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024730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8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540247300 ; 978-7-5402-4730-0
本书特色
1.《时代周刊》100部Z伟大英语小说,美国现代图书馆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
2.萨特、加缪之后的天才作家兼哲学家,布克奖得主兼评委艾丽丝·默多克成名作。
3.人生没有“局外人”,无人不在“网之下”。
4.6次入围布克奖短名单,布克奖史上Z具思辨性的小说家。美国文学评论界:“默多克的逝世意味着英国再也没有世界一流的作家了。”
5.以小说的形式探讨美学与道德哲学,关于文艺、自由、爱、性、道德、命运,既轻佻又严肃,既荒谬亦正经的黑色幽默。
内容简介
人之生于世,无人不在网之下。海德格尔说:“人,当诗意地栖居。”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沦落于现实生活之网的风尘滚滚。
杰克是一个玩世不恭又温顺善良的文艺青年,他自恃才高又不屑俗事,孤傲偏执又害怕独处,他居无定所,寄人篱下,不肯找固定的工作,只依靠翻译法国小说为生,梦想着能成为一流作家。他和“跟屁虫”室友芬恩一起住在女友玛琪家,Z后却被扫地出门。他们浪迹伦敦街头巷尾、酒吧夜店,开始疯狂滑稽的寻居之旅。杰克异想天开想到前女友安娜那里落脚,并期望和她重温旧梦,然而却鬼斧神差地卷入和自己一直躲避的老朋友雨果的恩怨纠葛,并上演了一场似是而非、扑所迷离的四角恋爱滑稽剧。
历经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情和事故,在颠沛流离中,杰克如梦方醒,开始审视自己虚妄、臆想、迷失的人生,重新思索心中所爱、人生价值以及生命方向。《在网下》充分展现了存在主义的哲学关怀,轻佻与严肃并济,荒谬之中又正而八经,以近于黑色幽默的笔法,道出现当代人彷徨无依、陷入存在危机的情态。
前言
译序
贾文浩
一九九八年,美国兰登书屋《当代文库》的编辑选出了二十世纪一百部优秀英文长篇小说。这份书单一公布,立刻引起了巨大反响。如今,这份书单俨然成为了作品文学地位和阅读价值的权威标签。入选书单的譬如《尤利西斯》《喧哗与骚动》《一九八四》《洛丽塔》等,不仅是世界文学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读者书架上的必有书目。在这份长长的、辉煌的书单上,英国作家艾丽丝·默多克(1919—1999)的《在网下》赫然在列。相比其他的作品,中国读者对这部作品一直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
艾丽丝·默多克,被誉为“全英国*聪明的女人”。她出生在都柏林,幼年时随父母迁居伦敦。她的主业是哲学,曾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修读哲学,一九四八年开始在牛津大学教授哲学课程,直至一九六三年。作为一位伦理道德哲学家,她享有国际声誉,她的哲学著作《作为伦理学向导的形而上学》《萨特:浪漫的理性主义者》等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作为副业的文学创作,则为她赢得了更广泛、更持久、更荣耀的声誉。她被视为“二战”后英国文坛*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是继狄更斯之后英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多产作家(一生写了二十六部小说、六个剧本、两本诗集和五部哲学著作)。在被誉为“*好看的英文小说”大奖“布克奖”评选史上,她是作品入选次数*多的作家,当然也是货真价实的大奖获得者。她曾有“举手投足间,左右当代英国思想潮流”的影响力。《在网下》出版于一九五四年,是艾丽丝·默多克的**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
《在网下》的题献词是“献给雷蒙·格诺”。雷蒙·格诺(1903—1976)是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数学家,也是著名的国际写作社团“乌力波”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启蒙老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艾丽丝·默多克作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RRA)的一员赴比利时、奥地利等地工作,期间结识了雷蒙·格诺和萨特(1905—1980)等人。他们的思想对艾丽丝早期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艾丽丝不仅以题献认可和感谢了雷蒙·格诺对自己的影响,还在小说中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让雷蒙·格诺的成名作《我的朋友皮埃罗》露面(与《我的朋友皮埃罗》同时闪现的,还有塞缪尔·贝克特的**部长篇小说《莫菲》。读过《在网下》,对照《莫菲》,其关联不言而喻)。
萨特和其作品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小说中,但是小说主人公杰克简直就是存在主义的一个践行者、体现者。杰克是一位生活在伦敦,又时常混迹巴黎的文艺男。他怀揣作家的梦想,零零碎碎写过一些作品,出版过一部作品,大多数时间以翻译法国小说维生。他居无定所,辗转于女朋友、男朋友家,甚至一度以感冒新药实验中心为家。小说一开始,他和亦亲亦友的男友一起被女朋友扫地出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游荡于伦敦的酒吧、报亭、朋友家、“情敌”家、哑剧场、前女友的道具间、前女友妹妹家、电影制片厂、医院和巴黎的街头、酒吧、广场……他个性迥异于常人,偏执乖张,朝自己认定的目标一意孤行。他害怕孤独而又恐惧亲密关系。他并非“视金钱如粪土”之辈却也不愿屈尊受助,甚至毫不犹豫放弃了唾手可得的金钱。尽管耽于谈情说爱,但几次爱情都没结果;他朋友很多,却时断时续无法善终。他完全用自己的理解去看待生活,不屑于调整自己去适应,所以连遇困境,挫折不断。他的日子过得一团糟,刚爬出一个泥淖,又跌进另一个陷坑。可以说,杰克是这样一种人:才情四溢又无所事事,懒散不羁又不甘平庸,玩世不恭又有情有义,荒诞颓废又恪守原则。如果了解存在主义在“二战”后法国流行的背景和追捧人群,就不难看到萨特在这部作品中的影子。
与杰克相映成趣的另一个人物是真诚善良、才华横溢的雨果。杰克与他萍水相逢,发现他是自己见过的*特别的人,不禁对他心生敬意,而且被他儿童般的直率和对一切事物的兴趣深深感染。两人关系的发展,形成了故事的焦点。后来单纯的友情渐渐变得复杂,引出一连串妙趣横生直至惊心动魄的情节,甚至扯出了一个他爱她、她爱他,他爱她、她爱他的滑稽四角恋。雨果是完全不同于杰克的一类人,他是个聪明、成功的生意人。无论是经营家族企业礼花炮厂,还是转战电影业,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同时他也是一个潜心思考艺术、生活和人的意识的思想者。杰克出版的唯一一部原创性作品《无言》,其实就是雨果的思想记录。
《在网下》书名所代表的哲学意味,就附着在杰克和雨果的关系上,体现在两人之间涉及生活、人生、思想等哲学范畴的谈话中。“网”的概念来自默多克的同行前辈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即语言不能表述经验以外的东西。语言自诞生以来一直被使用,用语言编织的理论也无处不在,然而用来表述真实世界,却如同隔靴搔痒,事与愿违,形成一个个似是而非的矛盾。所谓“在网下”,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处在一张语言构成的大网底下,网把人与真实世界及人的真实经验阻隔开来,我们都在这张网下爬行挣扎。两人谈话中雨果认为,人只要一开口说话,就背离了真实世界,换句话说,只要开口就是撒谎。“一切理论阐述都是思想的飞翔。我们必须跟从情况本身,这是无法言说得具体的。实际上,是我们从未足够接近,不管使多大劲在网下爬,都无济于事。”杰克后来把两人的谈话写成一本书,取名为《无言》,书名的用意在于表现语言哲学中的沉默概念,即遇到无法言说的经验感受,注定无法用意义固定的语言来表达,这时*好保持沉默。杰克虽受到雨果这种观念的启发,但他毕竟是个以语言为工具的作家,并不甘心屈服于“网”下,而去努力寻求挣脱“网”的藩篱之道,将不能言说的说出来。他背着雨果把两人的谈话记录下来,编写成书出版,哪怕此举可能损害两人的友谊,也在所不惜。这显示了杰克的精神信念,即努力接近真实世界和真实经验,而写作本身,就是对这一信念的实践和证明。“网”在小说中似乎还有一层更为宽泛的比喻意义,仿佛在映衬卢梭那句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比如书中两对男女的滑稽角逐,以及杰克不能自拔的执着寻觅,都仿佛被一张无形的罗网所笼罩,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它的终极限定。
他们两人的谈话就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智力游戏,犹如一场智慧探险之旅,杰克沉浸其中,贪婪享受,感觉黑暗中忽然开了一扇窗,眼前出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场长久的探讨,引领着杰克的精神成长,让他体验到了一个真善美智的新境界。把抽象、艰涩、无趣的哲学话题糅进小说,并使之与情节浑然一体,毫不牵强,有声有色,回味悠长,这在靠故事立足的小说艺术中并不多见。由此也足见艾丽丝的文字驾驭能力非同一般。
有研究者指出,杰克不是作者喜欢的人物,但可能是她作品中读者*喜欢的一个人物。杰克的生活完全不是我们熟悉的“正常”类型,单是寄居别人家一事,就很离谱。他一直赖在女友玛琪家不走,还带个说不清关系的芬恩一起住。杰克与玛琪关系亲密,但并非真爱,玛琪忍无可忍将他扫地出门,无处可居之下,他又打起了前女友的主意,想去蹭住。前女友处未果,他又接受建议住进对他有好感、而他又不感兴趣的前女友妹妹家里。妹妹家住不下去,他和朋友在一家又一家酒吧流连,度过漫漫长夜。在爱情上,他有一厢情愿的浪漫,又绝对的自我中心主义,不在乎对方的内心感受。为人处世上,他热情而又傲慢,冲动而又固执,易变而又顽强,极其现实而又充满幻想,浮躁不安而又老练深沉,有寡廉鲜耻的一面也有率真可爱的一面。故事末尾,钟情于他的玛琪和萨蒂被他拒之千里之外,老情人安娜远走,雨果与他分道扬镳,忠心耿耿的芬恩离他而去,他这才幡然顿悟,思想意识发生了突变,认识到对方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存在,交往是公平的游戏,必须尊重对方的平等地位,大德至善来自对他人自由包括怪癖的尊重,只有充分给予他人自由,自己才能享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杰克不是现实中的哪一类人的写照,也不是现实中人所期待的那种典范,他的荒诞、自由、自我和“坎坷”中,埋着一粒神奇的种子:于平淡无奇中吸引读者去思考;让读者真实感受,蓦然回首原来“你”就在这里;*让人怦然心动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这是杰克*后的选择。
艾丽丝的作品以哲学意味浓厚著称,但并不是滔滔不绝讲大道理、摆出一副严肃高深的面孔。《在网下》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曲折,人物不多,性格清澈见底,笔触细腻轻松,文风幽默诙谐,往往令人忍俊不禁。《在网下》加上主人公杰克,主要出场人物不过十人。这些人物在命意新奇、别开生面的故事结构中自然出现,每人每次出现都让人眼前一亮。譬如仅仅是陪衬的卖报老妪,着墨很少,寥寥几笔,读来却如见其人,令人为之信服、着迷。伴随着人物出场,新奇事物和独特环境也如画卷般展现开来,经常是绵绵工笔,偶或寥寥写意,画面清晰,气韵生动。让人惊喜的是,艾丽丝对伦敦与巴黎文化潮流和人文场景万花筒一样的精彩呈现:电影业、博彩业、社会主义、左派运动、英伦酒吧街、塞纳河畔风情,等等,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伦敦泰晤士河水的涨落,巴黎塞纳河畔的喧嚣,两地的街道、楼宇、邮局、酒馆、医院、摄影棚、大教堂,移步换景,一一呈现。*精彩处,在小说后半部,杰克在法国国庆日的巴黎街头追寻安娜一段,亦真亦幻,如醉如狂,在翻译过程中如品珍馐,为之深深沉醉,过后仍历历在目,回味犹甘。
《在网下》是艾丽丝的成名作,也是她壮年时期的才情之作、人到中年的厚积薄发之作。后来她的创作虽丰、声誉也隆,但《在网下》的价值和光华还是*卓著的。
人生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感知力,换句话说,是对各种俗常事物的惊讶能力。这是一种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优秀的艺术家会终身保持。而普通人,随着年事渐长,这种能力会日渐退化,代之以僵硬的实用眼光,对周围一切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以至于大美当前,无缘欣赏。文学的一个作用,就是唤醒常人渐趋萎缩的美感,使其不致因长久闲置而钙化,甚至坏死。《在网下》的这种激活效力十分显著,初读不觉为奇,读后不禁细思量、细咀嚼,方觉余韵悠长,回味不尽,仿佛被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感知能力和思索能力。相信读者读后定会有“唤醒”之感,这也是这部作品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目录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节选
一
我一看见芬恩在街角等我,心里马上明白,出事了。芬恩一般只在床上等我,或者倚门而立,闭目静候。我路上遇到了罢工,耽搁了行程。反正回英国这趟,我是挺讨厌的;等我一头扎进迷人的伦敦,忘掉自己曾经远离,才能止住这恶劣的心境。所以你能想象我在纽黑文死等了那么久,心情有多糟,眼巴巴盼着火车再跑起来,鼻孔里还留有法国气味儿。这次也不例外,我夹带的那瓶科尼亚克白兰地,还是被海关扣下了,到了傍晚时分,可以想见,我是多么地悔恨交加,苦不堪言。虽说沉思默想会让人放松,但我这性情,在英国的陌生城市里,根本办不到,即便没有心烦意乱地担心火车究竟走不走了,也办不到。*正常的时候,火车对神经也是个折磨。以前没火车的时候,谁会做这么多噩梦呢?考虑到这么多烂事加在一起,耗费了不知道多少时间,芬恩居然还在路上等我,这事可就有点稀奇了。
我一瞅见芬恩,脚步立停,把行李箱放在地上。里面装的全是法国书,沉甸甸的。我大叫一声:“嘿!”芬恩闻声缓缓转过来。他是个慢性子。芬恩这个人,我很难跟别人说明白。不能说他是我的仆人。他似乎更像是我的经纪人。有时候我养活他,有时候他养活我;看情况。不过有一样是清楚的,我俩不是平起平坐。他叫彼得·奥芬尼,这倒无所谓,我总叫他芬恩,算是我一个远房亲戚,换句话说,他自己总是这么宣称的,我从没想费神去验证一下。但别人总以为他是我的仆人,久而久之,我自己也就常有这感觉了,究竟这关系暗示了什么,很难说清。有时候,我寻思,大概是因为芬恩性格谦逊、为人低调,自然而然就处在了次要地位。我俩床不够用的时候,睡地板的总是芬恩,好像这是理所应当的。没错,我老对芬恩发号施令,不过是有原因的,芬恩自己没什么主见,不懂怎么利用自己的时间。我有些朋友觉得芬恩头脑有问题,但原因不在此;他倒是很有自知之明。
芬恩终于朝我走过来,我指了指行李箱,要他替我拿,但他没有拿起,而是一屁股坐在了一个行李箱上,望着我,眼神忧郁。我也坐在另一只行李箱上,两人一时无话。我很累,不想问他任何问题;反正他马上就会告诉我。他喜欢麻烦,不管是他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一视同仁地喜欢。他尤其喜欢的是,告诉人坏消息。芬恩相貌还算帅,不过身材瘦长,有点可怜,那张棱角分明的爱尔兰型的脸两侧,浅棕直发披落下来。他比我高一头(我是个矮个儿男),不过他背有点驼。见他一副惨兮兮的样子看着我,我不禁心一沉。
“什么情况?”我忍不住开口了。
“她把我们撵出来了。”芬恩说。
我没把他的话当回事,这不可能。
“听我说,”我对芬恩温和地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把咱们扫地出门了,”芬恩说,“咱俩,现在,今天。”
芬恩是个小嘴乌鸦,但他从不撒谎,甚至从不夸张。这次一反常态。
“可是为什么?”我问道,“我们做什么了?”
“不是我们做了什么,是她要做什么,”芬恩说,“她要嫁人了。”
这下懵了。我故作镇静,心说,好啊,为什么不呢?我这人很宽容,心眼也好。不过转眼间我就担心起来,我们去哪儿?
“可是她从没跟我提起过。”我说。
“你从没问过。”芬恩说。
还真是。去年一年里,我对玛格达伦的私生活压根没兴趣。至于她出去跟别的男人订婚,我除了暗自庆幸,还能怎么样?
“那人是谁?”我问。
“是个搞赌注登记的。”芬恩说。
“有钱吗?”
“有钱,他有辆汽车。”芬恩说。这是芬恩的标准,当时我感觉也是我自己的标准。
“女人真闹心。”芬恩添了一句。被扫地出门,他跟我一样气急败坏。
我在那儿坐了会儿,感觉浑身不舒服,忽生妒忌,自尊心也伤了,又夹杂着无家可归的感觉,深入骨髓。在这个七月天的上午,阳光明媚,我们却在尘土飞扬的伯爵宫路坐在两只行李箱上,接下来去哪儿?这事常发生。每次我刚要把自己的小天地整理好,重新开始的时候,就会突然爆发什么事,把我扔回到原先的乱七八糟中,芬恩和我只好望风而逃,另觅栖身之所。我说的是我的小天地,不是我们的,因为我有时感觉,芬恩没有什么自己的内心世界。我这么说倒不是瞧不起他;有人有,有人没有。我把这情形跟他的真诚,视为一体。像我这么敏感的人,想得太多,回答总不会太直接。事情的各种关联,总是让我纠结。我把这跟他的一种倾向联系起来,他总是在你*不期待的时候,讲出*客观的道理,就像本来头痛,又劈面射来一股强光。这也难免,可能是芬恩缺少精神生活,也许正因此,他老跟着我到处跑,因为我的内心世界很复杂,迥异于常人。不管怎么说,我把芬恩看作是我的天地里一个住客,我倒不觉得他也有个自己的天地,把我安放在里面;反正这种安排我俩都感觉轻松。
离酒吧开门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一想起马上就要见玛格达伦,我就受不了。她就想把我惹毛,大吵大闹,可我没精神跟她吵闹,再说我也不知道吵什么。那是需要构思的。再没有什么比确定自己失落了什么更失落的了。我需要点时间考虑一下我的处境。
“你想去里昂斯咖啡店喝一杯吗?”我对芬恩说,盼他答应。
“不想去,”芬恩说,“等你回来就把我等坏了,她又恨不得我见鬼去。这会儿去见她吧。”说罢闷头往前走。芬恩提到别人,从来都只用代词或宾格。我缓步跟在他身后,心里琢磨着我是谁。
玛格达伦住在伯爵宫路一所臃肿难看的房子里,周围那些房子看上去就令人恶心。那座房子的上半截归玛格达伦;我在那儿住了不止十八个月,芬恩也是。芬恩和我住在四层的阁楼,里面像迷宫,玛格达伦住三层,我也不能说彼此很少见面,刚开始倒还行。住久了,觉得就是我家。有时候,玛格达伦也交男朋友,我不在乎,不闻不问。毋宁说我乐见她交上男朋友,也好腾出更多时间干我的活儿,或者就赖在屋里,无所事事地沉思冥想,这是我在世上*喜欢的。而且我们在那儿住几乎不交房租,这又是一个好处。*让我恼火的事,莫过于交房租。
容我解释一下,玛格达伦是城里一个打字员,或者说在本故事前段是。不过这并不能概括她。她真正的职业是做她自己,在这上面,她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才能。花费精力绝非无的放矢,标准来自女性杂志和电影。她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活力,喷涌而出,用之不竭,所以没法让自己不显山露水,尽管对那种老套的勾引,她也是时刻提防。她并不美:这个形容词我很少用。不过她倒是既好看,又迷人。她的漂亮在于五官端正,肤色柔美,好皮肤上总覆盖着浓妆,虽艳如桃李,滑如锦缎,但石膏像似的,毫无表情。她头发总是波浪卷,发型永远入时,染成了金色。女人认为美貌在于协调一致。她们打扮得跟别人不一样,只是因为缺时间,缺钱,缺手艺。影星们不缺这些,所以看上去都一个样,没例外。玛格达伦的迷人处在于她那双眼睛,和她举止表情的活力。脸上眼睛这部分,没有什么可以掩蔽,无论如何,能掩蔽它的东西,至今我还没发现。眼睛是灵魂的镜子,无法涂抹,不能贴金。玛格达伦的眼睛大而灰,杏仁状,晶莹闪烁如雨中卵石。她时不时会有大笔进项,不是靠在键盘上敲打,而是靠当一个摄影师的模特儿;她是人人心目中的美女。
相关资料
艾丽丝·默多克毫无疑问是当今英国Z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她的想象力、她的智慧,以及她对于人性真实的认识与揭示都是非凡卓越的。
——《泰晤士报》
默多克的逝世意味着英国再也没有世界一流的作家了。
——美国文学评论家 哈罗德·布鲁姆
旺盛的创作力和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使得她更像一位想象力丰富的艺术家,而不是对问题有清楚答案的艺术家。
——英国评论家 马尔康姆·布拉德利
爱丽丝·默多克作为二十世纪后半叶Z伟大的女作家可谓当之无愧。……她的第1部小说《网之下》具有开创性的重要地位,不但充满自传性色彩,也充分展现存在主义的关怀,奠定了她的创作中以虚构小说的形式探讨美学与道德哲学的基调。
——评论家 冯品佳
爱丽丝·默多克具有一般作家难以企及的特长,她能够把严肃哲学融入小说叙事中,赋予小说丰富的道德色彩和人性省思,特别是她能够把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和“网络思维”的哲学,具体融入小说人物的生活与对话,使一般小说摆脱干涩与枯燥,扬溢鲜活而动感的哲学趣味。
——评论家 宋国诚
作者简介
艾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1919—1999),二十世纪英国文坛Z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伦理道德哲学家。艾丽丝·默多克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幼年时随父母移居伦敦,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主修哲学,曾在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教授哲学。
艾丽丝·默多克是继狄更斯以来英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26部小说,另外著有哲学、剧本和诗歌等作品。她的小说经常关注哲学的困境,情节构思精细,主题鲜明且深刻,人物具有象征意义。她曾六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并于1978年摘得“布克奖”。
艾丽丝·默多克被誉为“英国Z聪明的女人”。她去世后,美国文学评论家说:“默多克的逝世意味着英国再也没有世界一流的作家了。”
-
姑妈的宝刀
¥9.9¥30.0 -
八仙得道传
¥12.0¥40.0 -
悉达多
¥10.6¥28.0 -
捕梦网
¥18.0¥45.0 -
企鹅经典:城堡 变形记
¥14.7¥49.0 -
正义与微笑
¥17.6¥55.0 -
杀死一只知更鸟
¥22.6¥48.0 -
去吧.摩西-企鹅经典
¥11.7¥39.0 -
鼠疫
¥13.2¥38.8 -
小小小小的火
¥14.0¥52.0 -
企鹅经典:月亮与六便士
¥11.7¥39.0 -
三叶虫与其他故事(八品)
¥24.6¥52.0 -
生死场
¥8.1¥36.0 -
偶发空缺
¥17.1¥57.0 -
荒原狼
¥19.9¥39.8 -
一千一秒物语
¥44.2¥69.0 -
龙楼镇
¥20.3¥52.0 -
窄门
¥17.6¥28.0 -
第六病室: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17.8¥46.0 -
浮世绘女儿(八品)
¥27.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