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 潇湘图-中国历代绘画大师长卷经典
以高清晰大图完整呈现原作风貌。
![](http://o.bookschina.com/images/ling.png?id=01)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107914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4开
- 页数:32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541079146 ; 978-7-5410-7914-6
本书特色
★经折装,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双面精印,原色原样,高仿真复制,细节纤毫毕现
★为求再现原作风貌,正面全卷展示,背面作局部技法详解
★《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又入元内府,钤有“天历之宝”朱文印记
★后历经明项元汴,清耿昭忠、索额图、清内府收藏,俱钤有鉴藏印记
★本版图卷实为一部学习、鉴赏、临摹的上佳范本,一件老百姓把玩得起、收藏得起的艺术珍品
《夏景山口待渡图》是绢本淡设色画作,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图中山势重叠,缓平绵长,植被丰茂,水汽若蒸,似江南夏日景色。起首处水面浩渺,扁舟隐现,中景山势重叠,林木疏朗挺直,竹丛杂处其间,茅屋隐约可见;卷末渡船未到,官客等待,点出主题。全图构思精细,设色雅淡,冈峦清润,林木秀密。技法上以披麻皴为主,多用苔点,色彩淡雅,为典型的江南山水。
《潇湘图》是设色绢本山水画,该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中表现的是南方山水,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山峦多用披麻皴,并以墨点渲染山峦之上的植被,平远的构图方式和近景中大片水域的结合,让画面有很强的空间感,更呈现出江南山水的迷蒙。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其间,赋色鲜明,趣味横生,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元末画家董源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经典手卷作品《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是董源江南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此卷描绘江南夏日景色,山势重叠,缓平绵长。引首有董其昌题识,卷后有元柯九思、虞集、雅琥题跋。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又入元内府,钤有“天历之宝”朱文印记。后历经明项元汴,清耿昭忠、索额图、清内府收藏,俱钤有鉴藏印记。作者选取江南渡口之景,江水蜿蜒而过,在群山中时隐时现。使山体结构变幻无穷,一洗山形的概念化之弊。本幅的尺寸和质地似乎可与《潇湘图》相接,有海外学者认为两图本系一幅。为求再现原作风貌,制作为手卷出版,正面全卷展示,背面作局部技法详解。让读者更清晰地领略一代大师绘画艺术的精妙。
节选
作者简介
董源(生卒年不详),字叔达,洪州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人。五代绘画大师,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
南唐时期,曾任北苑副使,人称“董北苑”。南唐灭亡后,进入北宋。擅于山水画,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
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寒林重汀图》《龙宿郊民图》《平林霁色图卷》等。
-
(精)莫奈手稿
¥45.3¥138.0 -
艺术教育
¥8.1¥26.0 -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
¥3.0¥12.0 -
观众心理美学
¥8.9¥29.8 -
绯闻艺术史
¥30.6¥68.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2.0¥58.0 -
宋苏轼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5.4¥20.0 -
上下五千年(上中下)
¥37.5¥58.0 -
宋黄庭坚徐纯中墓志铭
¥3.3¥7.8 -
夏天只是西瓜做的一个梦(精)
¥38.8¥69.0 -
王翚山水册页选2
¥2.4¥5.2 -
纸上交响(平装)
¥7.9¥23.0 -
人物造型解剖(九品)
¥11.6¥45.0 -
礼器碑: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
¥2.4¥9.6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2.2¥8.8 -
比亚兹莱在中国
¥21.1¥49.0 -
友妖经
¥18.4¥68.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孟法师碑
¥1.9¥7.6 -
名画中的狗(八品)
¥24.8¥68.0 -
秋兴八首:千古绝唱
¥8.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