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2033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187页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305203343 ; 978-7-305-20334-3

本书特色

本书由意大利艺术史学家朱利奥•卡洛•阿尔甘(Giulio Carlo Argan)与毛里齐奥•法焦洛(Maurizio Fagiolo)合著,1974年出版后畅销意大利与西欧,成为历史艺术文献领域不可或缺的经典工具书。在上篇“艺术史研究的前提”中,阿尔甘首先深入浅出地整理并提出了艺术史研究中的普遍问题,如艺术的领域、艺术史的任务、艺术品的真伪与品质等命题。接着法焦洛在下篇“书目导读”中具体阐述了研究的工具、方法论、研究的问题、艺术史学家的职业等,详尽列出了艺术史学的各类入门书目(包含绘画、雕刻、建筑、工业设计、都市计划、舞台设计等范畴),同时介绍了艺术史学的发展与成果。本书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涵盖艺术史学领域整体的必要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设立了方法论的问题并提供艺术史研究的工具。阿尔甘首先深入浅出地整理与提出了艺术史研究中的普遍问题, 接着法焦洛在下篇的“书目导读”中, 详细介绍了艺术史学的各类入门书目, 以及艺术史学的发展与各种更为具体的艺术史方法论。

目录

**篇 艺术史研究的前提 一、艺术领域 二、艺术文学 三、艺术史的任务 四、批评判断与艺术价值 五、艺术作品的真实性 六、艺术作品的质量 七、艺术史学家的工具 八、归属 九、艺术批评 十、历史与批评 十一、分期与定位 十二、形式主义的方法 十三、社会学的方法 十四、图像学的方法 十五、结构主义的方法 十六、艺术科学与艺术史 第二篇 书目指南 说明 Ⅰ.研究的工具 一、一般参考 二、艺术史的时期 三、原始资料与艺术文学 Ⅱ.方法论 一、从《名人传》到美学的创立 二、从唯心主义到实证主义 三、纯可视主义:维也纳画派 四、鉴赏家的方法 五、图像和文化的历史:瓦尔堡学院 六、视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 七、社会学方法 八、历史视角 九、典范文献书目表 Ⅲ.关于研究的一些问题 一、技术与结构 二、社会艺术 三、文化时刻 Ⅳ.艺术史学家的职业 一、学位课程与专业化 二、研究中心 三、美术机关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朱利奥•卡洛•阿尔甘(1909—1992) 出生于意大利都灵,艺术史学家、评论家、教育家与政治家,是20世纪意大利乃至全世界*重要的艺术学者之一。1931年毕业于都灵大学,师从廖内洛•文图里。1955年起执教于巴勒莫(Palermo)大学艺术史专业,1959年调任到罗马大学。曾于意大利古迹与美术*高委员会、意大利文化部任职,担任过国际艺术批评家协会(AICA)主席、埃诺迪出版社社长,创办杂志《艺术史》(Storia dell’arte)。1976到1979年间任罗马市市长,并且是意大利共产党的代表人物。获意大利教育、文化与艺术功德金牌,并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他的《意大利艺术史》(Storia dell’arte italiana)及其补充作品《从1770到1970的现代艺术》(L’arte moderna 1770/1970)是意大利艺术批评史上的杰作,也是一度*普及的高中艺术史教科书。其他主要作品有《13、14世纪的意大利建筑》(L’architettura italiana del Duecento e Trecento)、《布鲁内莱斯基》(Brunelleschi)、《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L’architetturabarocca in Italia)、《波提切利》(Botticelli)、《建筑师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architetto)等。?
关于作者 朱利奥•卡洛•阿尔甘(1909—1992) 出生于意大利都灵,艺术史学家、评论家、教育家与政治家,是20世纪意大利乃至全世界*重要的艺术学者之一。1931年毕业于都灵大学,师从廖内洛•文图里。1955年起执教于巴勒莫(Palermo)大学艺术史专业,1959年调任到罗马大学。曾于意大利古迹与美术*高委员会、意大利文化部任职,担任过国际艺术批评家协会 (AICA)主席、埃诺迪出版社社长,创办杂志《艺术史》(Storia dell’arte)。1976到1979年间任罗马市市长,并且是意大利共产党的代表人物。获意大利教育、文化与艺术功德金牌,并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他的《意大利艺术史》(Storia dell’arte italiana)及其补充作品《从1770到1970的现代艺术》(L’arte moderna 1770/1970)是意大利艺术批评史上的杰作,也是一度*普及的高中艺术史教科书。其他主要作品有《13、14世纪的意大利建筑》(L’architettura italiana del Duecento e Trecento)、《布鲁内莱斯基》(Brunelleschi)、《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L’architettura barocca in Italia)、《波提切利》(Botticelli)、《建筑师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architetto)等。? 毛里齐奥•法焦洛 (1939—2002) 出生于意大利罗马,艺术史学家、评论家和收藏家。毕业于罗马大学艺术史专业,师从朱利奥•卡洛•阿尔甘。曾任记者、罗马美术学院教授。在其艺术史学的研究生涯中对巴洛克艺术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关注现当代艺术,策划了有关未来主义、20世纪的罗马画派、形而上派等的多个展览。1999年,他捐献出其全部的巴洛克艺术收藏于阿里恰市的基吉宫博物馆(Museo di Palazzo Chigi di Ariccia)。 法焦洛撰写出版了大量书籍与画册,其主要作品有:《60年代汇总:意大利的当下艺术》(Rapporto 60. Le arti oggi in Italia)、《帕尔米贾尼诺:关于16世纪的赫耳墨斯主义》(Il Parmigianino: un saggio sull'ermetismo nel Cinquecento)、《罗马的巴洛克建筑》(Architettura barocca a Roma)、《昙花一现的巴洛克:17世纪罗马的节庆结构》(L’effimero Barocco : strutture della festa nella Roma del 600)等。 关于译者 谭彼得 1988年生于南京,2016年毕业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绘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自由职业画家。 陈哩尔 1992年生于福建,2014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意大利语系 ,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