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改造传统民政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研究

改造传统民政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研究

1星价 ¥32.3 (4.3折)
2星价¥31.5 定价¥7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262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7
  • 出版时间:2018-08-01
  • 条形码:9787520326285 ; 978-7-5203-2628-5

本书特色

杨宝著的《改造传统民政: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研究》旨在探索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选择及其理论逻辑。传统的“民政工作”与西式的“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方式的理想类型,在基层实践中呈现制度竞争关系。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框架,研究发现:(1)制度竞争受到“制度效率”、“社会观念”及“权力结构”等因素的逐级影响。表面上,制度竞争遵循“效率原则”,即效率高的制度获胜。中间层面,制度竞争受“社会观念”影响,即行为主体更易接受并践行符合主流观念的制度,进而增强制度绩效。更深层面,制度竞争受“权力结构”约束,即具有强势力量的主导者依照自身利益筛选制度,并通过控制观念、资源、组织网络等关键要素以“隐身化”方式影响制度绩效。(2)制度竞争实则是传统民政为了适应新环境、回应新挑战而主动地学习、融合、创新的实践改造,在时空逻辑上客观形成“合作性嵌入”、“竞争性替代”及“内生性发展”等高度理性的递进演化路径,这是各个地方无意识政策试验的结果。本项研究表明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也即“改造传统民政”。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探索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选择及其理论逻辑。传统的“民政工作”与西方的“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方式的理想类型,在基层实践中呈现制度竞争关系。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框架,本书研究发现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受到“制度效率”“社会观念”及“权力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实则是传统民政为了适应新环境、回应新挑战而主动地学习、融合及创新西方社会工作的实践改造过程,在时空逻辑上客观地形成了“合作性嵌入”“竞争性替代”及“内生性发展”等高度理性的递进演化路径,这也是各个地方无意识的政策试验结果。本书研究表明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也即“改造传统民政”。

目录

**章 导论:社会服务方式的选择 **节 现象及问题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 社会服务 二 社会服务方式 三 民政工作 四 社会工作 第三节 文献述评 一 现代化的阶段论 二 嵌入性发展理论 三 后现代的碎片化发展 四 文献评述 第四节 分析框架 一 制度竞争的视角 二 解释逻辑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策略 二 研究方法 三 资料获取 第六节 篇章结构 第二章 社会服务方式的理想类型 **节 方法论 第二节 特征群指标 一 指标框架 二 特征群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民政工作:国家建设的触角 一 发展历程 二 方法技术:群众路线 三 组织体系 四 价值理念 五 制度环境 第四节 社会工作:社会团结的力量 一 发展历程 二 方法技术 三 组织体系 四 价值观念 五 制度环境 第五节 特征群的比较 第六节 专业化:迷思与祛魅 第三章 环境分析:传统民政与专业社工的竞争背景 **节 竞争条件:市场化和全球化 一 市场化:流动社会与社区服务 二 全球化:开放社会与示范效应 三 结果: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同台竞技 第二节 竞争主体:国家和社会 一 国家与社会的分离 二 行政组织:民政工作 三 社会组织:社会工作 第三节 竞争动力:需求和供给 一 社会需求 二 供给状况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合作性嵌入:社会工作的嫁接与依附 **节 合作的动力:民政工作的责能困境 一 责能困境 二 回应路径 三 合作的领域 第二节 合作的方式:社会工作的多元嵌入 一 嵌入的阶梯 二 嵌入的路径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信任来源及变迁路径 一 信任:社会工作的行动基础 二 信任来源:文化理论与制度理论 三 信任获得的实践路径 第四节 嵌入结构、资源动员与服务绩效 一 资源动员与服务绩效 二 政社关系:“强连带”动员“体制内资源 三 替代效应:“结构性嵌入”动员“体制外资源 第四节 合作性嵌入的功能 一 结果:优势互补 二 形态:多元化类型 三 功能:福利吸纳 四 张力:福利“稻草人”现象 第五章 竞争性替代:传统民政的觉醒与抵抗 **节 竞争的起点:传统民政的觉醒 一 示范压力 二 庇护责任 三 觉醒:“一社两治”与民政的反思 第二节 竞争的逻辑:专业技术VS资源动员 一 政社关系研究 二 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 三 民政的抵抗逻辑:学习机制与资源距离 第三 节逆向替代的行动过程 一 专业技术的获得:仪式与实践 二 资源动员能力:资源距离的比较 三 逆向替代的实践 第四节 对逆向替代的评价 一 无意识的结果 二 福利内卷化的危险 第六章 内生性发展:两种制度的媾和与创新 **节 内生性发展的基础 一 共容利益的形成 二 传统民政的主导地位 第二节 权力、资源动员与发展策略 一 权力与资源动员策略 二 资源动员框架 三 发展策略:民政与社工的媾和 第三节 内生:亦官亦民的主体身份 一 传统民政的期望:强政府、大社会 二 内生的结构类型 三 内生性发展的直接因素 第四节 隐身的权力:内生性发展的资源动员逻辑 一 志愿资源:以“四点半课堂”为例 二 企业资源:以社区照顾服务项目为例 三 比较:资源动员的差异 四 资源动员差异的来源:隐身的权力 第五节 内生性发展:效率、合法性及权力 一 效率的来源:合法性及权力 二 重新认识社会工作 第七章 社会服务方式的制度竞争:效率、观念与权力 **节 制度及环境 一 制度及其特性 二 制度发展的脉络 三 制度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制度竞争:影响因子及作用规则 一 因子一:效率及其作用规则 二 因子二:观念及其作用规则 三 因子三:权力及其作用规则 四 多个因子的交叉影响及规则 第三节 制度竞争结果:类型谱系图 一 制度竞争的实践形态 二 递进式的类型谱系图 第八章 结语:改造传统民政 **节 传统民政的特征和改造路径 一 传统民政的特征 二 传统民政的改造路径 第二节 本书的贡献 一 方法论的创新 二 主要的理论贡献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宝,男,1986年10月出生,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社关系、国家治理及社会工作本土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重大课题等项目十余项。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2013年获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二等奖,2018年获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三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