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
读者评分
5分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

1星价 ¥36.4 (5.6折)
2星价¥36.4 定价¥65.0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解释中国经济

2021-04-18 12:37:1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61156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5页
  • 出版时间:2016-08-01
  • 条形码:9787547611562 ; 978-7-5476-1156-2

内容简介

本书对发展经济中有关增长问题的理论演进作了总结, 将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的主要源泉作了归纳, 讨论了中国增长模式和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及中国为了转变增长模式需要采取的实际措施。

目录

再版前言 1.导论 1.1 写作缘起 1.2 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 1.2.2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 1.2.3 I、Ⅱ部类的划分和轻重工业的划分 1.2.4 服务业和三次产业的划分 1.3 本书的结构 2.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 2.1 早期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 2.1.1 早期经济增长和狭义工业化 2.1.2 理论概括一: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社会矛盾激化 2.1.3 理论概括二: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到“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2.1.4 理论概括三:从“霍夫曼定理”到“重化工业化阶段” 2.1.5 理论概括四:哈罗德一多马增长模型 2.2 现代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发展 2.2.1 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的革命性转变 2.2.2 现代经济增长 2.2.3 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看新型工业化道路 2.3 早期增长模式和旧型工业化道路的陷阱 2.3.1 “苏联现象”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2.3.2 新兴工业化经济(NIEs):从“奇迹”到危机 3.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的源泉 3.1 “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广泛应用 3.1.1 现代技术(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兴起 3.1.2 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制度化 3.1.3 革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经济效率迅速提高 3.2 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整体效率 3.2.1 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3.2.2 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影响 3.2.3 为什么服务业发展能够对提高效率起重大作用? 3.3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渗入和改造各产业部门 3.3.1 信息技术创新的三次浪潮 3.3.2 计算机生产率悖论:ICT是否提高了经济效率 3.3.3 ICT革命是一个“服务业的故事” 4.我国工业化的曲折道路和粗放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 4.1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增长模式 4.1.1 早期增长模式在中国影响深远 4.1.2 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在中国 4.2 改革开放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增长方式的探索 4.2.1 1979年和1981年的两次结构调整和效率改进 4.2.2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体制基础仍未消除 4.3 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偏差的消极后果 4.3.1 经济整体效率下降 4.3.2 稀缺资源高度紧张 4.3.3 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4.3.4 服务业发展受到抑制 4.3.5 增加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 4.3.6 结构扭曲导致金融系统风险累积 …… 5.粗放增长模式的延续:出口导向战略 6.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敬琏,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1954年毕业干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国际经济学会(IEA)执行委员会顾问,国际管理学会(IAM)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和政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