004年又涨至3.49亿美元。从2004年开始,这条曲线便开始与官方的民意调查背道而驰了。在所有说得通的解释中,除去选举年的影响,对布什政府*忠实的拥趸来说,购进和展示国旗的作用就是增加信心,坚信国家将取得一致同意。
  某种政治控制的形式减弱了以上行动的自发性:从2001年9月13日开始,国会一致通过一部法律,规定“鼓励每位美国公民在家中、工作场所……公共建筑物以及宗教场所……悬挂美利坚国旗”。“为了回应恐怖主义袭击……”该法律文本补充,“美国公民应该团结起来,保卫国家及其力量象征,为国家争光”。“为了怀念死去的人”,国旗变成哀悼用具——这可比黑色的臂章要好得多——为爱国主义感情外露提供了温床。与此同时,美国众议院于9月14日通过决议,给每个袭击罹难者家庭分一部分在美国国会大厦飘扬过的国旗碎布条,这些碎布条已然变成珍贵的纪念品:对国家而言,国旗是宣传国家精神的媒介,同时也是拥护神圣同盟以及国家政策的显耀符号。不论是顺势而为还是超前出现,这样的一条法令**次表现了无条件支持政府决议机制的具体效果。同时,爱国主义式的推销出现在这场运动中,爱国主义的延续性——“9·11事件”发生6个月后,销售全面打破纪录—以及私营部门对国家意志的(有效的)支持得到保证。这一次,不吝支持与国旗有关的礼仪性法律。国家颜色的亮相统一了国家格局和思想。如果官方消息未经媒体转播的话,国旗只会出现在一座大厦的墙面上,绝不会遍地开花。
  宣传私有化
  媒体与权力一样,均因“黑色星期一”得到强化。接下来的2个月里,几次研究结果均表明美国人对资讯媒介的信任度大幅提高。即使报刊界的龙头《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因担心媒体发表意见千篇一律而开办论坛,大众传媒在整体上也仍然谈不上客观。在此期间,塔利班政权在闪电战打击下土崩瓦解。战争获得近九成舆论的一致支持,媒体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五角大楼释放的消息。9月—10月,69%的公众支持新闻界所持的爱国主义论调,同时,公众赞同政府和军方控制新闻报道,支持率分别达到53%和50%16。“对美国有利的东西对整个世界以及对整个民主都是有利的”——这就是美式帝国主义的基本思想。根据这个思想,被“控制”的信息将完全不失其价值。然而尴尬的是,在2001年9月—10月的受访者中,64%的人认为信息应该保持中立,甚至73%的受访者表达出统一各种观点的意愿17。也就是说,很明显,公众将违反原则的媒体报道定性为“好的”,甚至是“非常棒的”18。因此,当某种宣传机制的本质非常真实时,舆论会拒绝执行。舆论*开始的轻视态度反而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新闻报道的信任度,官方声明因此更深地介入新闻报道。
  面对所有争夺观众的竞争者,福克斯新闻台秉承“公正和平衡”——尽管已经被四处剽窃——的座右铭,成为*受美国人喜爱的新闻频道,站在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和保守思想的**线。由于布什与多位传媒大亨关系紧密(CNN的鲁伯特·默多克和泰德·特纳以及ClearChannel无线电集团的托马斯·希克斯),所以当局以一种有效的手段改头换面。然后,通过相互串通、影响或竞争的方式,媒体系统中其他的“火车头”也在为官方意识形态服务:深受对美国持批评态度的半岛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刺激,美国政府开始监管CBS、ABC、NBC、CNN以及FOX,所有镜头都来自上述这些频道,尤其是乌萨马·本·拉登的录音。思想范围的严格限制清晰可见。如果民族主义的浪潮没有退却,2002年2月,《纽约时报》揭露“战略影响办公室”的文章——负责误导外国舆论,间接引导美国人——将对人民造成更巨大的影响。《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于入侵前几天刊文追忆从前中央情报局(CIA)与萨达姆之间的联系。尽管这些日报颇有声誉,但同样的文章却没有对读者与这些行业巨擘间的关系造成影响。
  福克斯新闻台专挑不利播放的日子播送被认为毫无价值的反战游行。从CBS到ABC再到NBC22,这些电视台运用的方式与福克斯新闻台类似,比如说仅仅拍摄游行队伍稀稀拉拉的队尾,以达到贬低游行影响范围的效果:2003年2月15日曼哈顿和平游行的组织者认为,参加游行的人数达到50万人,但福克斯新闻台报道时仅余2.5万人。更识大体的做法是,始终如一地支持政府,例如著名的辛克莱广播集团。作为地方频道的领导者,辛克莱广播集团深入1/4的美国家庭。2001年9月,辛克莱集团的62家分公司网站在*显眼的地方打出旗帜鲜明的标题“我们的团队支持布什总统的行动,支持我们的领袖终结恐怖主义”。此外,多位主持人还在电视上反复提到这条抛弃了全部伦理道德意义的前进路线,“我的国家现在正在打仗,我支持我的祖国”或者“因存在而主观,而骄傲”就是神圣同盟其中的几大保证,强调了人们的介入感。国家倡导非新闻体裁:在当时沙文主义膨胀横行的背景下,重要的是吸引那些被神圣同盟牢牢拴住的观众,吸收那些尚未接受神圣同盟的观众。电视行业领头羊福克斯新闻台成为竞争对手的参考标准。争夺观众的竞赛把各台的内容拉到同一水平线上,并为之确定方向,越来越“福克斯新闻化”,比较明显的有CNN、MSNBC或者NBC新闻台,这些电视台均从福克斯新闻台得到启发。福克斯新闻台宣扬全知全能的美国,这种表态看上去似乎是迎合了美国公众的期待,因此被赋予新闻台影响力轴心的地位:福克斯新闻台实行强制审查制度,自觉配合政界,其用语在所有电视台中*像苏联方式,帮助该台成功登上了国家电视台的宝座。福克斯新闻台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罗伯特·艾尔斯就是老布什竞选时的中流砥柱之一,他与总统顾问卡尔·罗夫保持着*亲密的朋友关系。因此,福克斯新闻台有着只手遮天的实力:其所有者鲁伯特·默多克在美国、英国以及澳大利亚拥有1000余家公司,包括出版社、报社、杂志社、大型电影院以及其他的电视台。保守思想从来没有享有过如此崇高的威望,甚至1991年战争期间也没有达到如此程度。当时占主流地位的是CNN电视台,默多克及其合伙人批评CNN电视台的论调过于“自由化”。
  袭击发生后的审查与自我审查体系建立的基础并非是专制或者具有特殊强制性的司法文件。如果说有例外的话,那就要提到从1991年开始,禁止拍摄和传播战场牺牲战士棺椁的图片。“传递假消息的机器”的运转超越了广义爱国主义的范畴,这是美国经济结构的直接结果。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仿而效之:各大传媒巨擘同时资助政党的机制绝非无关紧要。我们能期待通用电气集团NBC新闻有线电视台上发布什么客观的消息呢……NBC新闻台可是通用电气控制的。通用电气在“反恐战争”的背景下为军队制造武器。同样需要关注的对象还有MSNBC电视台。“9·11事件”发生之后,MSNBC实现全速跃升。该电视台为NBC所有人与微软公司共同持有,此外,MSNBC电视台还吸收了数亿美元的公共资本,并*终借此躲过了2002年的反垄断法诉讼,避免了被强制分割的命运。
  ……

作者简介

  托马·拉比诺(Thomas Rabino)出生于1980年,是一名法国记者,同时也是一位专门研究法国抵抗运动史和美国文明史的历史学家。毕业于马赛第—大学(普罗旺斯大学)历史学专业的拉比诺凭借其硕士论文《安德烈·吉拉尔与卡特组织,逆流抵抗运动》(André Girard et le réseau Carte, une Résistance à contre-courant)初露锋芒。2008年,他的**部作品《卡特抵抗组织:反德、反戴高乐、反共、反合作的抵抗运动史》(Le Réseau Carte : Histoire d'un réseau de la Résistance antiallemand, antigaulliste, anticommuniste et anticollaborationniste)问世。《美国战争文化》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在此书中,作者用一贯犀利的笔锋直观唯利至上的美国,直观美国的战争万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