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明朝-观潮但看画图新-历史的风尚.陆

明朝-观潮但看画图新-历史的风尚.陆

1星价 ¥17.2 (4.9折)
2星价¥17.2 定价¥3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6457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6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502645786 ; 978-7-5026-4578-6

本书特色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实际上,历史中的兴衰存亡,是可以从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得到反映和预见的。《历史的风尚》系列,着眼于民生在习俗风尚上的表现,在传递少为人知的历史知识的同时,人文关怀的立意更是让这套历史读物价值倍增。 ——中国宋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姜锡东教授 ★这是一套关于芸芸众生的历史系列读物。它从帝王将相、金戈铁马和政治风云的宏大叙事中撇开去,转而关注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社会生活的民俗风尚,通过细节的生动描摹与还原,将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平民百姓创造的生活景象斑斓呈现。 ——四川省作家协会梁平副主席 ★与其说《历史的风尚》系列是一幅历史民俗长卷,倒不如说它是一场为期两千多年的接力赛更为准确。从汉王朝一直到民国共八个历史时期民俗文化的形成、传承和蜕变,在字里行间动态地互为接力,通过它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脉搏。 ——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族文化基金会 熊志远主任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发达、思想文化昌盛的封建王朝,明朝拥有许多值得书写的地方。  《历史彼岸的变迁:明朝》从明王朝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解析,希望可以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大明王朝。

目录

**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财富,始于足下——晋商与徽商
汗滴禾下土——农业
缫丝织绫罗,取珠镶金钗——手工业
登山涉水,百草飘香一医药学
托腮冥思,躬身实践——科学技术

第二辑 礼教风俗,各自分明
朱门行车马,柴扉迎赤足——社会交际
行走的彩云——服装
锣鼓喧天的庆祝——婚礼
神圣而悲恸的仪式——丧葬祭祀
行为的束缚——宗法族规

第三辑 风雅所致,建筑艺术
红墙黄瓦内的世界——皇宫
方正空灵的视觉享受——家具
曲觞流水,精巧别致——园林
教化黎庶之所——衙门
朱门宅
第,别有洞天——士大夫住宅

第四辑 少有所学,科举有道
国家对人才的培养——国子监
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书院
科举考试的新形势——八股取士
兵法谋略,十八般武艺——武学
贯彻执行的教育体系——府学、县学

第五辑 风雅共赏,饮酒品茗
尽茶之真味,兼以琴棋消遣——士大夫的饮茶之风
市井之徒与谦谦君子共处——茶馆的兴起
佳酿自须配宝器——酒与酒器
英雄与骚客的喜好——酒令与酒宴

第六辑 雅俗共赏,丰富有趣
唱不尽人世间的浮华沧桑——散曲
寄情山水,触目寄怀——诗歌
精彩绝伦,读之兴起——散文
雅俗共赏的世俗故事——小说
游园惊梦,戏如人生——戏剧

第七辑 休闲娱乐,趣味十足
技艺精湛惹人笑——宫廷杂技
唱念做打的行为艺术——梨园戏曲

第八辑 情义分明,风华绝代的明代女性
礼教束缚下的金枝玉叶——皇室女子
贤良淑德,美丽动人——大家闺秀

第九辑 严明的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
养尊处优的寄生虫——皇室贵族
道貌岸然的“君子”——文人官僚
隐形的掌权者——宦官
自成一体的党派——士大夫
默默无言的耕耘者——农民

第十辑 官民同乐,共享佳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除夕
饕餮盛宴味蕾的享受——元宵节
观荷花祭先祖——中元节
团坐庭院赏明月——中秋节
登高赏菊遍插茱萸——重阳节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历史彼岸的变迁:明朝》:  由于朝廷的重视,纺织业发展十分迅速,纺织品的产量也急剧增加,纺织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高。蚕丝作为纺织的主要原材料,必须要保证品质,据记载:“一人执囊,二人专打丝头,二人主缥”的五人共作大缀车,缀丝产量大幅度增加。《天工开物》中有治丝图,图中对当时的缫丝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由一人踏轻理绪添头,另一人则准备往锅里添加蚕茧,以及守护炉子和向锅里加水等辅助工作,两人一车缥双缴丝时,“穷日之力一人可取三十两。若包头丝,则只取二十两,以其苗长也。凡绫罗丝,一起投茧二十枚,包头丝只投十余枚”。  当时花机在苏州、杭州等地的织造局中已经广泛推广,《天工开物》中的“花机图”是明代的一种丝织机,书中记载:“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水磨竹棍为之,计一千八百根)。对花楼下掘坑二尺许,以藏衢脚(地气湿者,架棚二尺代之)。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的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并且书中绘有花机的图案,从中可以看到,花机由老鸦翅、涩木、花楼、的铃、门楼、衢盘、衢脚、叠助、的杠、称庄、眠牛木等部件构成。在花楼前面装有四根老鸦翅和四根涩木。老鸦翅的作用是织锦缎的质地,涩木的作用是提络纹纬的浮现部分。这种花机需由两人共同操作,“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提经(提花);织工坐在门楼下面织纬(纬丝)。《天工开物》上对提花有这样的记载:“凡工匠结花本者,心计*精巧。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杪忽而结成之。张悬花楼之上,即织者不知成何花色,穿综带经,随其尺寸度数提起衢脚,梭过之后居然花现”。织工精心细作、互相配合、提织花样、方能告成。苏杭织造上供龙袍时,“其花楼高一丈五尺,能手两人扳提花本,织过数寸即换龙形。各房斗合,不出一手”。因花样复杂,“人工慎重”,当织到一个段落时,需要更换技术熟练高超的织工来完成。  明朝中后期,织造局工匠的人身自由开始增加,私人纺织业开始发展起来。杭州大户张毅庵家中有二十几张织机,成为当地有名的大户。距离不远的苏州也出现了家财万贯、织机众多的潘璧成。随着民间资本的进入,官方织染局逐渐没落,到了成化、弘治年间,北京的外织染局工匠只剩下原先的一半,到了嘉靖年间只剩下159人。南京的神帛堂原先有1200名工匠,到了万历年间仅有800人。工匠的大量流失意味着产量的减少,包括苏州、杭州在内的各地方织染局,产量由原先的35436匹下降到了28684匹。宁国织造局为了完成朝廷的任务,开始向匠户索要钱财从民间购买,这些工匠出钱帮助织造局收购民间丝绸上缴朝廷,意味着织造局彻底开始走向没落。到了嘉靖七年,工部上书朝廷请求让江西、湖广、河南、山东等地不善于纺织匠人的人工折合丝绸价格,抵扣原先应该上缴朝廷的丝绸。这一举措意味着织造局名存实亡。  ……

作者简介

  黄欣,江苏盐城人,盐城市散文学会会员、盐城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主要作品有《白起》《十六国帝王通叙》等,曾担任过文学网站编辑,热爱历史、书法以及旅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