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房山碑刻通志-城关街道.周口店镇-卷四

房山碑刻通志-城关街道.周口店镇-卷四

1星价 ¥174.3 (3.5折)
2星价¥169.3 定价¥49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299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3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520129954 ; 978-7-5201-2995-4

内容简介

  《房山碑刻通志》收录碑刻88件,其中辽代1件、金代4件、元代7件、明代20件、清代44件、民国12件。分布于大石窝镇石窝村、辛庄村、广润庄、北尚乐、南尚乐5村,其中收录碑记84篇、碑阴题15则、墓题12则、幢题2则。  《房山碑刻通志》的独特之处是以志的框架著述,有别于单纯的碑刻集录,着眼于地方文化,志中以镇立卷,镇下列村,村下录碑,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地方文化体系,对镇村沿革和主要文化有独到的考述,均为一手资料,对碑刻的考释,不仅解读碑刻本身,更着眼解读地文化。比如,村镇的形成,村名来历,家族历史,书院文化和仕风,汉白玉开采,明清紫禁城和陵寝营建,京易御路经济,商业文化、佛教、道教文化、拒马河水文化等等。  《房山碑刻通志》出版对于房山地方社会、历史、文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文献参考价值。

目录

导言

城关街道
洪寺村
比丘僧欣弥勒造像题记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
北齐光林寺尼静妃造像题记北齐天统四年(568)
道钦塔幢辽乾统二年(1102)
重修洪业寺佛殿碑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创造香殿记明正德十一年(1516)
重修三元正殿碑记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
房山县新建碧霞元君祠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重修三元宫记清康熙元年(1662)
施茶记清康熙三年(1664)
留台尖重修南禅房碑记清道光九年(1829)
大红寺村重建白衣大士殿碑记清乾隆十年(1745)
创建洪寺村关帝庙戏楼碑记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大洪寺村重修关帝庙碑记清光绪十五年(1889)
玉柱祖父达汉、父齐喜,祖母谢氏、母鲁氏诰封碑
清乾隆十一年(1746)
东坟村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行瀛州别驾莫州刺史上柱国申国公蔡府君墓
唐贞元十九年(803)
大唐故征君史府君墓志铭并序唐元和三年(808)

房山老城
唐故特进行左武卫大将军归义都督府都督上柱国归义王赠开府
仪同三司李府君夫人故贝国太夫人清河张氏墓志铭并序
唐宝应二年(763)
陈瑶及妻徐氏诰封碑明万历四十二年(1604)
房山县创建石城记明隆庆三年(1569)
重兴县库记清顺治元年(1644)
种村记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鼎建先农坛碑清雍正七年(1729)
和硕怡贤亲王庙碑记清雍正九年(1731)
新修大门照墙并栽种树株记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
新创立城隍庙会碑记清光绪三十年(1904)
为司厅张公筑舍记清光绪三十年(1904)
房山赵文琴女师墓碑民国九年(1920)
教场阡表民国元年至四年(1912-1915)

文庙
大都房山县新建大成至圣文宣王庙碑
元延祐二年(1315)
大元房山县重修文庙记元至正十三年(1353)
敬一箴并序嘉靖五年(1526)
重建文庙碑记明万历三年(1575)
……

周口店镇
展开全部

节选

  《房山碑刻通志·卷四:城关街道、周口店镇》:  赐进士第通义大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纪注起居经筵日讲官编玉牒副总裁兼教习庶吉士掌院事西京王图撰文  奉政大夫河南汝宁府同知邑人郑民悦书丹  文林郎山东登州府推官邑人陈效忠篆额  李侯之为房山也,薄赋轻徭,锄梗优善,赈穷恤匮,御眚澹灾。政是以成,民用大戢。已乃进其父老子弟问所宜兴革者,博士诸生进曰:“不腆敝邑,左芦河,右太行,山川回环,献奇露秀,其于形盛亦奥区也。密迩首善不百里,而遥草昧之际,张氏、卢氏皆以特别人才洊至钜卿。而迩者当圣化作人,文教翔洽,山陬海噬之士,占一经治一艺者,无不鳞集,仰流辐辏,并进以登天府。而房乃愈索莫不振,青衿之徒进取绌焉。在堪与家言,则学官之以也。其阴蹙于民舍,逼塞而不行。其阳蔽于长垣,黮黮而不耀。且也,庙之北为明伦堂,堂之左为尊经阁,阁与堂两大并峙,主客强弱之义云何?若由是因循旧贯也,将终不列于吾党小子,君侯其图之。”李侯曰:“堪与之言,君子所不道也。虽然,与其使二三子地脉是罪而聩然有自废之意者,吾何敢惮征缮,不以鼓尔二三子俾砥厉维新,庶几茅茹之吉?而有所改观于否,塞湮郁之后也。”于是首捐俸以倡,而一时学博弟子若是绅之好义者翕然从之,各助有差,以百金购所谓民舍者.徙尊经阁而北之。阁之南构堂五楹以居弦诵,毁长垣致爽嵦焉。异时形势家之所称不利者,业已次第改观。乃益缮治庙宇,若堂庑,若门,若祠,若库,榱栋之朽蠹者易而坚良,瓦石之窳剥者易而贞润,丹垩之漫漶者易而炳焕,而肃肃泮富于是乎新矣。博士诸生相与欢忭踊跃,举手相庆谓:“从兹以往,文事其有兴乎!”因结侣走都门,乞不佞一言以扬李侯之绩,且以昭示永永。不佞敬诺,因进诸生语之:“今圣明在宥,自京师以逮郡国,莫不有学,将以尊道术乎?抑仅以兴文事乎?士之从事于学,将以淑身心乎?抑仅以梯进取乎?以尊道术而淑身心,古人之学也,故曰:古之学者为己。以兴文事而梯仕进,今人之学也,故曰:今之学者为人。古人之学,惟其有得于己,是故纷华无所膻其外,得失无所惧于中。其出而应世也,喜怒哀乐、是非毁誉之际,皆卓然有以自主,而不为物役。不为物役,故其特立独行之概,足以砥颓波而桢王家。今人之学,惟其意主于为人,是故当其屈首黉序,呻吟咕哔,剽窃凑泊,以希异日之青紫,目若望洋,心若悬旌。比其得志,茫然无所挟持,华中流之无维楫,人喜亦喜,人怒亦怒,人哀亦哀,人乐亦乐,人毁亦毁,人誉亦誉,沈溷于噂暗喻呲,波流委靡之中而莫能自拔。由前所称,得一二人焉足以称盛;由后所称,则虽连袂而登、接踵而奋,以侈科目之美谈则可矣,将以称为士风之振,而无负县官广历作新之意则未也。堪与家言,倘不尽诬,房山之士将必有鹏博鹊起以应更始之会者,吾将拭目而观之。第其本谋,仅出于兴文事而利进取,未尽引于圣人之绳墨,吾故推古今人己之辩,使诸生瞿然自反于道术、身心之正,他日有所挟持,无至追趋侪俗为门墙羞。岂惟道学之光,在事者亦与有华宠焉。诸士归,试以吾说质之李侯,倘有合于作人之微旨,则三尺之石姑取弁焉可也。”李侯讳廷干,关西三原人,甲午乡进士。  大明万历三十七年岁次己酉孟秋吉旦山东举人署儒学教谕事商希禹、训导刘应瑞、前任训导王宷、典史陈应龙、前任典史王玉臣共立。  ……

作者简介

杨亦武,文化学者。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文物考古与鉴定专业,北京史研究会理事。三十年来致力于辽金史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房山地方文化研究。著有《房山历史文物研究》等专著十余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