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曾祺小说集:大淖记事

包邮汪曾祺小说集:大淖记事

1星价 ¥18.3 (4.8折)
2星价¥18.3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87563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77
  • 出版时间:2018-02-01
  • 条形码:9787538756395 ; 978-7-5387-5639-5

本书特色

《大淖记事》是汪曾祺的小说集,以诗意的想象,关怀*普通平常的人世的婚丧嫁娶、各行各业的故事,仿佛一幅幅铺展开来的风俗画,跃动着秩序和自由并存于一心的人。他们热爱生活,心中又有戒律;尊重礼俗,又会打破礼俗;渴望随性而活,又不时隐忍压抑。他们的生活,如梦境一般,灿烂有趣,荆棘遍地,哀乐升至高潮,就成了人性的*注脚,展示出民俗社会的全景。他们的浪漫故事、爱恨情仇,是民族的心灵史。 这些小说,揭开纯粹的人心。自从他的《受戒》诞生后,中国小说的面貌为之一变。正如评论界所说:“真正使新时期小说步入新的历史门槛的,应该是手里擎着《受戒》的汪曾祺。”他的代表性短篇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等,宣泄出中国人被禁锢的人性的释放。至今读来,人性的自由舒展令人酣畅淋漓,回味快意无穷。

内容简介

1. 收入汪曾祺小说名篇:佛系作家汪曾祺被称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是传统时代*后的光芒。文笔久练成精,有“文狐”之称。他的成名标志一个时代的转变:文革时是江青钦点红色编剧,文革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突然爆红,成名作是《受戒》和《大淖记事》。 2. 编排创新:与同类版本相比较,我们*的特色在于编排上的与众不同。按同类主题归类,本书分为四辑“风俗”“故里”“行业”“婚事”,读者能轻松从目录开始,一本书读透汪曾祺小说的特质,即兼容社会百态,熟知世道人心,婚丧嫁娶,城乡逸闻,无一不知。 3. 增加注释:对于小说中重要疑难知识点增加了注释,也保留了汪曾祺原文*初的注释,详解那些正逝去的风俗,使他的小说没有玄奥,又平添文化意蕴。 4. 装帧精美:双封(外封 里封)豪华装帧,粉色环衬,文前附赠彩色插页,封面图画为汪曾祺手绘真迹,尽显大师文人情调。每篇附录写作时间和发表日期。从封面到内文,属于一个纯粹的汪曾祺的世界。 5. 收入汪曾祺亲笔书法、插画:附赠汪曾祺本人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文、画、字相得益彰。 6. 汪曾祺小说在豆瓣评分高达9.5分。从文革后开始,“汪曾祺热”持续不衰减。小说独创散文式笔调,风俗画式写作,文字流畅如水,宛如“纸上清明上河图”,以生活事迹抵达人的灵魂的隐秘,又仿佛独创一个世界,既至平淡又至奇诡的张力,勾起人性*纯粹的感动。

目录

风俗 受 戒大淖记事 除 岁喜 神*响的炮仗 关老爷 礼俗大全 丑 脸皮凤三楦房子 故里 小学校的钟声——茱萸小集之一 徙 小学同学 故里杂记 故乡人 故里三陈 黄油烙饼 幽冥钟 行 业 职 业戴车匠 锁匠之死 鲍团长 卖眼镜的宝应人 落 魄羊舍一夕 王 全卖蚯蚓的人 侯银匠 茶 干薛大娘 婚 事 晚饭花 忧郁症 辜家豆腐店的女儿 水蛇腰 兽 医莱生小爷 合 锦百蝶图 小孃孃 迟开的玫瑰或胡闹 勿忘我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若世界真还公平,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著名文学家沈从文 ●读大陆的作品,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 ——著名武侠作家金庸 ●像曾祺这样下笔如有神的作家,今天是没有了。他的语言炉火纯青,已臻化境。 ——民国才女张兆和 ●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他是文章圣手。 ——著名当代作家贾平凹 ●汪老的文章*好读,他已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好读往往*不易读,犹如武侠的*境界,“看似无招,实为至招。” ——著名当代作家王安忆 ●(汪曾祺) 呈现出大家的风范,其风格似九曲流水,空谷清音,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块闪亮的瑰宝。 ——著名当代作家苏童 ●每次到北京作协开会,内中有一双眼睛*聪明,那便是汪曾祺。 ——已故著名诗人顾城 ●他带给文坛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笼统地说,美,应该是所有作家创作的品质,但是我觉得在汪曾祺的笔下,美有不可多得的特质,它是健康的、快乐的、平和的、向上的,但同时又蕴含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感动、不动声色的幽默,这是汪曾祺小说总能够带给我们的感受。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著名当代作家铁凝 ●好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腔调。汪曾褀的腔调就是业已灭绝的文人气,就是业已灭绝的士大夫气,这种气息在当今的中国极为稀有。汪曾褀的背后站立着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陶渊明。 ——著名作家毕飞宇 ●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 ——著名当代作家冯唐 ●汪曾祺的作品洋溢着这样的道德观的迷人气氛。他的小说也自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并未达到震聋发聩、令人心情激荡的程度,但却会使人在心灵深处持久地颤动。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 ●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汪曾祺美食文化的影响。他的话语体系可以高大上,也可以特别特别接地气,我们做《舌尖》努力地想往汪老这个方向靠。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导演陈晓卿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生于传统士大夫家庭,从小受诗书字画熏陶,抗战初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师承沈从文,被学界称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金庸誉之为*“中国味”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中,有百年历史,有五味三餐,循着中国人的记忆,深植在现实生活之中,在“文革”后唤醒了一代沉睡的灵魂。散文独树一帜,颇具古典文学遗风,淡而有味,浑然天成,像艺术家畅谈食事住行,引领美文潮流;小说衔接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断裂,把人间描绘得如同风俗画,涵盖世间百态,为民间文化传承基因,堪称“文化小说”。 作为改变时代的文学巨匠,他以*有中国味道的文字,在这个时代承担着新的使命,将中国人的记忆和心灵,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相连。让经历世俗波澜的人们,品尝种种人生滋味之后,在*平常的一饭一事中,也能感受生活的乐趣。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