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影像志:从叠溪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10766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27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41076688 ; 978-7-5410-7668-8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
★装帧精良:裸脊锁线,优质厚实纸张印刷,精装大开本
★1933—2008,279幅经典照片,跨越百年,用镜头定格时间,披沙拣金以影像讲述传承
★庄学本(1909-1984),中国影像人类学的先驱,纪实摄影大师,为中国少数民族史留下了大量可信度高的视觉档案与调查报告
★徐献,西部长期关注羌文化的代表性摄影师,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2001年至今,上百次深入汶川、理县、茂县等羌族原生态地区,拍摄了数万张影像
★本书兼具艺术价值、民俗价值、学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大地颤抖 江河阻断
历经磨难 浴火重生
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
本书是一部将民族性、艺术性、史料性完美融合的摄影纪实图文集。全书分为两部分:
上半部分收录了我国著名已故摄影家庄学本于1934年四川叠溪大地震后进入羌区进行考察所拍摄的大量反映人文生活及自然景观的图片,以及考察中写的日记来反映羌族人在大地震后的生活、劳动及自然环境在地震中受到的严重破坏。展示出了羌族人朴实生活环境、人与人的友善。
下半部分收录了当代著名摄影家徐献()于2007—2017年拍摄的反映2008年汶川大地震前后羌族人民的文化、劳动、生活及自然景观的图片,以及文字记录。
通过前后两代摄影人的图片、文字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从叠溪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近百年来羌族地区的人文风情的不同变化和发展,展现了当代羌族人在经历了两次大地震后的人民精神面貌的不同。
全书将羌族山川地貌、礼仪习俗、宗教信仰等以图片的形式展现,配以精炼的文字说明,直观地反映出在时空穿梭的70年间,羌族在历经两次大地震后的沧桑变化以及羌族人民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本书的内容架构建立于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上,能让读者充分了解羌民族衣着服饰、建筑风格、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节日风俗等细节,有利于加深各民族间的认识,从而促进民族团结。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纪实摄影的发展和创新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书从摄影的角度出发,以纪实的风格展现羌族人文特色,是对濒危少数民族重要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挖掘与抢救性保护的举措,将有助于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
【媒体评论】
纵观《羌族影像志——从叠溪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庄学本先生和徐献先生的跨世纪的影像文本,我们能够看到基于平行并列关系的“同胞相互凝视”,其实这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凝视,而这样的凝视正是相互间人文关怀的结果。正如书序所言:“当读者与同胞相互凝视的目光把折叠在影像中的时间重新在书中展开时,那目光一定会穿越远古与我们民族的历史相连。”本书已经证明了这种人文关怀是可以跨越世纪的,同时也是*能打动人心的。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张曦
内容简介
《羌族影像志(从叠溪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精)》收录了我国有名已故摄影家庄学本先生(1909-1984),于1934年四川叠溪大地震后进入羌区进行考察所拍摄的大量反映人文生活及自然景观的图片,以及考察中写的日记来反映羌族人在大地震后的生活、劳动及自然环境在地震中受到的严重破坏。展示出了羌族人朴实生活环境、人与人的友善。同时本书还收录了当代有名摄影家徐献先生(20余年来长期关注中国西部人文风情的拍摄)拍摄的反映2008年汶川大地震前后羌族人民的文化、劳动、生活及自然景观的图片,及文字记录。该书通过前后两代摄影人的图片、文字资料反映了从叠溪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近百年来羌族地区的人文风情的不同变化和发展,展现出了当代羌族人在经历了两次大地震后的人民精神面貌的不同。该书的出版将有助于研究羌族文化的学者起到助力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前言
在四川西部,岷江上游的茂县叠溪,1933年8月25日的下午,发生了7.5级大地震,震感远至加拿大多伦多。14天后,南京国民政府收到四川省政府的灾情电文:“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军事委员会、内政部、财政部、赈务委员会均鉴:顷准邓军长锡侯电称,茂县八月望日午后二时许地震,势极汹涌。据调查报称,茂县叠溪镇全部陷落,南北约三十余里,东西约五十里,松坪沟群山倒塌,岷江上游河流阻塞,松茂大道已无通路,松城情形尚不明了,人民伤亡财产损失为数极巨,全屯均受波及,房屋墙垣道路桥梁破坏甚多,实空前未有之奇祸,请转电恳发款赈济等由。恳速颁巨款,俾资急赈,无任迫切待命之至。四川省政府叩。”
75年后,2008年5月12日的下午,仍在四川西部,岷江上游的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10小时后,新华通讯社发出电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下午乘专机抵达四川成都,赶往地震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晚上10时许,微微细雨中,温家宝前往都江堰市灾情严重的中医院和聚源镇中学校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当了解到学校有上百学生被埋在废墟下,总理深情地说,我知道消息后**时间就赶来了,人命关天,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难过。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
两次大地震,不同的时代,面对的是国家不同的态度。
两次大地震,震中都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藏羌之地。
“羌族”也因大地震被媒体曝光在全世界面前。
如果把时间回溯到汶川大地震前,“羌族”在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陌生的;如果再把时间回溯到叠溪大地震前,“羌族”在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就不仅仅是陌生,几乎是一块“白地”。
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正经历世纪之交的阵痛,这块“羌”的“白地”有一种例外,一批沿长江溯流进入岷江上游的西方探险家与传教士,用他们的见闻和刚发明不久的照相术,把“羌”这一族群曝光于世界,也是这一族群与外部世界*初的相遇。
目录
节选
作者简介
庄学本(1909-1984),中国影像人类学的先驱,纪实摄影大师。于1934-1942年间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近十年的考察,拍摄了万余张照片,写了近百万字的调查报告、游记以及日记,并于1941年举办西康影展,20万人前去参观。他的照片展示了那个年代少数民族的精神面貌,为中国少数民族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高的视觉档案与调查报告。他于叠溪地震后的第二年进入羌区拍摄,拍摄下大量的灾后羌区珍贵的影像资料。
徐献,西部长期关注羌文化的代表性摄影师,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从影二十余年来始终坚持“用心灵按动快门,用镜头记录历史”的理念。2001年至今,上百次深入汶川、理县、茂县等羌族原生态地区,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镜头记录羌区的羌人居住环境、建筑、宗教以及日常生活,拍摄有数万张影像,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用影像呈现当下的羌人生存状态、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变化。摄影作品《羌》《羌家人》《汶川县夕格寨祭祀塔**仪式》等多次获得摄影类奖项。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清朝穿越指南
¥14.4¥4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3.1¥68.0 -
朱元璋传
¥14.0¥3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中国近代史
¥6.0¥20.0 -
硬核原始人
¥21.0¥65.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16.0¥45.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8.9¥29.8 -
中国通史
¥18.5¥45.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9¥58.0 -
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
¥15.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