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透中国债务:公共产品经济学逻辑

包邮穿透中国债务:公共产品经济学逻辑

¥24.7 (4.5折) ?
1星价 ¥24.7
2星价¥24.7 定价¥5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6938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8
  • 出版时间:2017-03-01
  • 条形码:9787508693897 ; 978-7-5086-9389-7

本书特色

1.温暖的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资本流通的主要通道和阀门,既能吸纳货币也能释放货币,既能吸收风险也能释放风险,既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基础载体,也是超级债务化时代之锚。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代表着一个国家制度的秩序和温度,代表着国家治理的灵魂,代表着我们会塑造出怎样的民族灵魂。 2.债务杠杆拆除路径。 去杠杆不应该是“一抓就死”的运动式,稳杠杆也不应该是“一放就乱”的放水式。 建立独立、透明、有效、合理的公共财政与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立公共产品资产与公共财政资金一一对应机制,建立公共产品周期与公共财政周期一一对应机制,这才是去杠杆、稳杠杆的基石,也是构建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内容简介

我们总说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我国的公共债务和财政金融是一条很深的河,经过这么多年的循环往复,我们并没有摸到石头。这些石头沉得很深,需要采用全新的工具和方法才能摸到。首先本书是一本专业的著作,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了新颖的机理性分析,既突破公共产品领域的惯性思维和理论构架,又系统地勾画了一套原创性的公共产品供给理论。针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和房地产债务,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分析工具和解决方案。同时本书也是一本大众读物,从大众数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住房、医疗、教育、社保、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与个人纳税、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用公共理性解读你我的公共生活。

目录

序 言 写在前面的话 公共债务拆弹方法学 一、 传统公共经济学的理论误区 二、 公共产品的本质 三、 公共产品的属性 四、 公共产品供给恒等式及案例分析 解码地方政府性债务 一、 公共基础设施的经济循环 二、 供给体系的测算与评估 三、 债务之因 债务杠杆拆除路线图 一、 一对孪生债务 二、 拆除路线图 三、 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金融服务 四、 公益性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路径探索 后 记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郑志军,男,汉族,出生于1976年10月,居住在广东深圳市。任中国经济信息网研究院公共产品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专业从事公共产品、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等领域的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郑志军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基础经济学理论专家,其理论具有原创性、基础性,研究成果在我国各地政府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受到一百多个地方政府的邀请授课,与六十多个地方政府有合作研究项目。 李吉平,男,汉族,1955年9月出生,辽宁大连人。中央党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1999年至2003年,任国家开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2008年9月至2015年12月,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2014年11月至今,任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李吉平多年来站在国家开发银行的视角,对我国公共产品、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规律和金融产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的理论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