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58.6 (6.7折) ?
1星价 ¥65.1
2星价¥65.1 定价¥88.0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81434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711页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16814345 ; 978-7-5168-1434-5

本书特色

一部融合军事、历史、政治、外交、传记的巨著

半个多世纪前,朝鲜战争险些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如今真相终于开始浮出水面。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和美国在朝鲜战场短兵相接,也在战略部署和政治外交上展开全面较量。
然而,原本计划三个星期结束的战争,*后竟然持续了三年之久。
朝鲜战争为什么爆发?强大的美国怎样一步步陷入泥潭的?
今天的远东国际局势,在多大程度上依旧受这场战争影响?

朝鲜人民军攻势猛烈,让美军措手不及,节节败退,几乎被赶入日本海。一部融合军事、历史、政治、外交、传记的巨著 半个多世纪前,朝鲜战争险些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如今真相终于开始浮出水面。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和美国在朝鲜战场短兵相接,也在战略部署和政治外交上展开全面较量。 然而,原本计划三个星期结束的战争,*后竟然持续了三年之久。 朝鲜战争为什么爆发?强大的美国怎样一步步陷入泥潭的? 今天的远东国际局势,在多大程度上依旧受这场战争影响? 朝鲜人民军攻势猛烈,让美军措手不及,节节败退,几乎被赶入日本海。 麦克阿瑟险中求胜,实施仁川登陆计划,一举扭转败局,展开反攻。 战火延烧到中国,形势危急,*力排众议,坚持派兵入朝,战争局势风云突变。 外交策略的失误,政治上的钩心斗角,军事上的盲目自信,对关键情报的漠视…… 美国政府一系列错误判断,导致精锐部队险些全军覆没,在战场上狼狈不堪。 六十多年过去了,老兵凋零殆尽,这场“有苦难言”的战争也处在被遗忘的边缘。 然而,当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每个人头上时,历史的教训不能忽视,真相更不容掩盖。

内容简介

★ 美国知识界对朝鲜战争*深刻的思考。朝鲜战争类图书畅销冠军,普利策奖得主的生命之作 ★ 风靡学术界、企业界、媒体界、军事界的巨作,经权威机构审读,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美国“记者之父”大卫·哈伯斯塔姆酝酿40多年,耗时10余春秋,全面描绘和剖析这场 “为平局而死” 的战争,一系列关乎历史和未来的新结论,发人深思。被美国新任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Hebert McMaster)列入给特朗普总统准备的必读书单。中文新版增加三万余字,经中国军事科学院权威专家审读。言必有据,800多条材料出处首度呈现。 ★ 极度残酷的朝鲜战争,苦战三年,*后为何要重新回到三八线? 原本计划三周结束的闪电战,拖延三年,成为巨大的泥潭。对立双方达成协议,回到起点,恢复作战前的势力范围。哈伯斯塔姆穿过战场的迷雾,揭开大国博弈的真相。 ★ 美国一系列重大决策失误,导致了延续至今的半岛困局?凛冬将至,历史是否会重演? ★ 1950年冬天,长津湖战役,美国精锐部队险些全军覆没。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中的决定性战斗,联合国军从此退出朝鲜。双方在*恶劣的严寒天气下展开战斗,均遭遇重大伤亡。书中详细描写了美军陆战*师突破层层包围,成功撤退的过程,有如银幕重现。 ★ “美国恺撒”麦克阿瑟遭遇生平*的滑铁卢,黯然走下神坛。 麦克阿瑟在太平洋上所向披靡,二战后成为远东权势*的美国人,连总统杜鲁门也要退避三舍。在朝鲜半岛,他狂妄自负的一面被战场的局势无限放大,尤其是在仁川登陆后,他的一系列错误战略让美国在战场和政治上都陷入被动。*后,麦克阿瑟在朝鲜耗尽了自己的荣誉资本,黯然回国。 ★ 三十万美军在鸭绿江畔虎视眈眈,中国要派兵入朝,却只有一个半人支持。 麦克阿瑟一心要将战火烧向中国,*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计划出兵朝鲜。面对实力悬殊的对手,没有人肯积极回应,除了*,只有“半个人”(指周恩来)同意出兵。

目录

军事术语表 序言:棕色的记忆 **章 云山惊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 一 云山伏击战 第二章 愁云惨雾:朝鲜人民军南下 一 金日成的决心与麦克阿瑟的狂妄 二 李承晚与近代朝鲜 三 金日成的革命历程 四 南弱北强 第三章 战争升级 华盛顿介入 一 杜鲁门决定出兵 二 心比天高:麦克阿瑟的重负 三 舐犊情深 四 人无完人 五 初战失利 六 两将斗法 第四章 洲际政治:复杂的多边关系 一 两党政治 二 凯南与尼采 三 杜鲁门的总统之路 四 台湾问题的政治学 五 国共两党之争 六 是谁丢了中国 第五章 孤注一掷:朝鲜人民军挺进釜山 一 决战洛东江 第六章 扭转乾坤:麦克阿瑟仁川登陆 一 仁川登陆前奏 二 登陆仁川,攻克汉城 三 台湾问题 第七章 跨越三八线,向北挺进 一 止步还是跨越三八线 二 中国发出警告 三 斯大林、毛泽东与彭德怀 四 威克岛会晤与威洛比的误判 五 麦卡锡主义与冲向鸭绿江 第八章 志愿军猛击:长津湖与军隅里美军溃退 一 待君入瓮 二 谨慎的弗里曼 三 兵溃清川江 四 拙劣的指挥 五 军隅里与“长手套” 六 第23团与第2工兵营成功突围 七 陆战第1师逃离长津湖 八 谁之罪 九 李奇微出场 十 李奇微重整旗鼓 第九章 战争转折:双联隧道、原州和砥平里两军激战 一 彭德怀的忧虑 二 从原州到砥平里 三 “双联隧道”惊魂 四 第23团坚守砥平里 五 “围捕行动”与原州之战 六 麦吉与“弗里曼” 七 柯罗姆贝茨救援队 八 坚守到底 九 转折点 第十章 将帅失和:麦克阿瑟的去职风波一 麦克阿瑟“逼宫” 二 杜鲁门痛下决心 三 麦克阿瑟听证会 四 黯淡与辉煌 第十一章 战争后果 结局与未来 一 可知的结局与不可知的后果 二 反思 三 尾声 注释 后记:遥远的战争,不灭的记忆 致谢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梁文道(作家、著名媒体人) 大卫·哈伯斯塔姆是美国记者,在几十年记者生涯中写了很多几乎改变历史的报道。朝鲜战争包含了太多的政治判断失误,给中美两国带来的后果迥异。一个新建立的国家政权居然打败了世界*军事强国!对美国来说,朝鲜战争被遗忘使之无法从中吸取教训,从而埋下隐患。越战、伊战等战事就是证明。 展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哈伯斯塔姆是传统主流大报的记者,其职业生涯长达40多年,具有深邃的全球眼光,鲍伯·伍德沃德把哈伯斯塔姆尊称为“美国记者之父”。此外,他出版了19本反思20世纪的美国民权运动、政治发展、外交政策、国际战略的专著,其中多半堪称纪实作品中的杰作,对美国当代政治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斯蒂芬·塞斯坦诺维奇(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关系学院教授) 哈伯斯塔姆笔下的朝鲜战争,仿佛是当今局势的一声声回响,至少在读者心中是如此。他书中写的全是关于美国政策如何被劫持、国家如何被煽动,以及随之而来的灾难是什么。 赵楚(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这是一个亲历战争的美国人用生命*后能量写作的一本书。在勾勒美、苏、中及朝韩的宏观国际背景之际,他更以难得的大量亲历者访谈冷静、真挚地描写了士兵们对战争的真实感受。 美国《明星论坛报》 《*寒冷的冬天》也许是迄今为止记述战争与冲突的*巨作。 美国哈罗德·摩尔中将 《*寒冷的冬天》把这场悲情战争的所有悲剧性要素融为一体,是一部无与伦比的杰作。 英国《电讯报》 哈伯斯塔姆的文字浸透了战争的恐惧与悲惨,但也充满了人的勇气,若不是到了危机的一刻,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英雄还是懦夫。

作者简介

大卫·哈伯斯塔姆(1934—2007),美国资深记者,被“水门事件”揭发人伍德沃德尊称为“记者之父”。1934年出生在纽约市,195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先后在《纽约时报》、《哈泼斯》杂志担任记者。1964年,因报道越南战争荣膺当年的普利策奖,被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称为“国家的叛徒”。 哈伯斯塔姆先后创作了二十多本畅销书,内容涵盖战争史、媒体史、美国汽车工业衰落史、民权运动史、棒球史、五十年代史等等,他有志于创作出美国战后影响巨大的三次*重要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前两部即《*寒冷的冬天》和《出类拔萃之辈》,均为20世纪非虚构类的经典巨作。2007年4月23日,哈伯斯塔姆在采访途中因车祸罹难,未能完成自己的心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