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5435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9cm
  • 页数:408页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503543579 ; 978-7-5035-4357-9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参加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     1专 公考师资阵容 专业打造精品图书  2全 全面覆盖大纲考点 全盘罗列新真题  3准 精准讲解重点难点 模考贴近命题趋势  4透 科学优化备考方案 一问一答攻克难关  5值 强大网络教育平台 超值赠送培训课程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判断推理 ; 常识判断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数量关系 ; 资料分析。

目录

江西省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速览
**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情
一、近五年题量、题型、考点分布以及考试特点
二、备考策略
第二节 2014年江西省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详解
第二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核心知识
**节逻辑填空
一、实词辨析
二、成语辨析
三、实词与成语混合考查
四、虚词辨析
第二节 阅读理解
一、主旨概括
二、意图推断
三、细节理解
四、态度观点
五、衔接排序
六、词句理解
七、标题概括
八、推断下文
九、代词指代
第三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实战突破
**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常用解题技巧
技巧一 词语搭配法
技巧二 词义侧重点法
技巧三 感情色彩比较法
技巧四 分析语境,寻找关联词法
技巧五 分析语境,寻找关键句法
技巧六 排除法
技巧七 论述对象分析法
技巧八 关键词语法
技巧九 态度倾向判定法
技巧十 层次划分法
技巧十一 结构类比法
技巧十二 语句紧缩法
第二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见陷阱
陷阱一 无中生有
陷阱二 过度引申
陷阱三 概念偷换
陷阱四 以偏概全
第三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高分集训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章 数量关系备考速览
**节数量关系考情
一、近五年题量、题型、考点分布以及考试特点
一、备考策略
第二节2014年江西省数量关系真题详解
第二章数量关系核心知识
**节数字推理
一、基本数列
一、多级数列
三、幂次数列
四、递推数列
五、分数数列
六、组合数列
七、特殊数列
八、图形数列
第二节数学运算
一、基础计算
一、初等数学
三、浓度问题
四、工程问题
五、行程问题
六、牛吃草问题
七、钟表问题
八、容斥原理
九、排列组合
十、概率问题
十一、抽屉原理
十二、年龄问题
十三、统筹问题
十四、比赛问题
十五、分段计费问题
十六、边端问题
……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第五部分 常识判断

展开全部

节选

  江西省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江西省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江西省201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题型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  1.言语理解与表达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题1:在古代,每遇战乱,手艺人都会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这是因为手艺人掌握着传统社会中*重要的技术,他们代表着当时*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如今,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时代*强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而提升,继续服务于大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与现代科技联姻是传统工艺发展的有效途径  B.任何时代,社会发展的**要素是社会生产力  C.现代科技的进步对传统手工艺产生的深远影响  D.现代科技可以解决制约着生产的传统工艺难题  (答案:A。从文中*后一句中,“传统工艺”借助“现代科技”得到“提升”,可以看出,与现代科技联姻可以使传统工艺得到发展。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例题2: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纵然,滔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夸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头 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能言善辩讷口少言实现  B.绘声绘色不露声色完成  C.口若悬河片言只语创造  D.侃侃而谈缄口不言获取  (答案:C。从上下文的意思,及词语本身的含义,可知选项C更为贴切。)  2.数量关系  **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2 4 8 16 ()  A.16 B.24 C.32 D.36  (答案:C。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故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C.12 D.15  (答案:D。根据题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训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训可坐45人。由此可计算出甲教室举办的培训次数为15次。)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