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东北喜剧艺术研究:以赵本山现象为例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622790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58页
- 出版时间:2017-08-01
- 条形码:9787562279075 ; 978-7-5622-7907-5
内容简介
本书从赵本山现象入手, 通过对赵本山现象变化发展的梳理和阐释, 探索现象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的多重交错, 由此观照一系列大众文化现象群, 在诸多现象群的对话和参照中审视中国当代社会的文化景观。
目录
一、问题缘起与个案选择
二、言说语境与问题提出
**章 二人转·春晚小品·影视剧:大众传媒催生的三级跳
**节 起步:从乡村走向都市的二人转
一、黑土地与草根情结
二、改造的别一番路径
三、民间文艺的都市变异
第二节 走红:从小剧场走向大舞台的赵氏小品
一、登堂入室赵本山
二、乡土气和民间风
三、以娱乐形式表现中国梦
第三节 登峰:从小品大佬到影视剧生产大户
一、“刘老根”的攀援之途
二、小品和影视剧功能的分化
三、汇入主旋律的乡村叙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间艺术·俗众想象·国家意识:主导意识形态指导下的三位一体
**节 民间艺术的文化亲和力
一、生活化的节庆表演
二、草根化的人生体验
三、粗鄙化的语言特质
第二节 俗众想象的文化多棱镜
一、俗众:看与被看的镜像想象
二、狂欢:俗众的乌托邦想象
三、凌弱:俗众的自我满足想象
四、忽悠:俗众的生存图景想象
第三节 国家意识的合法代言人
一、诙谐表述中的盛世图景
二、戏谑表演中的平民之声
三、幽默话语中的批判精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官方·精英·大众:商业化平台上的三权合谋
**节 春晚舞台与影视天地
一、农民想象与认同实践
二、笑的化解与遮蔽功能
三、收视与广告
第二节 名人热捧和专家附议
一、辩“大艺术家”论
二、析“文化革命”论
三、驳“生活还原”论
第三节 大众趣味和娱乐消费
一、“大众”还是那个大众吗
二、娱乐还是“愚乐”
三、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喜剧·神话·霸权:娱乐至死时代的三重变奏
**节 为笑而笑的喜剧性元素大本营
一、“本山式”喜剧元素
二、为笑所累的无奈和尴尬
三、喜剧精神的缺失与期待
第二节 刘老根的神话:仿像生产链和快乐梦工场
一、田园牧歌的生态景观
二、快活屯子的仿像生产
三、快乐神话的建构与隐忧
第三节 本山传媒:文化资本扩张和娱乐霸权形成
一、文化品牌与商业价值
二、本山传媒产业的扩张
三、娱乐王国与力量划分
本章小结
结语:中国娱乐文化的一面镜子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节选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东北喜剧艺术研究:以赵本山现象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文库》: **节 起步:从乡村走向都市的二人转 二人转是赵本山的艺术起点也是其艺术母体,可以说这种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民间小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赵本山的一生。二人转本是弦索腔系的东北民间小戏,是一种渗透了东北地域性文化因子的民间戏曲形态。从起源至今,二人转历经了大约300年的时间。“莲花落”和“什不闲”可以说是二人转的母体之一,产生之初都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乞食说唱。“莲花落”是清代中叶至清末“闯关东”时的移民带入东北地区的,后来和东北的秧歌舞一起表演,逐渐形成了二人转。二人转本是东北农村农忙种地、农闲作艺时民间艺人的群体创作,其中既有业余的二人转艺人的“红高梁唱手”,也有专业二人转艺人的“四季青唱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并未出现专职的二人转演员、编剧和导演⑦。而当二人转走向城镇的‘剧场后,二人转开始从乡村田间逐渐走向都市。这不仅是空间的位移,与之相随的是表演内容与形式的改变。尤其是当赵本山将二人转推向城市舞台,继而经电视等媒体广为传播后,二人转更是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变化。赵本山的功劳在于让二人转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表演形式,并且通过对二人转的改造与宣传改变了二人转松散懈怠的生存方式,为诸多二人转演员谋得了不少生计,救活了东北二人转的市场。二人转从乡村走向城市,成功地适应了市场,矫正了身份,与其说这是二人转的变化,倒不如说这是整个时代现实和文化内涵的改变。 一、黑土地与草根情结 赵本山作为一个从广袤的黑土地上走出来的二人转民间艺人,他是地道的黑土地上的农民,具有浓烈的黑土地情怀。二人转是黑土地上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文化形式,同时也是赵本山的艺术母体。这种村野小戏中浸透的土野之性和热烈高亢的唱腔与东北黑土地上民众的梗直、质朴、率真之性相互融合,使得二人转成为当时东北农村婚丧嫁娶的一种民间文化风俗和仪式。赵本山自幼丧母,父亲带着哥哥和姐姐一路向北逃荒,留下年幼的赵本山和爷爷相依为命。爷爷去世后,双目失明的二叔赵德明收留了赵本山。从那一刻起,赵本山就随赵德明走村串巷以唱二人转谋生糊口。这样的生活经历让赵本山对关东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也使他自身的情感表达从小就进入二人转的艺术思维之中,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会以二人转的形式来表达。赵本山17岁参加公社组建的文艺宣传队,两年之后宣传队解散,赵本山又回到了村里,继续跟盲二叔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演二人转等样样涉及,尤其是三弦功底非常深厚。童年的苦难成了赵本山一生的财富,他跟随赵德明学习的二人转是较少受到非民间文化改造的、较为纯正的二人转,这也使赵本山在此后的二人转演艺道路上获得了其独特的民间文化内涵,而少年时从事文艺宣传的经历也为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人转让赵本山对黑土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的意味既有来自于对浓郁黑土地民俗风情气息的热爱、眷恋与回忆,也有来自于对故乡大地和底层民众的深深注视。赵本山在以二人转谋生而走街串巷的经历中看尽了也唱出了黑土地上底层农民的人生百态与喜怒哀乐。村野的民间二人转就是东北黑土地民俗的样本,透过二人转可以看到黑土地上底层农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生仪礼、岁时节日、宗教巫术、信仰禁忌、游戏娱乐、神话传说、俗语行话等民俗事象,这些都记录了底层农民的世代生息与劳作。大火炕、大渣子粥、猪肉粉条、炖蘑菇、扭秧歌、敲锣鼓、跳大神等颇具黑土地文化特色的民风习俗都能在赵本山演绎的二人转中展现出来。赵本山身上有着黑土地神清气朗的粗犷、自然与质朴,也有着相对传统和守旧的一面,他常以农民式的自得其乐展现出他作为黑土地之子的民间本色。 东北二人转作为赵本山的艺术起点,其中浓烈的黑土地文化不仅孕育了赵本山的黑土地情怀,而且作为一种“无意识”也深深根植于赵本山日后的艺术创作之中,以至于他的部分作品更是直接以“黑土”系列命名。在赵本山早期的二人转作品中,时常可以看到黑土地上农民的淳朴、憨厚与耿直,他的部分名段《西厢》《王二姐思夫》等,将重情重义、大胆自由、热烈豪放的黑土地风情鲜活地演绎了出来。除此之外,赵本山无论身处何方,总会惦念生育和养育他的这块黑土,热情地颂扬自己的故土。赵本山一举成名之后,无论是二人转的现场演出还是文化宣传,他总会将二人转安置于黑土地之上,“黑土地上的二人转”已经成为他的文化情结,也成为东北二人转的文化招牌。 ……
作者简介
胡璇,女,湖北武汉人。2012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5年于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现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众文化与影视传播,近年来在中文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丹桂计划”1项。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8.1¥30.0 -
书法非常道-五千年书法名流轶事
¥17.4¥58.0 -
梵·高手稿-精装
¥35.3¥138.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0.2¥30.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8.9¥29.8 -
千刃千眼
¥19.0¥56.0 -
观众心理美学
¥8.1¥29.8 -
友妖经
¥18.4¥68.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8.1¥30.0 -
艺术创造学/余秋雨
¥16.6¥52.0 -
一白书画印
¥22.0¥88.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2.2¥8.8 -
吠月:萩原朔太郎诗集
¥24.7¥55.0 -
焦小健-当代艺术家
¥22.9¥89.0 -
摄影一本通
¥14.9¥49.8 -
吴小如戏曲随笔集补编(八品)
¥7.9¥18.0 -
当代艺术家:章晓明
¥22.5¥90.0 -
百年画坛钩沉
¥28.5¥68.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4¥49.8 -
成语连环八百阵书法大典
¥15.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