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战国赵北长城卷

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战国赵北长城卷

¥243.0 (6.8折) ?
1星价 ¥270.0
2星价¥270.0 定价¥360.0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10553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0cm
  • 页数:15,397页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501055388 ; 978-7-5010-5538-8

内容简介

本书是《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的一卷, 是关于早期战国赵北长城调查的翔实记录和对相关长城修筑历史沿革的梳理, 并主要从长城墙体的修筑方法、墙体沿线烽燧和障城的设置、长城沿线的军事建制等方面, 对战国赵北长城作一些概要总结。

目录

序[一]
序[二]

**章 概述
一 调查工作的缘起与经过
二 历史记载与前人调查、研究成果综述
三 本次调查的主要认识

第二章 乌兰察布市战国赵北长城
一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建筑保存现状
二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建筑保存现状
三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建筑保存现状
四 乌兰察布市卓资县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建筑保存现状

第三章 呼和浩特市战国赵北长城
一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修筑保存现状
二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建筑保存现状
三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修筑保存现状
四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建筑保存现状

第四章 包头市战国赵北长城
一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修筑保存现状
二 包头市东河区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修筑保存现状
三 包头市石拐区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建筑保存现状
四 包头市青山区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建筑保存现状
五 包头市昆都仑区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建筑保存现状
六 包头市九原区
(一)长城墙体分布与走向
(二)长城墙体与单体建筑保存现状
……

参考文献
地图·彩图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战国赵北长城卷)》:  二 历史记载与前人调查、研究成果综述  关于战国赵北长城修筑的原始记载,见于《史记·匈奴列传》,赵武灵王在位期问(前325~前299年),大约自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年)开始,“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相对于赵国以前修筑的战国赵南长城,这道长城一般被称为战国赵北长城,也称作赵武灵王长城。  此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三》中两次提到战国赵北长城。一是在白渠水流经秦汉云中故城之南河段下,郦道元记云:“故赵地。《虞氏记》云:‘赵武侯自五原河曲筑长城,东至阴山。…另一是在芒干水下,记日:“白道南谷口有城在右,萦带长城,背山面泽,谓之白道城。自城北出有高阪,谓之白道岭。沿路惟土穴,出泉,挹之不穷。余每读《琴操》,见《琴慎相和雅歌录》云:饮马长城窟。及其跋涉斯途,远怀古事,始知信矣,非虚言也。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沿溪亘岭,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  《水经注》关于战国赵北长城的记载,至少提供了两点关于战国赵北长城的认识。一是战国赵北长城的西端在“五原河曲”。五原是指汉五原郡而言,由其所辖县域位置可知,五原郡西部与朔方郡以黄河北河与南河交汇处的转曲河道为界,所谓“五原河曲”即指此处,大体在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以东一带。由此亦知,郦道元所引今已失传的《虞氏记》,*早只能是汉代人的作品。  其二,郦道元所见的这段战国赵北长城,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大青山蜈蚣坝之下,到北魏时期已经是“有垣若颓基焉”,墙体较为残破。位于白道南谷口的白道城,在北魏时期是归属于云中镇管辖的一座军事戍城,起到扼守白道岭南谷口的作用。白道城旧址即为位于今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坝口子村东南的坝口子古城,今天古城墙体已被村落破坏无存,地表仅残留少量遗物。早期对该古城的调查,除发现北魏时期遗物外,还存在大量秦汉时期遗物。通过对秦汉两代云中郡属县的考证,坝口子古城应为秦汉时期云中郡武泉县治所在。白道岭“沿路惟土穴,出泉,挹之不穷。”郦道元这一亲眼所见的记载,也可为“武泉”得名由来提供佐证。  有关文博机构和研究人员,对战国赵北长城的东端起点、西端终点、具体走向等作了调查,陆续有调查报告发表。关于战国赵北长城的东端起点,李逸友《中国北方长城考述》一文调查发现于兴和县民族团结乡二十七号村北面鸳鸯河北岸的断崖之上,并推断当时赵国所筑长城的*东端并不在今河北省境内,而在今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东部的大青山西麓地带。并认为,今兴和县大同窑古城为赵国代郡延陵县旧址,《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的战国赵北长城东起自代,并不是专指起自代郡郡治,而是指起自代郡的管辖范围之内,从而进一步否定了在今河北省境内存在战国赵北长城的观点。  关于战国赵北长城的两端终点,一般认为,《史记·匈奴列传》既然记载“至高阙为塞”,那么在战国赵北长城的西端赵国应建有高阙塞。对于高阙塞的位置所在,由于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详细描述,长期以来成为一桩众说纷纭的学术公案。辛德勇《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一文,在对史料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高屋建瓴,纵横捭阖,近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对战国秦汉时期北边防线的变迁作了详细探讨。辛德勇认为,战国赵武灵王在赵国北部边境线一卜修筑的长城,位于今乌拉前山一大青山南麓。这道山系,即古阴山山脉,因此,《史记·匈奴列传》所记赵武灵王“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的“高阙”,应当是这道长城西端的一处山口,这座山口,可以称之为“阴山高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其北方边防设施,在秦人故土上沿用了战国秦昭襄王长城,在赵国1日境则沿用了战国赵北长城。《史记·秦始皇本纪》谓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时,其疆界“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指的就是在北边沿用战国赵北长城的这种情况。至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蒙恬率军“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并在第二年,亦即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兴工修建了“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所谓“万里长城”。这道长城的西北地段,是“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其在原赵国北边地带,仍是利用战国赵北长城。下令建造“万里长城”之后,秦始皇随即在当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这里的“陶山”应为“阴山”的形讹,“北假”应通假为“北各”,是指山体的北部。所谓“阴山北假中”,是指阴LIJ的北坡部分及其迤北直至阳山(今狼山一乌拉后山山系)南麓地区,这里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河套(后套)地区。蒙恬出兵占据这一区域,是为利用这里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河南地”边防驻军的粮食供给问题。为保障这里农业生产环境的安定,便又在河套北侧的阳山之上修筑了一道新的长城,以阻遏匈奴的袭扰。这道长城建成后,秦人原来一直沿用的赵北长城已经远离边界线,失去了防守疆界的功能,这道长城上的关塞“高阙”,也随之丧失了控扼边境通行要道的隘口作用。中国古代的关隘,具有随着区域开发和疆域拓展而向外侧推移的规律,“高阙”这一关口,即随着秦朝疆域向“阴山北假中”地区的扩展,迁移到阳山长城西端的一处山口。与“阴山高阙”相对应,这座山口,可以称之为“阳山高阙”,也就是郦道元所记载的高阙。秦朝末年,蒙恬死后,“诸侯叛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趁机越过秦阳山长城以及黄河防线,重以秦昭襄王长城和战国赵北长城与中原王朝为界。直到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率军大举反击,才又重新收复今河套地区,恢复以阳山长城为边防线。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