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给侧改革与现代绿色薯业技术创新

包邮供给侧改革与现代绿色薯业技术创新

¥199.1 (7.9折) ?
1星价 ¥199.1
2星价¥199.1 定价¥2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600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85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030560049 ; 978-7-03-056004-9

本书特色

本书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分析国内外薯类市场新变化着手,按照“市场新变化—产业新需求—发展新动能—创新新成果—转型新路径”的构思展开,提出了发展现代绿色薯业的新方向及其主要措施,阐述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双创战略、双创互动三环模式、技术创新五级价值增值原理,以及现代绿色薯业“构建技术创新链—延伸产业创新链—提升科技价值链”的三链联动转型升级机制。在现代绿色薯业主食化发展关键路径的经济学分析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近十年四川省在马铃薯、甘薯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上取得的主要进展,探讨了未来现代绿色薯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提升现代薯类产业技术创新链,为薯类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后两章讨论了现代绿色薯业与双创人才培养和薯类品牌建设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分析国内外薯类市场新变化着手,按照“市场新变化—产业新需求—发展新动能—创新新成果—转型新路径”的构思展开,提出了发展现代绿色薯业的新方向及其主要措施,阐述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双创战略、双创互动三环模式、技术创新五级价值增值原理,以及现代绿色薯业“构建技术创新链—延伸产业创新链—提升科技价值链”的三链联动转型升级机制。在现代绿色薯业主食化发展关键路径的经济学分析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近十年四川省在马铃薯、甘薯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上取得的主要进展,探讨了未来现代绿色薯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提升现代薯类产业技术创新链,为薯类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后两章讨论了现代绿色薯业与双创人才培养和薯类品牌建设的关系。

目录

**章 市场新需求与现代绿色薯业产业创新 **节 供给侧改革与薯类主食化 第二节 国际薯类产业发展新动态 第三节 中国薯类消费市场新变化 第四节 引领现代绿色薯业新方向 第五节 供给侧改革要素优化重组 第六节 现代绿色薯业改革新路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产业转型与现代绿色薯业双创战略 **节 科技成果转化双创战略 第二节 双创互动三环模式案例 第三节 双创互动价值增值过程 第四节 技术创新五级增值原理 第五节 三链联动转型升级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现代绿色薯业主食化关键路径 **节 中国马铃薯生产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第二节 中国马铃薯生产波动周期规律分析 第三节 中国马铃薯成本收益长期变化趋势 第四节 中国马铃薯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分析 第五节 推进现代绿色薯业主食化关键路径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构建现代绿色薯业技术创新链 **节 建立周年生产供给技术体系 第二节 选育薯类高产优质主导品种 第三节 原原种脱毒苗快繁关键技术 第四节 种薯发育特性及其高效扩繁 第五节 高产高效简化栽培关键技术 第六节 农机农艺融合机械种收技术 第七节 主要病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 第八节 安全贮藏保鲜控芽关键技术 第九节 加工关键技术及新产品研发 第十节 双创互动与延伸薯类产业链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马铃薯周年生产供给技术体系 **节 研究背景、存在问题与技术路线 第二节 创新马铃薯多季高效种植新模式 第三节 不同季节马铃薯种植新模式研究 第四节 季节性品种筛选和生态区域布局 第五节 季节专用品种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第六节 多季种植周年生产技术体系集成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关键技术 **节 四川马铃薯种薯供给现状 第二节 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创新 第三节 技术经济指标及其先进性 第四节 应用推广和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马铃薯脱毒种薯高效扩繁关键技术 **节 不同世代脱毒种薯高效扩繁技术研究概况 第二节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长发育及群体生理特性 第三节 马铃薯种薯高效扩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马铃薯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 **节 拓宽遗传基础 第二节 创新育种目标 第三节 创新育种方法 第四节 选育专用品种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马铃薯高产高效简化栽培关键技术 **节 根系吸收特性与块茎发育生理效应 第二节 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关键技术集成 第三节 紫色马铃薯提质增效关键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生产技术 **节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参数研究 第二节 关键机具改进与机械化技术优化 第三节 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与示范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 **节 马铃薯晚疫病和病毒病研究 第二节 品种及育种亲本抗病性评价 第三节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马铃薯安全贮藏关键技术及分子机理 **节 四川省马铃薯品种贮藏期调查 第二节 种薯生理年龄时空调节新技术 第三节 植物源物质控芽保鲜绿色贮藏 第四节 块茎萌芽重要调控基因的挖掘 第五节 种薯催芽壮芽促进结薯新方法 第六节 马铃薯块茎安全贮藏技术集成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成都平原马铃薯主食化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 **节 马铃薯主食化专用品种引进鉴定与选育 第二节 马铃薯脱毒种苗种薯快繁关键技术创新 第三节 马铃薯主食化专用品种标准化生产技术 第四节 冷冻薯泥加工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研发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提升马铃薯现代绿色薯业技术创新链 **节 加强品质育种主攻特色专用新品种 第二节 种薯快繁技术创新与良繁体系提升 第三节 绿色安全生产技术与周年供给体系 第四节 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机械化技术体系 第五节 主要病虫害的预警与绿色防控技术 第六节 休眠萌芽调控与安全贮藏技术提升 第七节 新产品市场开发与加工新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节 四川甘薯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专用型品种育种新路径 第三节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选育 第四节 紫色甘薯特色品种选育 第五节 高β-胡萝卜素强化育种 第六节 食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 第七节 专用型新品种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甘薯生物技术育种研究 **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的应用 第二节 悬浮细胞再生与遗传转化体系 第三节 重要功能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 第四节 黑斑病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应用 第五节 脱毒快繁技术与健康种苗培育 第六节 辐射诱变创制甘薯育种新材料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紫色甘薯提质增效栽培关键技术 **节 新品种产量和主要品质特性差异比较 第二节 新品种覆膜高效育苗与移栽关键技术 第三节 紫甘薯需肥特性与施肥关键技术研究 第四节 紫色甘薯主要病害杂草防治技术研究 第五节 果蜡复合涂膜对紫色甘薯的保鲜效果 第六节 紫色甘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集成 第七节 优质紫色甘薯周年生产技术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高淀粉甘薯提质增效栽培关键技术 **节 高淀粉专用型甘薯新品种筛选 第二节 培育壮苗与适期早栽关键技术 第三节 需肥特性与控氮增钾关键技术 第四节 新品种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第五节 高淀粉品种简化高效栽培技术 第六节 空中甘薯嫁接栽培系统新技术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甘薯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节 花青素营养成分保护技术 第二节 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第三节 全粉微波熟化加工新技术 第四节 紫薯原料对酿酒品质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提升甘薯现代绿色薯业技术创新链 **节 优异种质利用与特色专用品种选育 第二节 加强生物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 第三节 脱毒种薯技术研究与良繁体系建设 第四节 周年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 第五节 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体系构建 第六节 建立轻简化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第七节 挖掘调控块根萌芽特性的关键基因 第八节 主食化加工产品与加工新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现代绿色薯业与双创人才培养 **节 建设双创人才队伍 第二节 磨炼产业创新人才 第三节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第四节 孵化青年双创人才 第五节 打造创客空间平台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现代绿色薯业与薯类品牌建设 **节 薯类产业品牌建设的背景 第二节 薯类产业品牌建设的现状 第三节 国内外薯类品牌建设案例 第四节 薯类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品牌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四川省薯类主要科研人员简介 附录二 四川省薯类获部省科技成果奖统计表(2008~2017年) 附录三 四川省薯类授权专利统计表(2008~2017年)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钢,管理学博士,二级研究员。长期从事作物耕作栽培与现代农业研究,1995年以来,重点研究薯类作物耕作栽培、加工及技术创新管理。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很好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获得者。2001年以来,主持国家、部、省重大科研项目12项,主持重大靠前合作项目2项。先后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四川省薯类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首席专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甘薯主食工业化项目首席专家。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在靠前外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论》等专著5部,获授权专利15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