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中国与世界秩序

包邮俄罗斯、中国与世界秩序

¥25.1 (4.5折) ?
1星价 ¥25.1
2星价¥25.1 定价¥5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795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27页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010179582 ; 978-7-01-017958-2

本书特色

俄罗斯和中国是世界多极结构的承重支柱,恰好与该结构的稳定持久有利害关系。两国利益接近或一致的领域实际上比可能产生分歧或不一致的范围更广阔。俄中战略伙伴关系正在不断地从政治宣言变成具体的政治实践,包括变成在协调国际关系、形成多极化世界、坚持国际法原则和联合国宪章以及反对霸权主义政策和蛮横政策方面的国际上有力的共同倡议。俄罗斯和中国是世界多极结构的承重支柱,恰好与该结构的稳定持久有利害关系。两国利益接近或一致的领域实际上比可能产生分歧或不一致的范围更广阔。俄中战略伙伴关系正在不断地从政治宣言变成具体的政治实践,包括变成在协调国际关系、形成多极化世界、坚持国际法原则和联合国宪章以及反对霸权主义政策和蛮横政策方面的国际上有力的共同倡议。 本书由俄罗斯著名学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米·季塔连科与他的合作者共同完成,书中以俄罗斯学者的视角,科学地预测俄罗斯与欧亚和亚洲伙伴合作的前景,明确俄罗斯的定位,确定与俄罗斯亚洲部分发展前景密切相关的未来以及俄罗斯联邦在欧亚大陆和亚太国家共同体中的作用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俄罗斯学者研究其远东政策、中俄关系以及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学术著作, 既展示了俄罗斯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新成果, 也对俄罗斯政府外交政策的未来走向做了预判。

目录

世界新秩序的哲学理论基础 和谐公正的世界秩序 俄罗斯自我认同的核心 当代亚洲世界秩序的形成:历史教训与当代现实 俄中关系 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俄罗斯与中国 中俄参与全球治理体制改革 俄印中三国组合与金砖国家对话体系中的俄罗斯和中国 上海合作组织:欧亚和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合作前景 俄罗斯、中国、区域安全与合作前景 欧洲、欧亚和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对接的前景 俄罗斯、中国与跨地区经贸制度的两难抉择 欧亚与亚太地区区域安全新模式 结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米哈伊尔·列昂吉耶维奇·季塔连科(1934-2016)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著名学者,中国哲学、历史和政治专家,欧亚国家民族与文明关系问题专家,他推动了俄罗斯与远东地区邻国的交往。发表学术著作约300篇,专著7部。季塔连科主持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工作30年,2010年获得俄罗斯联邦科学和工艺领域的国家奖金。他曾任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科学分部当代中国问题综合研究学术委员会主席,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的学术委员会委员,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国际安全问题跨部门委员会委员,联邦委员会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成员,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俄中友好协会主席。

弗拉基米尔·叶夫盖尼耶维奇·彼得罗夫斯基(1960- )
政治学家、记者。军事科学院正式成员,政治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著作100多篇,内容涉及国家体制理论、多边安全机制、军民关系、国际维和与冲突调解以及人身安全和协同发展问题。米哈伊尔·列昂吉耶维奇·季塔连科(1934-2016)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著名学者,中国哲学、历史和政治专家,欧亚国家民族与文明关系问题专家,他推动了俄罗斯与远东地区邻国的交往。发表学术著作约300篇,专著7部。季塔连科主持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工作30年,2010年获得俄罗斯联邦科学和工艺领域的国家奖金。他曾任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科学分部当代中国问题综合研究学术委员会主席,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的学术委员会委员,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国际安全问题跨部门委员会委员,联邦委员会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成员,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俄中友好协会主席。 弗拉基米尔·叶夫盖尼耶维奇·彼得罗夫斯基(1960- ) 政治学家、记者。军事科学院正式成员,政治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著作100多篇,内容涉及国家体制理论、多边安全机制、军民关系、国际维和与冲突调解以及人身安全和协同发展问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