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颐和园

颐和园

1星价 ¥19.4 (4.3折)
2星价¥18.9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01343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270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200134339 ; 978-7-200-13433-9

本书特色

《京华通览》丛书以一城三带为脉络展开编写,所述内容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作为通俗介绍北京地标性历史风物的图书,由作者经细致的调查走访,撰写,配以丰富的图片资料,以颐和园历史档案为基础,侧重编纂记述了颐和园古代历史文化遗产的发生、发展、管理及其沿革的历史,并有重点地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颐和园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情况。横及中国历史、建筑、园林、文学、美学、书法等诸项学科。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目录

概 述/ 1
御苑山水/ 17
万寿山/ 17
昆明湖/ 19
御苑植物/ 22
植物群落/ 24
古树名木/ 33
传统花卉/ 34
草坪/ 39
人文地理/ 40
西湖、西堤/ 41
好山园/ 45
宫苑建筑
皇家园林
园林兴衰/ 49
清漪园/ 50
颐和园/ 56
颐和园公园/ 61
园林艺术/ 66
总体规划/ 68
景区划分/ 72
建筑布局/ 74
设计施工/ 80
园林集景/ 83
借景/ 84
移植名景/ 86
寓意象征/ 91
建筑形式/ 95
建筑群/ 95
单体建筑/ 97
建筑沿革/ 102
始建/ 104
重建/ 107
复建/ 108
工程监修与建筑经费/ 116
建筑分布/ 119
传世文物
历史活动
宫廷区/ 119
生活区/ 125
万寿山前山区/ 137
万寿山后山区/ 163
后山东部/ 169
后山西部/ 171
万寿山东区/ 172
昆明湖区/ 178
建筑装饰/ 198
装修/ 198
琉璃/ 207
彩画/ 208
砖雕/ 210
园墙/ 211
御路/ 212
文物遗存/ 217
藏品文物/ 217
地面文物/ 228
文物展示/ 242
园居活动 / 246
起居/ 247
庆典/ 256
祭祀/ 257
历史事件/ 259
英、法联军焚烧清漪园/ 259
戊戌变法/ 262
八国联军入侵/ 264
吴樾炸弹案/ 265
后 记 谭烈飞 / 267


展开全部

节选

御苑山水万寿山、昆明湖,源出北京西山一带的自然山水。在距今一亿八千万年至一亿年的燕山运动中,西山经过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造势出峰峦叠嶂的山体形态,伸入小平原的*东端。在地壳变动过程中,剧烈的活动和强烈的腐蚀作用,使西山向东延伸的基本构造框架,分裂成为几个小孤山,包括今日的玉泉山和万寿山。同时,山间断陷盆地出现群湖,即今日昆明湖的原始雏形。传说万寿山的山体在金、元时期因山麓魁大、凹秀似瓮形被称为瓮山。古代笔记中还有因一老父在凿山时掘到怪异石瓮而得名的传说。当年的瓮山只是一座草木无生的小山,但瓮山前有湖光澄碧的西湖(昆明湖前身),西有峰峦苍翠的玉泉山。在瓮山上可以眺望到远处的都城宫阙,亦可欣赏近处的湖山风景。瓮山、西湖、玉泉山之间山水连属,在景观上互为借资。这种罕见的地貌条件,为修建园林铺垫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清乾隆十五年(1750),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瓮山的天然山体融入了人为雕琢的痕迹。为造园布局的需要,将疏浚山前西湖挖出的泥土,堆补在山的东麓,造成中高,东、西低缓,平面如“蝠”形的山形。前山的东部仍然露出“燕台大观”天然山石,山的东北脚霁清轩院内仍然露出“清琴峡”天然石峡,颐和园的湖山地貌于此时定型。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十三日,这处经过加工定型的园林山体被乾隆皇帝命名为万寿山。万寿山东、西约1010米,南、北*宽处约480米;山*高处海拔约109米,比湖面高出约60米;山前临湖山脚距水面平均宽度约50米,*宽处90米,*窄处约20米。后山有两条山沟:须弥灵境东的一条沟谷,在寅辉桥下入后湖,长约120米,沟底较窄,平均坡度大于9°。赅春园西部的桃花沟长约100米,沟底较宽,平均坡度为7°。后湖以北的土山为人工堆叠而成,长约1000米,高6米~10米。昆明湖东、西*宽处3360米,南、北*宽处3960米。昆明湖的前身*早见于记载的名称为瓮山泊、大泊湖、西湖,位置在今昆明湖迤西。这处水域,地处北京西北部永定河冲积扇和南口山前冲积扇之间的低洼部位,原为地下水溢出带汇积而成的淀泊。商以前,曾经是古永定河和古高梁河流经的河道。三国时代魏嘉平二年(250),开车厢渠,曾利用这里的古旧河道引水灌溉蓟城(北京)西、北、东三面土地。北齐天统元年(565),幽州刺史又以高梁水,向北合易京水,沟通了古昆明湖和古高梁河的河道。此时这里仅被引水工程利用,没有形成风景名胜,也未见通航的记载。湖泊环境的开发,始于金代,盛于元、明,定型于清。1995年,由地矿部、中科院、颐和园等8家单位联合进行的“昆明湖沉积研究”,用科学检测的方法,与古籍记载相互验证,首次测定昆明湖水域形成于3500年前,以及这处水域从发生到发展的变化。这次测定认定瓮山泊是在河漫滩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浅水湖泊, 夏商时期(距今3000年—3500年),湖泊属雏形阶段,水体处于变化动荡中。商至周末(距今2300年左右),湖区稳定成型。周末至宋(距今900年—2300年),湖区水量减少,一度干涸。元、明时期湖水增加,水体稳定。乾隆十四年(1749)以后,自然淀泊变为人工湖泊。瓮山泊的水脉系玉泉之水,金章宗时被厘定为燕京八景中的“玉泉垂虹”。金大定十九年(1179),金迁都北京后,在现今北海琼华岛处建造了一处四围是水的豪华离宫“大宁宫”。为把玉泉山丰沛的水源导入大宁宫,开凿了从瓮山泊南通高梁河上源的引水渠道(长河的前身)。元灭金后定都北京,为解决城中水源,将瓮山泊西的玉泉山泉水开凿了一条金水河引入城中专供皇家使用。由于大都距江南极远,所需物资均要通过漕运。在督水监郭守敬的倡导下,经过周密的地形测量,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至二十九年(1292)开始兴修白浮堰凿通惠河的水利工程。《元史?河渠志》载:通惠河工程,从昌平引来白浮泉水,在上游沿着“西折南转”的走向,修筑了一条白浮堰拦汇沿途渚水,流注瓮山泊。再开挖通惠河下游渠道(原金人所开故道加以疏凿)将水导入高梁河(即后来的长河)上源,接济大都漕运。工程的开凿,不仅对元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将瓮山泊纳入北京西北水系,改变了其原始淀泊的面貌。充沛的水源扩大了瓮山泊的水面,河流上下衔接水势顿呈浩渺,湖水可蓄、可泄,不仅能行船通航,而且开始具备了一个水库的功能。明朝建都南京时,大运河无漕运,通惠河的上源白浮瓮山河由于30多年无人管理而荒废。至明成化十二年(1476),白浮河彻底断流,只以玉泉水注入西湖。作为通惠河的上源,古昆明湖水域成为京城重要水脉之一。清乾隆年间,为蓄积昆明湖的水源,还开发了西山、香山、卧佛寺等处的山泉水,做了汇集西山诸泉水的石槽工程。泉源一是西山樱桃沟的泉水源头,二是香山碧云寺内的石泉。皆凿石为槽,通以水道,引流沿途诸水,大部分从北面入昆明湖,另一部分引入较昆明湖水位高的高水湖,灌溉农田之后由西堤涵洞流进昆明湖。导入昆明湖的西山泉脉还有香山的双清泉、飞泉、玉华泉等,皆是自元代起即负有盛名的清泉,不仅满足了昆明湖的水量,亦保证了昆明湖的水质。清乾隆十五年(1750)后,昆明湖开挖定型,结束了原瓮山泊、西湖天然湖泊的地貌,逐渐从地下湖演变成地上湖,纳入皇家御用湖泊之列。同治六年(1867),清内务府曾对昆明湖水源做了一次调查,查得昆明湖来源为玉泉山玉泉之水,实借助于香山、樱桃沟两泉,力加疏沦,节节导引,停蓄于昆明湖中。这说明,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焚烧清漪园后,昆明湖的上游水脉水源流畅,并未遭到破坏。清末,颐和园建成,昆明湖依然保持了清漪园时期的水源、水道、水面、水位,基本保持了清漪园时的景观风貌。1924年至1948年底,昆明湖的水源依然出自玉泉诸脉,当时玉泉之水初分为四路,北面三路流入长河,行近颐和园西北角时分成大小两支,大支穿流颐和园后,由下游经长河、蓝甸厂、高梁桥进入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的合称)。小支入青龙桥流向平东各县。南面一路流至高水湖,又分两岔,一岔与北面之水汇合从长河入园,一岔向东南流灌各处水田。颐和园附近的稻田,自明代大量开垦以来,即由西湖放水灌溉。在皇家园林时期,这些稻田归属清宫稻田厂管理,是清内务府的一项收入。颐和园改为公园后,入水河道归工务局管理。为保证城内三海水位,控制了昆明湖出入水流。1928年,中南海水涸,市政府派员查闭昆明湖出水涵洞,减少对颐和园周围水田的供水。1949年以后,国家和政府对这座以水面为主体的大型山水园林非常重视,进行了保护和修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