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天文五千年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天文五千年

¥15.8 (3.5折) ?
1星价 ¥22.5
2星价¥22.5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52986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8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35298690 ; 978-7-5352-9869-0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3-6岁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囊括新中国成立以来,著名科普、科幻作家经典获奖作品,展现科学之真、善、美,传播知识、技法兴趣,启迪智慧!  《天文五千年/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不仅止于传授天文学知识、“串讲”天文学的历史。能让钟情于天文的人有所收益,让没接触过天文的人也能读懂。

内容简介

人类探索宇宙星空的历史,不但展现了自然世界的无穷奥秘,也反映了人类智慧不断攀升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发现的惊喜和跋涉的艰辛。今天,天文学仍然极为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我们仍需“知天文”,所以王玉民著的《天文五千年》旨在按天文学发展的主线,通过讲述历史,把极其专业的天文知识转化作生动通俗的叙述,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天文学的巨大魅力。

目录

第1章 古人眼中的宇宙
1.先民的天穹——古希腊以前的天文学
2.地球与天球——古希腊天文学
3.司天观象敬授民时——中国古代天文学
4.古代与近代的“二传手”——阿拉伯天文学

第2章 两大体系的交接
1.地球在飞奔——哥白尼革命及大地是球形的*后证明
2.两颗超新星——第谷和开普勒
3.殉道者——哥白尼学说的弘扬

第3章 眼睛的延长
1.欲穷千里目——从目视到望远镜
2.独眼巨人装备赛

第4章 引力主宰的宇宙
1.“生一个牛顿吧”
2.预言未知天体——经典力学如日中天

第5章 宇宙视野的开拓
1.一步步“走近”太阳
2.异彩纷呈的太阳系
3.从恒定到移动——对恒星世界的认识
4.从背景到主角——恒星天文学的诞生

第6章 分解星光——“天体分析”
1.彩虹天书的破译一光谱分析
2.万亿恒星排座次——赫罗图

第7章 巡天遥看一千河
1.从云雾状天体到河外星系
2.从单镜面到多镜面——光学望远镜在20世纪以来的发展
3.变“窗口”为“全方位”
4.变“足不出户”为‘’跨出地球‘’
5.从太阳系到深空天体

第8章 新视野
1.精确而标准——新世纪新时间观
2.平地一声雷——大爆炸宇宙学
3.茫茫宇宙觅知音
附录1 天文学大事及中西历史、科技史大事对照年表
附录2 天文学发展脉络图
展开全部

节选

  《天文五千年/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  3.司天观象敬授民时——中国古代天文学  在古代各文明社会的天文学结构中,中国的传统天文学是*独特的。西方人撰写的一部又一部天文学史著作中,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叙述时常是少之又少。其表现似乎是一种轻视态度,实际上真实原因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背景不了解。  中国的天文记载可以追溯到4500年以前,农业社会的需要产生了早期的历法,并发展起了星象知识。至战国、秦、汉期间(前475—220)就已形成了以历法和天象观测为中心的完整而富有特色的天文体系。这个体系与古希腊天文学迥然不同,与另外“三大文明古国”也差别甚大,尤其是中华文明5000年至今不曾间断(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由此产生的天文体系也一以贯之,韧性极强,在宇宙理论、仪器、天象观测以及历法上都产生了一连串伟大的成就。  支配中国古代天文学*重要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又叫“天人感应”)观念。在大多数民族的文明史上,天文知识的发展都会有星占内容伴随,但到了中国,与天文相伴者,已不仅是狭义的星占学所能概括的了。在我们祖先的眼中,“天”本身简直就是一种有意志、有人格的实体,它无时不在洞察、干预人间,而且上天在行动前总有星象上的警告和预兆。而且,在中国人眼里,“人”和“天”的作用竟是交互的,“人”有时也能感“天”。比如,人事的脱离常轨会引起星体的变动,这在其他民族的观念中是极罕见的。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对“天文”(包括天象、星占和历法)的研究就变得与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了。统治者为实现自己的统治目的,必须要向大众表明自己是天命所系,上可通天,因此在历法授时、天象观测、星体推算上都独家把持,这样从很早开始,天文学就成了朝廷治理国家的要务。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多数不是自由人,而是官方机构成员。由于这种命定一般的政务,这些人绝无希腊人无忧无虑的心态,更不敢偏离主流去对“老天”或宇宙的本质追根溯源。在要位者,出大差错甚至有掉脑袋的危险。  (1)宇宙理论  中国古代对宇宙结构的看法,主要有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可能出现于殷周之际。成熟的盖天说载于汉初成书的《周髀算经》中,认为“天象盖笠,地法覆盘”,这拱形天地的*高点(中点)分别是天极和地极(即北极)。日月星辰附在天盖上与天盖一起绕天极转动,以天极为圆心有若干同心圆,称“七衡六间”,是太阳随天盖在不同的节气里的不同运动轨迹,夏至*靠里,冬至则*偏外。日照范围有限,远于83500千米就照不到,故太阳从我们这里转到天极的另一面时,日光不及,我们这里就成了黑夜了。盖天说虽然与我们今日的地球观念、日月运行观念差别很大,但仍不失为一种卓有见识的理论。它以“日影千里差一寸”“日照范围有限”等几个条件为原理,用逻辑演绎的方法、精确的几何工具、严格定量的分析推导出一个相对完备的宇宙模型,在中国传统天文学中独树一帜,与古希腊的思维有某种相通之处。  浑天说是从汉代开始就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与托勒密属于同时代的张衡(公元78—139),对浑天说叙述得*为透彻。他在《浑天仪图注》中说:天圆如蛋壳,大地像蛋黄一样被包在里面,均靠水、气而漂浮,从地上看去,天球总有一半在地的下面,天轴斜倚,与地面中点(地中)成36。角,天球总在不休止地绕天轴转动。浑天说认为日月星辰附在天球上运行,又随天球转动,所以形成白天黑夜、寒暑交替、日月的东升西落及各种视运动。  历史上曾有过长期的浑、盖并存且相互驳难的局面。浑天说若能吸收盖天说的合理内涵将会成为十分优秀的宇宙模型,但它对盖天说的内容基本全盘否定。因此浑天说的缺点是地的形状不明确,天的尺寸模糊,缺乏几何定量,也几乎从不涉及日月行星的运行机制和空间远近。但浑天说的“天球”是一项了不起的新观念,由它引出的浑天坐标系,使科学合理地测量、确定天体位置成为可能。  宣夜说*早可追溯到汉代,这种宇宙观念认为:天无形无质,高远无极,望之黝黑乃是其空虚的表现,天体凭气浮行,各有其所。这个模型从哲学上说有其辩证意义,但作为科学模型太粗糙、简单。  ……

作者简介

  王玉民,58岁,研究员,籍贯河北,文学硕士、天文学博士,现供职于北京天文馆古观象台。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  博士论文《以尺量天》获首届“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出版过专著《以尺量天》,科普著作《天上人间——中国星座的故事》、《星座世界》、《天文五千年》、《大众天文学史》、长篇科幻小说《怪圈》等。《怪圈》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近年来在各杂志发表论文、文章200余篇。  崇尚自由而恬淡的人生,不慕名利,喜欢梦想,狂好读书而必求甚解。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