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04340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85页
- 出版时间:2018-02-01
- 条形码:9787550434042 ; 978-7-5504-3404-2
内容简介
201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高点,自2011年之后呈现为连续的负增长状态,我国长期以来劳动力无限供给、劳动力过剩的状况发生改变。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传统的经济增长源泉开始弱化,要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就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源泉(蔡防,2016)。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的矛盾,资源环境约束趋于紧张,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升高,原有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的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而事实上,传统经济增长源泉的弱化和消失并不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源泉能够自然而然地产生。甚至一些新的、可持续的、支撑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经济增长源泉也在弱化,其中*典型的就是全要素生产率(蔡防,2016)。2015年我国政府首次在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其次,要有效控制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张建升著的这本《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即是围绕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展开,对我国主要地级市近年来考虑污染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在理论方面,通过对现有经济增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将环境因素纳入城市经济增长效率研究中可以丰富和完善现有理论,从而树立更加全面、科学的城市经济增长观。在现实方面,对处于转型期的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认清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中的环境代价,有利于正确评估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状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模式,从而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健康、持续发展。
目录
作者简介
张建升,男,1981年生,山东潍坊人。工学博士,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在《经济体制改革》《人口与经济》《经济经纬》《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0余篇,SSCI收录1篇,SCI、EI、ISTP共收录论文30余篇,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偏见
¥21.8¥56.0 -
乡土中国
¥18.5¥26.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