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经典演讲选读/最新语文必读丛书

中外经典演讲选读/最新语文必读丛书

1星价 ¥10.8 (5.7折)
2星价¥10.8 定价¥1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9335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12-03-01
  • 条形码:9787533933562 ; 978-7-5339-3356-2

内容简介

  《*新语文必读丛书:中外经典演讲选读》为你精选了众多中外名家的演讲作品,并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赏析,具有很强的可读物性。  阅读《*新语文必读丛书:中外经典演讲选读》,认识中外人物传记,通过对这些杰出人物的人生轨迹和情感世界的探寻,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加深个人与国家、民族、社会的思考与认识,懂得做人的道理;感受和领会演讲、辩论中的机智与艺术,学习驾驶语言的技巧;研读古今文化论著,可以从人类创造的思想宝库和知识财富中汲取营养。

目录

导论部分
演讲:一种公共的仪式(胡志毅)
赏析部分
在雅典法庭上的演讲(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
对弗里斯的控告(公元前70年)西塞罗
在沃姆斯国会上的讲话(1521年)马丁·路德
莎士比亚纪念日的演说(1771年)歌德
告别词(1796年)华盛顿
哲学史开讲辞(1818年)黑格尔
巴尔扎克葬词(1850年)雨果
葛底斯堡演讲(1863年)林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恩格斯
让历史来评判我的行动(1898年)左拉
敬告二万万女同胞(1904年)秋瑾
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年)孙中山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7年)蔡元培
近代西洋教育(1917年)陈站秀
庶民的胜利(1918年)李大钊
梁任公在中国公学之演说(1920年)梁启超
东西方伦理思想的比较(1920年)杜威
研究国故的方法(1921年)胡适
娜拉走后怎样(1924年)鲁迅
中国的国民性(1935年)林语堂
出任首相后的首次演说(1940年)丘吉尔
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1941年)罗斯福
怎样学习国文(1944年)朱自清
*后一次的讲演(1946年)闻一多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毛泽东
在诺贝尔文学奖金授奖仪式上的讲话(1954午)海明威
就职演说(1961年)肯尼迪
我有一个梦想(1963年)马丁·路德·金
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1978年)邓小平
自己费力找到真理(1981年)曹禺
连战在北大演讲(2005年)连战
《中外经典演讲选读》导读
展开全部

节选

  演说者的品格具有*重要的说服力量。  ——亚里士多德有什么歌唱能比富有节奏的演说还甜美?有什么诗歌能比艺术结构的严密句式更相适?演员模仿真实,演说家维护真实,有哪位演员会比演说家更令人愉快?有什么能比睿智而敏锐的思想更精密?有什么能比语言的光辉照亮了的事情更令人惊叹?有什么能比内容丰富的演说词更饱满?事实上,没有哪一个需要优美而庄严地表达的题材不属于演说家。  ——西塞罗绪论演讲已经渗透在我们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庆典、节日、交流、传播、公关、广告等各个方面,如果你善于演说,那么你就很容易引起人们对你的注意,你也很容易从中脱颖而出。因此,演讲已经和你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有关演讲的知识似乎也成了常识,其实,人们对于这种常识并不是真正了解。如果你真的去探究一下演讲,其中大有奥秘等待着你去领略。  那么,究竟什么是演讲?一般来说,演讲就是演讲者在一种具有仪式性的场合面对听众,以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方式,艺术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想法。  但是细究起来,演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演讲是一种仪式;二、演讲是一种传播;三、演讲是一种艺术。  一、演讲是一种仪式。演讲,英语为Publicspeaking,意思是公共演讲。公众相聚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就是一种仪式行为,在这种场合下说话就是公共的仪式。在这里,也许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演讲往往是在一种仪式场合发生的,它具有庄严性和肃穆性。  演讲,一般只追溯到希腊,但是,就像希腊悲剧可以说起源于古代埃及,甚至更古老的宗教仪式,演说也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巫术仪式。凯西·F·奥特拜因认为:“巫术(Magic)涉及三项基本因素,主持者(可能是萨满,或祭司,也可能什么也不是)、目的实现和巫术程式。”巫术程式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工具或法物,其次是仪式,再次是咒语。“咒语可能是由一连串经过安排和组合的词语构成,也可能仅仅就是一句明了的表达主持意愿的话。”几乎所有的巫术程式均涉及法物、仪式以及咒语这三个方面。演讲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因素:演讲者、演讲目的和演讲程式。演讲程式就包括了讲坛、仪式和演讲。而主持者在巫术仪式上说的咒语,可以被视为*早的演说。在这种仪式中,“言词自有其得自睿智力的隐蔽法力,言词借以在有信仰的人们的灵魂里面起作用”。它是一种有观念、有灵魂的说话。所不同的是,巫术中的咒语是说给神听的,当演讲者把话讲给人听的时候,演讲就诞生了。  古希腊的演讲也保持着和仪式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关公众演说的话题有七种。无论在元老会议,还是在公民大会上,我们的审议和演说必然涉及祭奠礼仪、法律、政体、与其他城邦的结盟和缔约、战争、和平以及财富的供给。”他将祭奠礼仪作为首要的演说话题,他说:“如果遵循先人遗留下来的仪式祭奠神明,就财富的供奉而言,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城邦,都是大有裨益的。就鼓舞人们的勇气来说,也会使公民深受其益。”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提到了元老会议和公民大会,在这种场所演讲是具有仪式性的。克琳娜·库蕾说,公民大会召开的地方是神圣的场所。每次开会前,都要举行宗教献祭仪式。主持仪式者(p6ristarque)和牺牲品一道绕着被出席者围起来的会场转一圈。接着,传令官对坏公民般行事的人发出诅咒。*后,如果出现某个神的示意,会议即立刻结束,后来罗马发生的情况便是如此。由此可见,演讲不仅和仪式有关系,而且仪式还决定着演讲是否进行。  古希腊的宗教仪式是和神话传说相联,既然演讲是一种仪式,那么,就会造出一个演讲之神来。让一皮埃尔·韦尔南在《希腊思想的起源》一书中说道:希腊人后来把话语的威力变为一个神:说服力之神“皮托”(Peitho)这种话语的威力让人联想到某些宗教仪式中使用的警句格言的效能,或者联想到国王威严地宣读“法令”时所发出的“法言”的作用。  法国学者库朗热指出:“在罗马,人们在开会之前必须先占知神的意思,开会前先由巫师祈祷,官长跟着念。”在18世纪“法兰西论坛”的国民议会所在地波旁宫,被称为言论“圣地”。这说明,演讲是具有仪式性的。  由于辩论,中国也产生了先秦的诸子百家。其中孑L子是*重要的代表。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被供奉在孔庙之中,成为读书人所供奉的圣贤。而在宋代书院兴起以后,列朝列代则将各个时期的贤人供奉为神像。胡适在《书院制史略》中说:一时代的精神,只有一时代的祠祀,可以代表。  因某时之所尊奉者,列为祠祀,即可乩某时代民意的趋向。古时书院常设神祠祀,带有宗教色彩,其为一千年来民意之所寄托,所以能代表各时代的精神。如宋朝书院,多崇拜张载、周濂溪、邵康节、程颐、程颢诸人,至南宋时就崇拜朱子,明时学者又改崇阳明,清时偏重汉学。而书院之祠祀,不外供许慎、郑玄的神像。由此以观,一时代精神,即一时代书院所崇祀者足以代表了。  在现代的大学中,也往往以铸铜像、挂图像的方式来表示这种“祠祀”,如北京大学的蔡元培铜像,浙江大学的竺可桢铜像等等。  从政治上讲,世界上重要的演讲都是在仪式性很强的场合发表的,如在总统就职典礼上,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演说。华盛顿总统的就职演讲、林肯总统的就职演讲、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讲等等。一方面总统的就职演讲是一种类似西奥多·罗斯福所说的“BullyPulpit”(直译为“霸气十足的布道坛”),另一方面总统就职也是一种民主的象征。约翰·J·麦克阿隆说:“在美国总统宣誓仪式中,当选总统以其就职演说及其品行强调自己的普通公民身份,表明他与所有在场的、将他选至这一*高政治地位的人是平等的。确实,在仪式的全过程中,民主的象征压倒了等级的象征。”这种民主的象征的传统是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沿袭下来的。  中国从近代以来,也有一些庄严的仪式,新中国开国大典就是一种民族国家和新中国诞生的象征性仪式,毛泽东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而在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举行政协**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更是新中国成立的象征。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