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29799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0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301297995 ; 978-7-301-29799-5

本书特色

  《一战史》以中文世界罕见的深度详述了一战的进程,是面向普通读者关于一战很好的概述。《一战史》对战役的描述是独特的,对战争中的“人”的因素寄予了深刻的同情。

内容简介

  一世界大战宣告了欧洲旧有国际格局的土崩瓦解,自文艺复兴以来生机勃勃、自信乐观的欧洲文化遭受重创,其影响甚至波及亚非广大殖民地,因而剧烈程度和影响范围塑造了现代世界。更重要的是,它种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种子。不理解这两次大战,就无法真正认识当今我们所处的世界。   约翰?基根以中文世界罕见的深度详述了一战的进程,对交战各方的总体战略、重大战役的战术方针、战争领袖的才干与局限、军事技术的发展、偶然因素的作用等等,均做出令人叹服的介绍与分析。更在单纯军事史的基础之上,关注战争的文化与政治维度,对战争中的“人”的因素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从而呈现出一幅令人激动、悲悯而又不得不反思的战争画卷。

目录

致 谢 /1
**章 欧洲的一场悲剧 /1
和睦的欧洲 /7
士兵的欧洲 /13
第二章 战争计划 /19
第三章 1914 年的危机 /39
第四章 边境线和马恩河上的战役 /59
边境之战 /77
桑布尔河战役 /81
蒙斯战役 /84
大撤退 /86
马恩河战役 /96
亨奇中校的使命 /102
**次伊普尔战役 /109
第五章 东线的胜利与失败 /119
加利西亚和塞尔维亚 /131
伦贝格战役 /134
东线的战争 /139
华沙战役 /141
加利西亚和喀尔巴阡山的冬季战役 /144
第六章 僵持 /151
西线的战争策略 /161
1915 年的西线战役 /165
第七章 西线以外的战争 /175
德属殖民地的战争 /176
巡洋舰之战 /182
南部和东部的战争 /188
加利波利 /201
塞尔维亚和萨洛尼卡 /216
第八章 大战之年 /223
海上的战争 /224
三条前沿上的进攻 /239
1. 凡尔登攻势 /242
2. 索姆攻势 /248
3. 更大范围内的战争和布鲁西洛夫攻势 /260
第九章 军队的动摇 /269
参战方的情绪 /276
法国的兵变 /280
俄国的叛乱 /289
意大利前线的骚动 /297
美国、潜艇和帕斯尚尔战役 /303
康布雷战役 /320
第十章 美国与大决战 /323
战争在东线的继续 /328
西线的战争危机 /339
帝国的崩塌 /359
注释 /371
参考书目 /393
索 引 /401
展开全部

节选

**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令人悲伤又并非必然的冲突。它不是不可避免,在**次军事冲突发生之前的充满危机的五个星期里,如果谨慎小心,并且人们心中共有的善意能够发出声音,导致战争爆发的一连串事件可以在任何一刻终止;它令人悲伤,因为**次冲突*终带走了 1000 万人的生命,使更多人的情感备受折磨,摧毁了欧洲大陆仁慈而乐观的文化,而且在四年之后枪炮声终于沉默的时候,留下一份政治敌意与种族仇恨的遗产——如此剧烈,以致不提及它们,就无从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二战是一战的直接产物,造成了 5 倍于一战的人员伤亡,以及无法衡量的、更加巨大的物质损失。1922 年 9 月 18 日,阿道夫·希特勒向战败的德国政府提出挑战,而十七年以后,他把这变成现实:“200 万德国人不能白白牺牲……不,我们绝不原谅,我们需要——复仇!” 他所宣扬的“复仇”的遗迹遍布被他蹂躏的欧洲大陆——见于曾被他自己挑起的轰炸夷为平地的德国城市中心,这些城市如今已经得到重建;同样也见于曾被他摧毁的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华沙、鹿特丹、伦敦的城市中心。如今已被遗弃的大西洋壁垒是他“复仇”欲望的遗迹,它们是为了在海湾阻挡敌人而建造,但却终归徒劳无功。这样的遗迹还有奥斯维辛日渐腐朽的临时营房,以及被遗忘在索比堡(Sobibor)、贝尔塞克(Belzec)和特雷布林卡(Treblinka)的灭绝集中营。波兰灰烬中的一只童鞋,一段锈迹斑驳的铁丝网,毒气室遗址附近残存的骨灰,这些是二战的遗迹,同样也是一战的。 〔2〕 它们的先辈是那些把战壕纵横的田野弄得七零八落、在潮湿的早晨使法国的空气中充满锈蚀味道的铁丝网,是游客在篱笆下发现的发霉的皮绑腿,是生锈的铜徽章或纽扣、已经腐蚀的弹夹或带着凹痕的弹片,也是索姆浸透鲜血的土地上耕作的农民今日仍能发现的无名尸体。“我立刻停下工作。我非常尊重你们牺牲的英国人。”——正如令人不忍寓目、描绘 1945 年在贝尔森(Belsen)被埋入万人坑的尸体的影像,可以在 1915 年第二次香槟战役后法国士兵堆积同袍尸体的模糊的镜头中追根溯源一样。一战宣告了大规模杀伤的到来,而二战则把它带到冷酷的顶峰。 还有更加正式的纪念物。法国或英国的社区很少有不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死者的东西。在英格兰西部的一个村庄里,岔路口的葬礼十字架底部刻着一串死者的名单。然而,这是后来才刻上去的。十字架本身却是用于纪念那些没能从一战战场上返回的年轻人,而他们的人数是二战中死亡人数的 2 倍。1914 年的 200 人 口 中,W. 格 雷(W. Gray)、A. 拉 帕 姆(A.Lapham)、W. 牛 顿(W. Newton)、A. 诺里斯(A. Norris)、C. 佩恩(C. Penn)、L. 佩恩(L.Penn)和 W. J. 怀特(W. J. White),或许这个村庄每四个军役年龄的年轻人中就有一个没能从前线返回。他们的姓氏早在 16 世纪就已经出现在教堂的登记簿中,今日仍存在于村庄里。从这不难看出,大战带来了自诺曼征服前盎格鲁 - 萨克森时代人们定居于此以来空前的伤心之事。令人欣慰的是,从那以后再也未曾有过。纪念十字架是教堂以外村庄唯一拥有的公共纪念物。在每个村庄,在每个郡的市镇,以及在索尔兹伯里(Salisbury)的教区大教堂里都有类似的东西,而刻上的名字以倍数增加。在法国的每一所大教堂里也都可以看到同类的纪念物,在这些教堂里会看到碑上铭刻着如下字句:“献给神的荣耀,并纪念大英帝国死于大战中的 100 万人,他们中的多数长眠于法国。”

作者简介

  [英] 约翰·基根,伦敦《每日电讯报》防务主编,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长期在英国桑霍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讲授军事史课程,当代优秀的军事史家之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