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城概览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001343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152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200134360 ; 978-7-200-13436-0
本书特色
北京文化,一城三带丛书 擦亮北京“金名片”——让卷帙浩繁的地方志书走向大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作为通俗介绍北京地标性历史风物的图书,本书以《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长城志》内容为基础,参阅侯仁之先生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1-3卷)以及其他古代文献、典籍编纂而成,力求全方位地表现长城文化的内涵,使更多的人通过了解长城的历史、遗存而熟悉长城文化,从而进一步认识北京,了解北京,热爱北京。。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目录
明代以前长城/ 11
燕长城/ 12
秦长城/ 15
北魏长城/ 18
北齐长城/ 18
明代长城/ 24
“北京结”/ 26
长城分布/ 29
九边十一镇/ 37
长城关隘
长城建筑
墙 体/ 63
城 台/ 70
烽火台/ 71
敌台(敌楼)/ 73
平谷的敌台/ 74
密云的敌台/ 75
怀柔的敌台/ 84
门头沟的敌台/ 87
延庆的敌台/ 89
城 堡/ 92
将军关/ 97
墙子路/ 99
古北口/ 101
司马台/ 103
慕田峪/ 105
黄花城/ 107
居庸关/ 110
沿河口/ 117
黑峪关/ 119
金山岭/ 120
白马关/ 121
鹿皮关/ 124
长城布防
长城战事
河防口/ 124
莲花池关/ 125
撞道口关/ 126
四海冶口/ 127
八达岭/ 128
防御系统/ 131
兵力配备/ 132
蓟镇的文武官职/ 134
昌平地区历史上的战事/ 139
延庆地区历史上的战事/ 144
怀柔地区历史上的战事/ 145
参考书目/ 147
后 记/ 149
节选
北京地区明代以前长城,不少地段已被明代长城掩覆。现存长度为73公里,主要分布在怀来县镇边城以南门头沟区大村和昌平区老峪沟、禾子涧等地段。 禾子涧南入门头沟区大村的明前长城距明代长城距离较远。北起昌平区西北黄楼院,经流村乡、老峪沟乡和高崖口乡交界的锅顶山、南鳌鱼岭,折向马刨泉的北祁岭,南入门头沟区房良(方良)、大村东山,约长30公里。 门头沟区明前长城的分布,自八达岭向西南,沿昌平区老峪沟入门头沟区境,经房良(方良)、大村折向西,经得胜寺向西南延伸,过永定河,经沿河城、东灵山一带出境。 地面调查表明,大村南1里尚有长城遗址。它东起大村东山峰,沿大村南山梁向西北,至得胜寺。全长约2公里。得胜寺以西,向阳河以北山岭间,也有一段长城。目前该段石砌长城自然坍塌严重,城墙大部分(方良、大村)残高1.5米、宽2米左右。城台敌楼、烽火台等已坍为一堆瓦砾。该段长城一说为战国时期燕长城,一说为南北朝时期北齐长城遗址。 延庆明前长城沿延庆盆地南缘而东去。北京地区北线长城延庆南境的小张家口——西红山——三司一带,地形比较平坦,在长城主墙北侧,从遥感图像上清晰可见三四条与主墙平行的土边墙,这些边墙平行延伸,在山坡上可以延续追踪很远。其中距长城*近的一条,与主墙相距50米,其余大致20米。主墙是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修筑的南路边垣。而边垣北侧与之平行的土边墙,应该是明以前长城的遗迹。 燕长城 燕居战国七国的东北部,国力甚强,版图较大。燕东濒大海,已是自然屏障,南接齐、赵,曾与秦、楚、晋合谋伐齐,大败齐师,燕军独自追至临淄城下,齐不敢犯燕。但是在燕的北面常有胡人南下骚扰,而西面则有秦国崛起,每有东进称霸之心。其间虽然还有赵国相隔,但赵也常受秦的驱使犯燕,实为大患。为了防御,燕便修筑了北长城和易水长城,以防胡和秦、赵。 易水长城,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张仪作为一个说客,向燕昭王说:“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说明这时易水一带已筑有长城。张仪说六国连横为燕昭王元年(公元前311年),可知这一段长城修建的年代当在苏秦说文公合纵(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311年之间,是用来防齐、赵,保卫燕国下都——易水城的。燕易水长城的位置,《水经注》上记载甚详:“易水又东,届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又东,历燕之长城……又东流,屈径长城西……又东,梁门陂水注之,水上承易水于梁门,东入长城……易水东至文安县,与滹沱合。《史记》苏秦曰‘燕长城以北,易水以南’,正谓此水也。”《水经注·滱水》记载:“滱水又东北,径阿陵县故城东……滱水东北至长城,注于易水……”其他如唐《元和郡县志》《大清一统志》等俱记载有燕易水长城的情况。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天河北省易县的西南,向东南经定兴、徐水、安新、文安、任丘之间,达于文安县东南,长约250公里。 燕东北长城即位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的长城。关于这道长城的修筑,历史上有一段故事:起初燕国受到北面相邻的东胡山戎的威胁,曾把一位有名的将军秦开,作为人质送给东胡,以求暂时安定。胡人对秦开很是信任。后来秦开回来,发兵大破东胡,把东胡赶出1000多里。于是燕便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并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用以防备东胡再度骚扰(见《史记·匈奴列传》)。关于这一段长城修筑的年代,由于历史上对秦开没有准确的年代记载,后人根据与荆轲共同刺杀秦始皇的秦舞阳是秦开的孙子判断,当在燕孝王时或燕王喜即位初年(公元前254年),这是战国时*后出现的一条长城。这一长城所经的地方,约自今河北张家口向东北行经内蒙古多伦、河北独石等境,又东经河北围场、辽宁朝阳,越过医无闾山,渡辽河达辽阳以南至碣石,长达1500余公里。现在这些地区还保存着燕长城的遗迹。 密云境内有一段燕筑长城,起自造阳的潮河关关城,被明代城堡叠压,但从城墙断面可以看出来。 延庆文物管理所2001年6月在调查八达岭长城时发现了一段遗址。自羊角山向东至西二道河,断续起伏,约几十里,走向与《延庆州志》所载燕长城大致相符,大都是由于石渣堆叠的边墙,损毁严重,有些地段只能隐约看出痕迹。据实地考察发现,延庆城南的西拨子、营城一带山上确实有古边墙的夯土层,而且自西向东北延绵数十里。张家口地区文物部门在怀来县境内发现了燕北长城的西部起点和遗址,按照其走势结合文献记载,可推断与延庆发现的长城在走向和年代上较为吻合。 昌平燕国所筑长城遗址,位于昌平城西北35公里的高山上,属流村镇辖区。此段长城东北—西南走向,北起高楼,俗称黄楼院,连接在明朝重修的长城上,东北蜿蜒至八达岭(此段长城实为秦统一后所修筑)。南经禾子涧的锅顶山、老峪沟南山、鳌鱼岭折向南至马刨泉的北祁岭,东南经门头沟区的大村东山出昌平镇,南北全长30余公里。多为山上就地开石取料,条石、长砖用量很少,墙体多为虎皮墙,不坚固,加上秦后此长城荒废,常年风化,自然坍塌,目前大部分墙体残高1.5米、宽3米左右,城台、敌楼、烽火台等也坍为一堆堆瓦砾。 秦长城 长城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修筑,但是由于诸侯林立,属境较小,一般小国长城都只有几百公里,一些大的诸侯国的长城也不超过2000公里。万里长城之名,自秦始皇时才开始,因此,人们提到万里长城的时候,往往把它同秦始皇的名字联系起来。据司马迁《史记·蒙恬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关于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修筑长城的情况,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当时其他的文献中均有不少的记述。如《淮南子·人间训》中也记叙秦始皇:“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西属流沙,北击辽水……”(“修城”,即“长城”,《淮南子》作者避淮南王刘长之讳,“长”字写作“修”。)又“秦之时……丁壮丈夫,西至临洮、狄道……北至飞狐、阳原,道路死者以沟量”。(《淮南子·氾论训》)可以看到,它西起于临洮。西段是因秦昭王的旧长城修缮而成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记载:“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可见北段是蒙恬收复了黄河河套,沿黄河、阴山设立亭障要塞的。 记载说它北面、东面沿赵、燕的旧长城,西起高阙,东到造阳,再东行,抵达辽东。 从《史记》中看到,这长城是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伐匈奴开始,到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二世赐蒙恬、扶苏死,共9年筑成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的纷争局面宣告结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开始了。为了适应统一国家的需要,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诸如设郡县,实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统一度量衡和其他各种统一的制度,以促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这些措施是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制国家所必需的。修筑万里长城即根据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制统一国家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种政治军事措施。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各民族统治集团之间不时发生矛盾和战争,秦始皇时期主要的民族矛盾仍然是匈奴、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和统治中原地区的各民族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而当时的长江、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已经处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发达阶段。农业生产需要安定经营,长期培植,才能获得好的收成。而当时的匈奴、东胡还处在奴隶制的早期阶段,匈奴、东胡等奴隶主贵族除了残酷剥削压迫本民族的奴隶之外,还经常南下掠夺财产、牲畜并掳掠人民,给中原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秦始皇对匈奴的战争实际上是保卫进步的生产关系的战争,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秦始皇并灭六国,统一了天下,原来燕、赵等国的北部地区生产比较落后,为了发展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巩固其统治,在北部地区设置了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十二郡,用以进行管辖,主要是进行垦殖,发展农牧业经济。同时也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奴隶主贵族骚扰中原的一项措施。 在秦始皇并六国以后的15年中,采取修筑长城来防御外敌和垦殖北方土地等措施,是收到了效果的。“当此之时,匈奴单于不胜秦,北徙。”十余年不敢南下而牧马。可见筑长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出于防御而采取的一种较好的形式。 秦始皇修长城是统一的措施,而拆长城也是统一的一项措施。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霸,就各自筑长城以自卫,长城成了诸侯割据的屏障,进可攻,退可守,如果让它存在就给地方割据保存了条件。因此,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以后,立即下令拆毁内部各国的长城、关隘,“夷去险阻”。在秦始皇东巡海上到今天的秦皇岛一带时所刻碣石门之词《碣石铭》上曾记述了这件事。 铭曰:“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太平。隳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 所说的“隳坏城郭”“夷去险阻”,就是拆除六国互防长城、关隘和防御性城垣等设施。 但秦始皇修阿房宫、始皇陵以及其他宫室苑囿,占用过多劳动力,致使生产受影响,人民生活痛苦。后来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于是有人记述“杞梁妻”,民间流传“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表现大量农民脱离生产、修筑长城的凄苦。 北魏长城 北魏王朝统治了黄河流域北部的广大地区。北魏王朝的统治者来自鲜卑族拓跋部,本来是以游牧骑射为生,但在统治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原地区之后,进入了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国力一时强大。这时在王朝的北部有另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柔然和东北部的契丹族,他们仍处在奴隶社会阶段,奴隶主贵族不时南下扰掠。因此,北魏仍然采用了秦汉时期防御匈奴的办法——修筑长城。据《魏书·明元帝纪》记载: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年)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今河北赤城县),西至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延袤两千余里。又在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发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即从现在北京居庸关,向南至灵邱,再向西经平型、北楼、雁门、宁武、偏头诸关而达山西河曲县。当时把这道长城称之为畿上塞围,是因为它环绕于首都平城(今大同)的南面,用它来保卫首都之意。 北齐长城 北齐天保元年(550年),高洋灭东魏,是为北齐,据有现 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大片领土。它的北方有突厥、柔然、契丹等游牧民族的威胁,西边又有北周政权的对峙。为了防御,北齐便大筑长城。据《北史》记载,北齐天保三年(552年),自西河总秦戍(大同西北)筑长城,东至于渤海(今河北山海关)。天保六年(555年)皇帝下诏,征发一百八十万人修筑长城,自幽州夏口(今北京居庸关南口)西至恒州(今大同)九百余里。天统元年(565年)自库堆戍东距海两千余里间,凡有险要,堑山筑城,断谷起障。《北史》上记载,齐前后修筑长城东西凡三千余里,六十里设一戍,并在险要地方设置州、镇凡二十五处,用以驻兵防守。并在天保八年(557年)初,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络拔(今大同西南)至坞纥戍(平型关东北),长四百余里。天统元年(565年)又把坞纥戍的重城向东延伸至居庸关与外城相结合。 此外,为了防御北周,还修筑了南北向的长城。《资治通鉴》上记载,北齐“河清二年(563年),诏司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今河南济源市),仍筑长城二百里”,即今尤关、广昌、阜平之间的长城。 据文物调查,北京昌平、门头沟、延庆有几处怀疑是北齐长城遗迹。在北起昌平西北黄楼院,经流村乡、老峪沟乡和高崖口乡交界的锅顶山、南鳌鱼岭,折向马刨泉的北祁岭南入门头沟的一段长城,全长30公里。自然坍塌严重,早已没有成型的建筑遗存,只是一段一段凸起的残垣,这是探索北齐长城的重要线索。 密云境内有一段北齐长城,修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这段长城经过古北口一带,为密云区境内修筑*早的长城。它从古北口西山野猪岭的小高楼起与明长城分道扬镳,朝东南方向延伸,经过潮河关关城,沿着山脊到小花楼。自小花楼到大花楼,因山的北面是万丈悬崖,下有潮河,故未建长城。自大花楼向东到蟠龙山、石盆峪东山,向南经大西沟到五里坨南山,大岭抄梁子、砖垛子、窟窿山、丫髻山、司马台北山到司马台关口与明代长城会合,全长20多公里。 这段长城是用未经斧凿的毛石、石灰和三合土砌成,高5~7米,宽4~5米,尚未发现烽燧。在城墙的南面,有许多驻兵的寨子。如潮河关西沟的怀古城寨子、石盆峪寨子、丫髻山寨子、司马台北山寨子、下窝铺寨子等。这些寨子的长和宽均在100米和60米左右,坐落在几层山坡的台地上,周围有宽3米左右的围墙。主要关口自西向东为潮河关、古北口、红门口、窨子口、丫髻山口和司马台口。潮河关口在潮河边,是过去中原往来北方通过古北口唯一的车行大道。其他关口只能通行人马。延庆帮水峪村有一处燕秦、北齐、明三道长城并行的遗址,是探索北京境内早期长城的重要线索遗迹,*具典型意义。延庆帮水峪村南1公里花家窑沟中,从北往南有土、砖、石三道长城。土长城为燕长城,往东向营城子村方向延伸,往西到石峡关;砖长城为明长城,与八达岭残长城衔接,向西出石峡关入河北怀来陈家堡;石长城为北齐长城,往东直至青水顶,往西多为明代砖长城覆盖。 通州区也有一段北齐长城遗址,位于通州区窑厂村村址的条形土岗。 总的来看,北京地区明代以前的长城,主要有镇边城以南大村——老峪沟——禾子涧,十三陵北部西岭——黄土梁——外桃 密云区司马台北齐长城遗址园一段,以及石峡、青水顶、“北京结”、金山岭及曹家路等段。在这些段落中,除大村——老峪沟——禾子涧一段距明代建筑的城墙较远外,其他段落多分布在明长城沿线。其空间分布特点是:明代重新修葺时被截弯取直,如石峡支线、青水顶支线等;为改善攻防条件舍弃旧线另选新线,如废弃大村——老峪沟——禾子涧一段,改修广坨山、笔架山——河北省大营盘山、金牛山——禾子涧——黄楼洼。上述情况表明,明代长城基本上是在明代以前长城基础上修葺和扩建的。据此空间分布特点,可将其总的走向分布概括为:“北京结”以东,除白马关、古北口以东两处走南线外,其余与明长城一致;“北京结”以西,明以前长城经黄花城、龙泉峪、西峪、八达岭至青水顶,过青水顶支线后沿禾子涧——老峪沟——得胜寺向西南延伸,经沿河城、东灵山一带出境。 明以前的长城构筑比较简单,材料以泥石为主,结构粗糙,极易风蚀破坏,墙体以石垛墙为主,其上罕见城台;大都严重损坏,且损坏特点一致。明长城多以条石为基,砖包墙体,更以优质白灰浆灌缝,整体结构严实,不易遭受破坏;墙体以砖石结构为主,其上均有城台;在一个自然段中墙体损坏程度因地而异。 北京长城现状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损失程度有着明显的“自然分段”,即在一个大段落中,毁坏情况相似。
-
中国近代史
¥14.7¥39.8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9.8¥76.0 -
一张纸铺开的人类文明史
¥13.9¥39.8 -
史学与红学
¥10.0¥27.0 -
史学与红学
¥7.0¥26.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19.7¥5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7.6¥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1.4¥38.0 -
清朝穿越指南
¥16.7¥45.0 -
五口通商变局
¥12.0¥30.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万国来朝-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
¥24.5¥3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3.3¥36.0 -
中国通史
¥18.5¥45.0 -
大结局-明朝那些事儿-第柒部-新版
¥15.1¥35.0 -
妖孽宫廷-明朝那些事儿-第叁部-新版
¥19.3¥3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粉饰太平-明朝那些事儿-第肆部-新版
¥17.2¥35.0 -
毕竟战功谁第一
¥17.5¥46.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