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必知的名家讲座

哈佛必知的名家讲座

1星价 ¥27.3 (3.5折)
2星价¥26.5 定价¥7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82276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6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515822761 ; 978-7-5158-2276-1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适合高中及以上学生、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
这里向各位书友推介的是被中国现代新文化运动先驱者的胡适先生称为“奇书”的《哈佛经典》。这是一套集文史哲和宗教、文化于一体的大型丛书,共50册。这次出版,我们选择了其中的《名家(前言)序言》《名家讲座》《英美名家随笔》《文学与哲学名家随笔》《美国历史文献》,这些经典散文堪称是经人类历史大浪淘沙而留存下来的文化真金,每一篇都闪烁着人类理性和智慧的光辉。有人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因为在建校370多年的历史中,哈佛培养出7位美国总统,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政界、商界、科技、文艺领域的精英不计其数。但有一点,他们都是铭记着“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的校训成长、成功的。正像《哈佛经典》的主编,该校第二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所言:“我选编《哈佛经典》,旨在为认真、执着的读者提供文学养分,他们将可以从中大致了解从古代直至十九世纪以来观察、记录、发明以及想象的进程,作为一个二十世纪的文化人,他不仅理所当然地要有开明的理念或思维方法,而且还必须拥有一座人类从荒蛮发展为文明进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有文字记载的关于发现、经历,以及思索的宝藏。”这些文字是真正的人类思想的富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具有永恒的文化魅力。 从文献价值上看,它从古老的宗教典籍到西方和东方历史文献都有着独到的选择,既关注到不同文明的起源,又绵延达三个世纪之久,尤其是对美国现代文明的展示,有着深刻的寓意。 从思想传播上看,《哈佛经典》所关注到的,其地域的广度、历史的纵深、文化的代表性都体现了人类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峰,并用那些伟大的作品揭示出当时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实际高度。 从艺术修养的价值来看,《哈佛经典》涵盖了历史、哲学、宗教论著和诗歌、传记、戏剧散文等文学样式,甚至随笔和讲演录也是超一流的,它们都是那个时代精品中的精品。 《哈佛经典》第19卷《浮士德》中有这样一句名言,“理论是苍白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让我们摒弃说教,快一点地走进《哈佛经典》,尽情地享受大师给我们带来的智慧的快乐,真理的快乐。

内容简介

本书囊括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大部分经典作品和代表性人物,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语言优美睿智,是广大青年学生加强人文素养、拓展知识、开阔视野、不应错过的一道精神大餐

目录

历史
历史总论003
古代西方的历史018
文艺复兴025
法国大革命031
美国领土的扩张036
哲学
哲学总论045
苏格拉底、柏拉图与罗马斯多葛学派062
现代哲学的兴起067
康德导论072
宗教
宗教总论079
佛教095
儒教099
希腊宗教104
帕斯卡109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总论115
文艺复兴时期的政府理论130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135
美国宪法的发展140
法与自由144
诗歌
诗歌总论151
荷马与史诗170
但丁175
弥尔顿的诗歌180
小说
小说总论187
大众小说204
马洛里209
塞万提斯214
曼佐尼219
戏剧
戏剧总论225
希腊悲剧241
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246
浮士德的传说251
随笔与批评
随笔与批评总论259
以随笔形态出现的诗歌理论272
德国的美学批评279
批评的写作284
航行与探险
简介291
希罗多德与埃及304
伊丽莎白时代的冒险家309
发现的时代314
达尔文贝格尔号之旅318
教育
总论325
弗兰西斯·培根339
洛克与弥尔顿344
卡莱尔与纽曼350
赫胥黎论科学与文化354
自然科学
简介361
天文学376
物理学和化学380
生物科学384
凯尔文论“光与潮汐”388
传记
概述395
普鲁塔克411
本韦努托·切里尼415
富兰克林与伍尔曼419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424

展开全部

节选

文艺复兴  当时,教皇制度已被11世纪和12世纪的各种巨大的付出搞得开始走向瓦解。于是当但丁开始用意大利语写作的时候(1300年),当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法国、英国和德国的文学相继成形的时候,教皇制度所支持的罗马观念便开始衰败。罗马不仅放弃了拉丁形式的信仰,而且还渴望把宗教教义通过新型语言模式进行转化,尤其是渴望拥有一部本国语言的《圣经》。这就刺激了神学研究,罗马人希望创立中世纪的大学,并试图通过阿奎那的努力,复制希腊的黄金时代,从而复活亚历山大大帝带给他的哲学。  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欧洲感受到一种全新生活和民族主义在自己的体内萌发。发现印度和美洲后,人们的想象力**次被激发,随后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军人和艺术家们的贪婪被不断地注入到了大量的黄金故事中。世界的脉搏跳动得更快。君士坦丁堡在建立一千年之后,落入了土耳其人之手。它的手抄本、文化艺术和能工巧匠的故事持续不断地涌入意大利。发明家、改革家、艺术家和革命家不断涌现。恺撒·博尔吉亚试图建立一个意大利帝国,但他没能成功。马丁·路德试图跟教会分道扬镳,他后来成功了。  马丁·路德宣称,一个人可以只凭借上帝的恩典来拯救自己的灵魂,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一场理想之争(一场冗长的辩论),从而再一次把欧洲打入了战争的地狱。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了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直到这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欧洲的整个北方地区已然成了新教的天下,而南方仍然是天主教的地盘。  法国和英国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路易十四开始了他的统治,这使法国在*近两个世纪的欧洲历史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封建制度的时代即将逝去。*后的大诸侯国在宗教战争中已经疲惫不堪。君主制度使他们丢掉的东西失而复得。在凡尔赛宫的辉煌和壮丽中完成工作,使曾经半独立的封建军人沦为形式上的朝臣。波旁家族取得了很大程度的成功,依旧是法兰西的独裁者,即便是享有特权的教士和贵族阶层也处在他们之下,他们对政府机构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于是他们很快就开始虐待这个政府机构,而它的彻底垮台则是伴随着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而到来的。  许多琐碎的原因汇聚在一起导致了这一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且看看其中的原因,包括波旁王朝财政上管理的漏洞、食物供应的匮乏,以及受过良好教育但在政府事务中被剥夺了所有权力的中产阶级的反抗。这一阶级控制着日后国民议会中的三级会议,他们开始行动,希望以自由、平等、博爱的名义消灭波旁王朝的支持者。国民议会经验不足和王室宫廷的软弱无能催生了巴黎暴徒的野蛮,而它*终因激怒了整个欧洲而把法国卷入了战争的泥潭,并把波旁家族和众多高贵而优秀的,以及少数*坏的法国人,送上了断头台。  这场旗开得胜的战争,以及恐怖统治时期之后的共和国政府的懦弱,都不可避免地促成了一个军事独裁政权和君主政体的复辟。于是拿破仑·波拿巴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凭借着铁腕手段,他掌管法国长达15年之久。在拿破仑执政期间,他把法国建设成了一个在欧洲空前的国家,他带着一种自大狂妄的征服欲一路猛进,从烈日炎炎的埃及,一直到冰雪皑皑的俄罗斯。而他倒下后,留下的是筋疲力尽的法国,那之后不久,波旁王朝便卷土重来了。  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使得欧洲倾尽全力,来打垮法国和拿破仑。但*后,遥远的俄罗斯给了他*致命的一击。事实上英国才是*为持久、顽固、成功的敌人。法国和英国之间的争斗,在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更早期。  在查理曼大帝之后的黑暗时期,诺曼底人一度通过征服控制了法国和英国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区。在诺曼底公爵威廉的控制下,他们于1066年征服了英格兰本土并且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君主制国家。然而,在法国的根据地,盎格鲁—诺曼底的国王们却陷入了与邻国的冲突,战争在英法两国之间激烈地进行着,一直持续到了1815年,期间只有很短暂的停歇。起初,它们的目标主要是占有领土;但后来,经济因素却变得越来越显着,直至18世纪,在拿破仑的统治下,这场斗争*终演变成了一场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  西班牙与哈布斯堡王朝  16世纪,随着都铎王朝在英格兰的开始,一个新的大陆强国的崛起使英、法两国之间的斗争,变得更为漫长而复杂,在特定的环境下,这股新势力很可能与法国合作!  阿拉伯人于公元723年在图尔被法兰克人打败以后,便不断衰退。可是,在之后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们在西班牙兴盛并发展起来。在那里,他们发展了学术和艺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这时,欧洲的基督教依然深陷于黑暗之中。不久之后,位于比利牛斯山脉和阿斯图里亚斯群山的封建诸侯国又开始逐渐联合,到十五世纪末,这些国家合并组成了一个新的联合君主国,征服了*后一个阿拉伯王国,创建了现代西班牙。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凭借欧洲历史上*引人注目的巧合——婚姻联盟,再加上其他特定的环境,几乎是在突然之间,西班牙王国(勃艮第公爵们的伟大遗产)和匈牙利王国被抛到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公爵们的手里,他们使自己的统治者登上了德意志皇帝的宝座,一直持续到了古老的日耳曼帝国的末日(1806年)。  巨大的权力集中在皇帝查理五世(1519—1556年)的手里,这使得宗教改革带来的新形势有了一次明显的转变。因为法国(依然是天主教国家)和英国(已经成了新教国家)都不得不面对:哈布斯堡王朝的开疆拓土打破了欧洲的平衡这一事实。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那个时代不断变动的政治调整的原因。直到路易十四统治末期(1753年的《乌特勒支条约》),哈布斯堡家族的权力才由于一位波旁家族的王子登上了西班牙的王位而基本上达到平衡。此后,法国和西班牙开始联手共同对付英国。  在英格兰,从亨利八世到克伦威尔,宗教动荡大概持续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总体说来,这场动荡不比欧洲大陆发生的动荡那么激烈。其主要结果是建立了英国圣公会,以及新教教派出现,而新英格兰*坚定的移民就是从这一教派当中产生的。  大英帝国的建立  宗教战争期间,英国卷入了一场跟新兴的哈布斯堡—西班牙势力的斗争。在斗争中,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巡航中发生了一些具有戏剧化的事件:英国海员冲破了西班牙在南部诸海周围建立起来的薄弱屏障。从此,广阔无边的大海,印度群岛的黄金,生产蔗糖、烟草、咖啡的种植园,新世界不断扩张的殖民地和国家,都成了矛盾的主要内容。当西班牙的能量在无敌舰队覆灭之后逐渐耗尽、一个世纪后成为法国随从的时候,这场斗争就成为英法两国之间的斗争。  英格兰在七年(1756—1763年)的这一世界性的斗争中确立了它的霸主地位。虽然在接下来的一场战争中丢掉了它的美洲殖民地,但是,当它在1793年再次与法国狭路相逢的时候,它的贸易和制造业,它无比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形势,以及它精明审慎、公事公办的政治才能,都使英格兰一跃成为欧洲各国之首。它加入了1793年抵抗法国的欧洲联盟,除了两次短暂的停歇之外,英国一直在战场上对抗法国,直到二十年之后,在滑铁卢,拿破仑*终被威灵顿和布吕歇尔打败。  在这场漫长的斗争中,法国一直都面对着两个难题:一是大海和英国,二是陆地和它的东北方三国(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在这场斗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也就是拿破仑兵败西班牙、陷入跟俄罗斯的你死我活的搏斗中的时候,大陆的问题使另一个问题顿时不那么重要了。但英国一直目不转睛地紧盯着大海、殖民地和海上贸易;结果,当欧洲列强纷纷在维也纳和会(1815年)上瓜分这个分崩离析、满目疮痍的帝国时,各国发现,英国成了唯一的海上霸主和殖民强国。  现代欧洲  拿破仑倒台之后,紧随其后的是一段反动时期,到了1848年,一场革命风暴接近尾声。人口不断增长,交通工具更加便利,这些都不断促进了智力和经济活动,但政治特权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政府依旧是老式的。意大利和德国(古老的帝国已经在1806年走到末路)已经被播下了新民族主义的种子。从巴勒莫到巴黎,从巴黎到维也纳,爆发了一系列的革命,两年的时间里,欧洲陷入了剧烈的动荡之中。一个新的波拿巴帝国在法国崛起,在意大利和德国,新的民族观念日益成形,尽管还需要二十多年的时间,在拿破仑三世那强大的野心驱动下,被加富尔和俾斯麦付诸实践。  1859年,法国协助萨伏伊王室把奥地利人赶出了波河流域,这为加富尔和加里波第解放并统一整个意大利铺平了道路。1866年,普鲁士把哈布斯堡家族赶出了德意志,四年之后,又带领德意志联军进军巴黎,从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在那里,联军拥戴霍亨索伦家族的威廉成为新的德意志帝国的领袖。  此后发生的事情,主要以争夺殖民地或确立经济上的宗主权为主,但这些都在更大程度上属于当时政治而不是历史的领域。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可以将其忽略不计。实际上还有很多别的东西也被忽略了,对这些内容来说,这篇文章的篇幅实在太短。如果可以补充一句话,以帮助读者从我们称之为历史的那个被践踏、被拆解的领域有所收获的话,我们想说:每一件事情都会启发一种新观点,开启新的精神姿态。读者是这场盛典的观众,他必须冷静地判断和辨别,不应带有赞扬的倾向或指责的偏见。当不息的河流以它不停变换的色彩不断展现的时候,他不仅应满足于观察,还要有乐于判断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智慧,要有愿意捕捉这些生动而真实的戏剧性的想象力,要乐于对无数英雄行为做出心灵的回应。因为正是这些英雄行为,使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民族变得更加高贵,并且,这样的英雄行为与全人类共存。  ……

作者简介

查尔斯·艾略特,美国著名教育家,哈佛大学第二任校长,主张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并重,著有《教育改革》、《自传》,主编《哈佛百年经典》系列丛书。 译者:刘庆国,吉林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