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在南碑不同北朝:王晓光书学论文选

安在南碑不同北朝:王晓光书学论文选

1星价 ¥14.8 (3.8折)
2星价¥14.4 定价¥3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42030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78页
  • 出版时间:2017-07-01
  • 条形码:9787547420300 ; 978-7-5474-2030-0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包括古代、明清书论(上编)和现当代书论(下编)。上编共十二篇论文,其中包括商周金文研究,关于汉晋南北朝草书、铭石书等问题的探讨,以及明清书法研究。个案研究包括吴宽、姜立纲、黄道周、张瑞图、邓石如、康有为、沈曾植、杨守敬等书家,还有对晚明法帖《晴山堂法帖》的探讨。下编十一篇文章,包括当下书坛问题思考和现当代书家研究两大类。前一类针对近年“二王书风”、隶书创作、刻字创作、书法市场等问题展开讨论,后一类对于右任、沙孟海、沈尹默、启功、蒋维崧、王蘧常、徐悲鸿等书家进行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书法研究论文的汇集,论文内容包括古代、明清部分和现当代部分。古代的有4件,其中两篇是关于商周金文铭刻等问题的;另外两篇,一篇是讨论东汉魏晋章草今草演进问题,一篇是讨论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及相关问题。涉及明清书法的有7篇,大多数是书家个案角度的,一件是关于晚明《晴山堂法帖》的综合性研究。现当代部分有11篇,分书家研究和当下书坛问题探讨两类,前者有现代书家于右任、沙孟海、沈尹默、启功、徐悲鸿等的研究,后者包括:对近些年书法创作中“二王热”现象有感而发,新出土书迹资料的借鉴运用问题,刻字创作中书体使用状况的思考,以及对书法市场、产业化等问题的关注等。

目录

上编 古代、明清书论 理性精神下的“和而不同”——国博藏青铜器铭文所展示的艺术美 近年新发现殷周青铜器铭文书法 东汉魏晋章草今草演进研究——以陆机《平复帖》为中心 从《孔子庙堂碑》看江左新体在唐铭石书上的确立 吴宽:吴门书派的先导 姜立纲与明前期台阁体书法略论 《晴山堂法帖》研究 黄道周张瑞图书法比较及晚明创新书风 论邓石如的篆书隶书 康有为沈曾植书法比较及清末民初碑帖熔冶 安在南碑不同北朝——由杨守敬书论思考书史一些问题 下编 现当代书论 从近期大展剖析“二王”书风现象 从书法市场规范到书法产业化构建——兼谈树立“大书法”观念的意义 新出土简牍帛书与当代隶书创作 当前刻字书体使用状况研究——兼论刻字与书法的关系 沙孟海书法探微 变起伏峰杪 精微致广大——论沈尹默行书艺术 碑骨帖魂于右任 从《古代字体论稿》等著述看启功古代字体研究及其学术启迪意义 ——兼论简牍墨迹对秦汉书法史研究的价值 从殷周书刻看蒋维崧金文古隶临创 徐悲鸿书法研究 镕铸秦汉 健笔凌云——王蘧常章草艺术刍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晓光,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研究》杂志副编审。获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二等奖,第七届泰山文艺奖,第七届刘勰文艺评论奖,山东书法创作成就奖等,出版学术专著多部,《中国书法》杂志曾两次刊登其个人学术专题介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