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庙建筑制度研究
读者评分
4.9分

孔子庙建筑制度研究

1星价 ¥33.4 (3.8折)
2星价¥32.6 定价¥8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1条)
***(三星用户)

参观孔庙之前,仔细阅读本书,会有别样的体会。

2024-03-26 18:44:38
0 0
zoo***(三星用户)

孔子庙建筑

图片很多,借此了解孔子庙建筑大致情形。语言通俗易懂,赞!

2023-10-25 20:15:2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526704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9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555267041 ; 978-7-5552-6704-1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青岛出版社出版
孔喆,《世界孔子庙研究》作者、世界儒学大会秘书处秘书长孔祥林之子
以孔子庙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顾其他非礼制的孔子庙
目前就孔子庙研究来说,国内相关著作还不太多,专注于孔子庙建筑制度的研究更是十分薄弱

作者孔喆曾说:“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在乱世之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并努力地去实践它,成为世纪历史中引人注目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开创的儒家学派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化的主流,这是孔子庙诞生的源头。”
孔喆先生潜心整理编撰的近三十五万字的《孔子庙建筑制度研究》一书,全方位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中孔子庙建筑实例,以及孔子庙与学校的布局关系、孔子庙的建筑形制和建筑制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孔子庙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民族性格的形成、民族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庙之所以建造在学校内,是要对人们进行成圣成贤的教育,因而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象征。目前就孔子庙研究来说,国内相关著作还不太多,专注于孔子庙建筑制度的研究更是十分薄弱。

内容简介

本书从孔子庙建筑制度入手, 根据史料和孔子庙建筑实例, 对孔子庙与学校的布局关系、孔子庙的建筑形制和建筑制度进行系统探讨, 以图厘清孔子庙的规制, 从政治内涵、文化意蕴等方面揭示了孔子庙制度涵盖的理论价值。这对于当今社会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前言

  孔子是一位影响广泛而且深远的人物。他生活在春秋时代,在乱世之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并努力地去实践它,终究成为世界历史中引人瞩目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其学说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学术的主流,被历代统治者视为重要的精神支柱、治理原则和行为准则。
  孔子庙诞生在中国,由孔子故居改造而成的孔子庙就是世界上的**所孔子庙。东汉建和三年(149年)陈州老子故居庙侧就出现了**所纪念孔子的庙宇,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孔子庙正式进入国家*高学府,太和十一年(386年)国家为南迁的孔子后裔在建康建造了**所孔氏家庙,北齐时将孔子庙推广到郡国学校,唐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下令州县学校一律建造孔子庙,孔子庙从此遍及中国各地,成为分布*广的列入国家祀典的礼制庙宇。孔子庙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名称。西汉元始元年(1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但汉代并没有以此称呼孔子庙。东汉时,人们习惯把孔子故宅的庙宇称作孔子宅和宅庙,而老子故宅附近的庙宇,据《水经注》记载被称作孔子庙。东晋以后,国家在太学建造孔子庙,称作夫子堂,为孔子后裔建造的家庙称作宣尼庙。南朝时,州学孔子庙也称宣尼庙,但在北齐称作孔父庙、孔颜庙,北魏时有的还称作孔子庙堂。唐玄宗加封孔子为文宣王后,孔子庙有了统一的名称——文宣王庙。此后,尽管宋代加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代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庙一般依旧称作文宣王庙。明清时建造在学校之内的孔子庙改称文庙,嘉靖时改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从而将文庙改称先师庙,但是人们习惯上仍然称学校孔子庙为文庙。
  学校孔子庙的数量在清代末期达到顶峰。据嘉庆《大清一统志》记载,当时全国共有学校孔子庙1712所。按学校级别分:国学国子监文庙1所,府学学校文庙184所,直隶州学校文庙77所,直隶厅学校文庙19所(2厅未设),属州学校文庙144所(1州未设,1州附设在府学内),县学文庙1257所(1县未设,25县附设在府学或州学内),属厅学校文庙14所(1厅未设),土州学校文庙2所,土司学校文庙4所,乡学文庙8所(原来是县学,撤县后仍保留生员名额和学校与文庙)。按省分:直隶152所,盛京13所,山西112所,山东105所,江苏75所,浙江89所,福建84所,广东99所,广西77所,云南83所,贵州63所,四川150所,湖南84所,湖北77所,江西92所,安徽68所,河南117所,陕西94所,甘肃75所。到光绪时期,随着国家行政区域的变动,清政府又陆续新建了几十座孔子庙。
  孔子庙属于列入国家祀典的礼制庙宇,因而有着相对固定和明晰的建筑制度。各地的历史原因、地理原因等各种要素使孔子庙的建筑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别。此外,朝代的更迭也使一部分孔子庙的建筑带有鲜明的朝代特征。本书以孔子庙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顾其他非礼制的孔子庙,包括建造在曲阜的孔子本庙、在孔子活动纪念地或纯粹为了纪念孔子建造的纪念孔子庙和地方书院内建造的奉祀孔子庙。

目录

前言001
章孔子庙建筑制度001
节建筑形制的发展003
第二节文庙的基本形制043
第二章孔子庙与学校的关系047
节中庙外学式052
第二节右庙左学式057
第三节左庙右学式060
00第四节前庙后学式063
第五节庙学分离式066
第六节布局形式的变形066
第七节孔子庙与学校规模的变迁071
第三章孔子庙的建筑077
部分前导建筑和构筑物078
节照壁078
第二节庙前坊楼092
第三节跨街坊楼104
第四节下马牌116
第五节庙门120
第六节棂星门127
第七节偏门157
第八节掖门162
第九节角门168
第十节泮池180
……
展开全部

节选












作者简介

孔喆,孔子第76代后人,《世界孔子庙研究》作者、世界儒学大会秘书处秘书长孔祥林之子,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副研究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