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雕塑史

中国当代雕塑史

1星价 ¥38.8 (5.7折)
2星价¥38.8 定价¥6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3530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5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515353043 ; 978-7-5153-5304-3

本书特色

《中国当代雕塑史》以1979年至今的中国当代雕塑为研究对象,全书分为“突破传统,新观念的兴起”“个体觉醒,多元化的形成”“全球视野,新媒介的转换”三部分,分别对中国当代雕塑之前的雕塑、中国当代雕塑的兴起、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生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本书既可以作为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一般艺术爱好者了解中国当代雕塑史知识的通俗读物。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雕塑史》以1979年至今的中国当代雕塑为研究对象,全书分为“突破传统,新观念的兴起”“个体觉醒,多元化的形成”“优选视野,新媒介的转换”三部分,分别对中国当代雕塑之前的雕塑、中国当代雕塑的兴起、中国当代雕塑创作生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本书既可以作为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一般艺术爱好者了解中国当代雕塑史知识的通俗读物。

目录

绪 论 001 **节 中国雕塑的古代、现代和当代 001 一、中国雕塑的现代之路 002 二、当代雕塑的两个传统 009 三、“当代”与“雕塑”的矛盾及当代雕塑的边界 010 第二节 关于当代雕塑史的写作和研究 012 一、当代雕塑史写作有没有可能? 012 二、当代雕塑与艺术制度 014 三、当代雕塑史的写作方法 015 **章 突破传统,新雕塑的兴起:1979—1989 年 019 **节 思想解放和知识转型 020 一、转折的前奏 020 二、启蒙和新知识 021 第二节 当代雕塑的兴起 024 一、星星美展 024 二、民间的活力 027 三、本土新视野 029 第三节 学院的变化 036 一、新生力量 036 二、教学改革 040 第四节 ,85 新潮和形式革命 041 一、社会干预和文化批判 041 二、形式问题 043 三、形式与观念 045 四、材料实验 048 五、抽象的形态 050 六、具象的变奏 052 本章小结 056 第二章 个体觉醒,多元化的形成:1990—1999 年 059 **节 世俗社会和雕塑新机制 060 一、走向世俗社会 060 二、新机制、新展览 063 三、雕塑理论和媒体传播 070 四、雕塑教学改革 071 五、国际交流 074 第二节 个体觉醒,多元趋势 075 一、20 世纪90 年代当代雕塑创作的特点 075 二、先锋的姿态 076 三、文化符号与社会批判 082 四、日常的世界 089 五、具象的魅力 091 六、语言的拓展 099 七、本土守望 105 第三节 介入公共空间 113 一、户外平台 113 二、当代雕塑对公共空间的介入 115 本章小结 116 第三章 全球视野,新媒介的转换:2000 年以来(上) 119 **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雕塑新格局 120 一、视觉文化和图像时代 120 二、当代雕塑的代际交替和创作分层 122 三、当代雕塑的国际互动和交流 122 四、雕塑专业场馆建设 123 五、多样化的雕塑展览 125 六、当代雕塑的理论、批评和传播 128 七、雕塑教学的研讨与改革 130 八、雕塑市场 133 第二节 青年雕塑家的崛起 138 一、四大青年雕塑展 138 二、嬉戏的图像 145 三、心物再造 151 四、科技雕塑 163 第四章 全球视野,新媒介的转换:2000 年以来(下) 169 第三节 2000 年以来中国当代雕塑的关键词 170 一、身体的发现 170 二、时间和剧场 174 三、场域和互动 176 四、当代具象雕塑 177 五、物品·材料·形体 19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孙振华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后师从彭立勋教授,获美学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院)美术史论专业,师从史岩教授研究中国雕塑史,1989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委员、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主要著作有《中国雕塑史》《生命·神祗·时空——雕塑文化论》《走向荒原——孙振华雕塑文集》《雕塑空间》《中国美术史图像手册·雕塑卷》《公共艺术时代》《在艺术的背后》《静观——孙振华艺术批评文集》等著作十余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