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旧志研究

宁夏旧志研究

1星价 ¥72.5 (4.9折)
2星价¥72.5 定价¥1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5880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51
  • 出版时间:2017-02-01
  • 条形码:9787532588008 ; 978-7-5325-8800-8

本书特色

这本著作将宁夏方志作为一类特殊的历史文献进行整体性研究,从体例构建上看,先通志,后分志。通志按时代顺序,由明朝至民国;分志按宁夏*行政区划,以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的顺序分别研究。对每一种传世方志的研究都分内容介绍与分析评价两部分。内容介绍包括编纂者生平、编纂时间、编纂体例、内容卷帙、版本特征及存藏情况、今人整理研究情况等。分析评价不盲从旧说,而是对照原典逐条分析,力争还原方志真实的信息。在对宁夏方志的整理与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时,凡以点校、注释、今译、影印、资料汇编、索引、书目等方式对方志有涉及者,均列入整理研究的范围。

内容简介

《宁夏旧志研究》是靠前部系统、全面研究宁夏方志的学术著作。作者胡玉冰通过多年的普查工作,基本梳理出宁夏方志的全貌,对传世的全部30多种宁夏方志逐一进行研究,并对亡佚的宁夏方志也尽可能爬梳资料进行分析。这本著作将宁夏方志作为一类特殊的历史文献进行整体性研究,从体例构建上看,先通志,后分志。通志按时代顺序,由明朝至民国;分志按宁夏很新行政区划,以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的顺序分别研究。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目录

序 陈育宁11 引言 15 **章 宁夏旧方志著录、综合研究、刊布、海外存藏情况普查与研究 19 **节 宁夏旧方志著录、综合研究、刊布情况普查 19 一 著录情况 19 二 综合研究 24 三 整理刊布存藏情况普查 25 四 亟待提高旧方志整理质量 27 第二节 日本藏宁夏旧方志普查与研究 29 一 普查与研究背景 29 二 普查与研究方法 30 三 普查结果与研究成果 31 (一)普查结果 31 (二)研究成果 32 第二章 明代宁夏通志 33 **节 《〔正统〕宁夏志》 34 一 整理与研究现状 34 二 有关《宁夏志》著者“朱 ” 36 (一)朱 生平 37 (二)朱 为朱元璋第十五子还是第十六子 37 (三)朱 之名用字问题 38 三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宁夏志》版本情况 39 四 《宁夏志》东传日本 40 五 史源、编纂及刊刻质量分析 41 (一)史源 42 (二)编刊质量分析 43 六 文献价值 45 第二节 《〔弘治〕宁夏新志》与《〔正德〕宁夏新志》 48 一 整理与研究现状 48 二 编修始末 50 三 编修者生平 51 (一)王珣 51 (二)胡汝砺 52 (三)李端澄 52 (四)冯清 53 四 天一阁藏《〔弘治〕宁夏新志》当刊行于明朝正德年间 53 五 内容 56 六 文献价值 64 第三节 《〔嘉靖〕宁夏新志》 65 一 嘉靖七年宁夏巡抚翟鹏的修志计划 65 二 整理与研究现状 66 三 编修始末 67 四 编修者生平 69 (一)杨守礼 69 (二)管律 70 (三)孟霦 70 五 版本特点 70 六 内容 71 七 《〔嘉靖〕宁夏新志》与《〔弘治〕宁夏新志》编刊质量比较 73 (一)编修质量 73 (二)刊刻质量 74 八 文献价值 77 第四节 亡佚的隆庆、万历年间编修宁夏志书 77 一 整理与研究现状 78 二 隆庆三年杨锦修《朔方边纪》 78 (一)著录异同 78 (二)杨锦生平 78 三 万历五年石茂华监修,解学礼、孙汝汇纂修《宁夏志》 79 (一)编修缘起 79 (二)编修者生平 79 (三)传世情况 81 四 万历七年罗凤翱修《朔方志》 81 (一)编修缘起 81 (二)罗凤翱生平 82 (三)传世情况 82 第五节 《〔万历〕朔方新志》 83 一 整理与研究现状 83 二 编修始末 83 三 编修者生平 85 (一)杨应聘 85 (二)杨寿 85 (三)黄机、明时儒 85 (四)龚文选、赵可教、张崇礼 86 四 编修方法及内容 86 五 版本特点 89 (一)万历四十五年刻本 89 (二)清顺治十五年唐采臣刊印《增补万历朔方新志》 90 (三)甘肃省图书馆藏民国三十三年传抄本 91 六 文献价值 92 第三章 清代宁夏通志 93 **节 《〔乾隆〕银川小志》 94 一 整理与研究现状 94 二 汪绎辰生平 95 三 编修始末 95 四 编修方法、輯录内容 97 五 编修质量及文献价值 98 第二节 《〔乾隆〕宁夏府志》 99 一 整理与研究现状 100 二 编修者生平 100 (一)张金城 101 (二)杨浣雨 101 (三)其他人员 101 三 编修始末、原则及特点 102 四 内容及编修方法 104 五 版本流传情况 109 (一)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乾隆刻本 109 (二)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110 (三)天津古籍出版社、凤凰出版社等影印本 110 (四)宁夏人民出版社影印本 111 (五)兰州古籍书店影印张维抄补本 111 六 文献价值 111 第四章 民国时期宁夏旧方志资料 114 **节 民国时期全国及宁夏修志概况 114 第二节 《〔民国〕朔方道志》 116 一 整理与研究现状 116 二 编刊始末 117 三 编修者生平 119 (一)马福祥 120 (二)陈必淮 120 (三)马鸿宾 120 (四)王之臣 121 (五)其他人员 121 四 内容 121 五 编修质量及文献价值 127 第三节 《〔民国〕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及1941年编修《宁夏省通志》计划 130 一 《〔民国〕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编修缘由、辑录内容与编修方法 131 二 1941年编修《宁夏省通志》计划 133 第四节 东亚同文会编《支那省别全志》及《新修支那省别全志》中的宁夏史料 135 一 《支那省别全志》《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编修目的及其基本内容 135 (一)编修目的 135 (二)《支那省别全志》基本内容 136 (三)《新修支那省别全志》基本内容 137 二 《支那省别全志》《新修支那省别全志》与宁夏有关的内容 138 三 《支那省别全志》《新修支那省别全志》的学术价值 139 第五章 银川市辖灵武市旧方志 141 **节 《〔嘉庆〕灵州志迹》 141 一 整理与研究现状 141 二 编修者生平 143 (一)杨芳灿 143 (二)丰延泰 144 (三)郭楷 144 (四)梁楚翘等 144 三 编修始末及刊行時間 145 (一)编修始末 145 (二)刊行时间 147 四 编修体例及内容史源 147 (一)编修体例 147 (二)内容史源 148 五 《〔嘉庆〕灵州志迹》与《〔乾隆〕宁夏府志》内容相异者举例 151 六 版本情況 152 七 文献价值 153 第二节 《〔光绪〕灵州志》 154 一 整理与研究现状 154 二 编修時間及编修者生平 155 三 版本及内容 156 (一)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 156 (二)甘肃省图书馆藏本 157 (三)灵武市档案馆抄本 159 (四)各版本之间的关系 159 四 文献价值 160 第六章 石嘴山市辖平罗县旧方志 161 **节 《〔嘉庆〕平罗县志》 161 一 整理与研究现状 161 二 内容及编修方法 162 (一)内容 162 (二)编修方法 163 三 编修质量 164 四 文献价值 164 第二节 《〔道光〕平罗记略》 165 一 整理与研究现状 165 二 徐保字生平 166 三 纂修与刊行 166 四 编修方法及内容 168 五 编修质量及文献价值 172 (一)编修质量 172 (二)文献价值 174 第三节 《〔道光〕续增平罗记略》 174 一 整理与研究现状 174 二 张梯生平 175 三 纂修及刊行 175 四 内容 177 五 文献价值 177 第七章 吴忠市旧方志 179 **节 利通区《〔光绪〕宁灵厅志草》 179 一 整理与研究现状 180 二 内容及其史源 181 三 编修体例 187 四 编修质量及其文献价值 189 (一)编修质量 189 (二)文献价值 189 ...... 附录 361 一 宁夏地方旧方志基本情况一览表 361 二 公开出版的宁夏旧方志整理成果一览表 363 三 宁夏旧方志及其编纂者研究论文索引 365 (一)宁夏通志 365 1.朱 与《〔正统〕宁夏志》 365 2.胡汝砺与《〔弘治〕宁夏新志》 366 3.管律与《〔嘉靖〕宁夏新志》 366 4.《〔万历〕朔方新志》 366 5.《〔乾隆〕银川小志》 366 6.《〔乾隆〕宁夏府志》 367 7.民国时期宁夏旧方志 367 (二)银川市辖灵武市旧方志 368 (三)石嘴山市辖平罗县旧方志 368 (四)吴忠市辖市县区旧方志 368 1.利通区 368 2.青铜峡市 369 3.盐池县 369 4.同心县 370 (五)固原市辖市县旧方志 370 1.固原市 370 2.西吉县 371 3.隆德县 371 4.泾源县 371 (六)中卫市辖市县旧方志 372 1.中卫市 372 2.海原县 372 (七)综合 372 主要参考文献 375 一 古籍 375 (一)陕甘宁旧方志 375 (二)经部 377 (三)史部 377 (四)子部 379 (五)集部 380 二 丛书 381 三 近现代著作 381 (一)目录著作 381 (二)其他著作 382 四 论文 383 后记 38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胡玉冰(《丛刊》主编),1968年12月生,宁夏吴忠市人。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现任宁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方民族古文献整理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传统典籍中汉文西夏文献研究》《宁夏地方志研究》《西夏书校补》《正统宁夏志》《万历朔方新志》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3项(含2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1项。成果荣获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项,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1项。2013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