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室-摄影札记-罗兰.巴尔特文集
读者评分
5分

明室-摄影札记-罗兰.巴尔特文集

1星价 ¥24.9 (7.1折)
2星价¥24.9 定价¥35.0
商品评论(1条)
201***(三星用户)

喜欢的作家

中图网总是给人惊喜。非常好的一本书

2021-11-22 11:38:4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12912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6
  • 出版时间:2011-03-01
  • 条形码:9787300129129 ; 978-7-300-12912-9

本书特色

《明室》一书是作者应《电影手册》杂志之邀写成的,在摄影评论界声誉卓著。巴尔特在书中选了十几幅过去的和当代的、著名的和无名的照片,穿插在文本之中,作为评说的对象。在书中,巴尔特不讨论摄影师与照片之间的关系,而以观看照片的人与照片之间的互动为考察的中心,构筑了自己关于摄影的理论框架。他把照片的意义分成两个部分:意趣(Studium)和刺点(Punctum)。前者是摄影师通过作品向观众所展示的可以理解和交流的文化空间;而后者则是照片中刺激和感动人的局部与细节,也即让人为之着迷和疯狂的地方。
  巴尔特对摄影的思考经历了从符号学结构主义到现象学的转变。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已经不局限于摄影这个讨论对象,而是突破到更大的文化领域,尤其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上,发人深省。同时,《明室》与其说是一篇讨论摄影的论文,不如说是巴尔特自己的情感大写意,在该书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厚的情感体验,这也正是《明室》别具一格的地方。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十几幅过去的和当代的、著名的和无名的照片,穿插在文本之中,作为评说的对象,以观看照片的人和照片之间的互动为考察中心,构筑关于摄影的理论框架,突破了更大的文化领域。

前言

  罗兰·巴尔特(1915-1980)是已故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法国当代著名文学思想家和理论家,结构主义运动主要代表者之一,并被学界公认为法国文学符号学和法国新批评的创始人。其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作者故世后留下了5卷本全集约6000页和3卷本讲演录近千页。这7000页的文稿,表现出了作者在文学、文化研究和人文科学诸领域内的卓越艺术品鉴力和理论想象力,因此可当之无愧为当代西方影响*大的文学思想家之一。时至今日,在西方人文学内*称活跃的文学理论及批评领域,巴尔特的学术影响力仍然是其他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难以企及的。
  1980年春,当代法国两位文学理论大师罗兰·巴尔特和保罗·萨特于三周之内相继谢世,标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乃至西方两大文学思潮——结构主义和存在主义的终结。4月中旬萨特出殡时,数万人随棺送行,场面壮观;而3月下旬巴尔特在居住地Urt小墓园下葬时,仅有百十位朋友学生送别(包括格雷马斯和福科)。两人都是福楼拜的热爱者和研究者,而彼此的文学实践方式非常不同,*后是萨特得以安息在巴黎著名的Montparnasse墓地内福楼拜墓穴附近。萨特是雅俗共赏的社会名流,巴尔特则仅能享誉学界。

目录

上篇
1 摄影的特性
2 难以归类的摄影
3 以感动为出发点
4 操作者、幽灵和观众
5 被拍照的人
6 观众:趣味参差不齐
7 摄影像意外
8 无拘无束的现象学
9 二元性
10 意趣和刺点
11 意趣
12 传递信息
13 绘画
14 出其不意
15 摄影的意义
16 令人向往
17 一元的照片
18 意趣与刺点共存
19 刺点:局部特征
20 并非刻意为之的特征
21 顿悟
22 事后和宁静
23 “盲画面”
24 推翻前言

下篇
25 一天晚上
26 历史像分界线
27 辨认
28 温室庭园里的照片
29 小女孩
30 阿莉阿德尼
31 家庭,母亲
32 “这个存在过”
33 曝光意念
34 光线,色彩
35 惊愕
36 证实
37 停滞
38 平静的死亡
39 时间有如刺点
40 私生活/公众生活
41 仔细观察
42 相像
43 家族
44 明室
45 神情
46 眼神
47 疯狂,怜悯
48 被驯化了的摄影

译后记
附论
展开全部

节选

《明室:摄影札记/罗兰·巴尔特文集》:
  在镜头前面摆姿势(我想说的是:我知道自己在摆姿势,即使那只是瞬间的事),我倒不至于冒公社社员们所冒的危险(至少在当时是如此)。也许,这是以隐喻的方式表明,我要从摄影师手里获取我这个人的存在。不过,这种依附虽然是想象出来的(而且是*纯粹的想象),却仍然使我感到惶恐不安,对要生出来的东西觉得没把握:一个影像——我的影像——就要诞生了,要生出来的我是个讨厌鬼呢,抑或是个“好人”?如果我“出现”在相纸上能像出现在一张古典油画上一样,那才好呢,雍容华贵,一副沉思模样,洋溢着灵秀之气!简言之,如果我能够像提香“画”得一样,或者像克鲁埃②“素描”的一样,那就好了!可是,由于我希望人家捕捉到的是精神而不是一个摆好的姿势,由于摄影不是那么洞察入微——著名摄影师拍的肖像除外——,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把内心的东西展现到脸上。我于是决定,让微微的笑意在我唇间和眼里“荡漾”,我故意让那种浅笑变得“难以捉摸”,我要让人从我的笑容里既看出我的气质,又看出我对摄影这套繁文缛节感到好笑:我要让人明白,我容忍这种社会游戏,我在摆姿势,这点我清楚,希望你们也明白,但我对这种社会游戏的容忍不应对我这个人的高贵品质造成丝毫损害(实在说来,这有点像缘木求鱼),在照片之外,我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总之,我希望自己表情多变、饱经风霜的形象,在上千张随着处境、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照片上,始终能与我的“自我”(深沉,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相吻合;但必须指出的却恰好相反:是“自我”从来不与我的照片相吻合;因为,显得沉重,面无表情和固执的是照片(就是为了这一点,社会才拿照片当依靠),显得轻盈、表情多变和飘逸的是“自我”。“自我”像个浮标,不可能停在原地不动,同时也在我的体内晃动着:啊!哪怕摄影把我搞成一个中性的、解剖学的人,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人,也是好的啊!唉,我让摄影给毁了,它自作聪明,使我命中注定永远只有一副面孔:我这个人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起点了,没人能把这个起点给我(也许只有我母亲能?因为,冷漠是不能去掉面容上的呆滞的——要想把一个人变成被警察守候的罪犯,没有什么比一张“客观的”照片、一张用自拍即取摄影亭里的相机拍的那类照片更合适的了——能够去掉这份呆滞的,是爱,是至爱)。
  自己看自己(不是在镜子里)这种行为,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是晚近的事,因为油画、素描、工笔肖像或细密画等一类旨在炫耀财力和社会地位的东西,在摄影普及之前很少见。另外,油画画得无论有多像(这一点正是我试图证明的),终归不是照片。奇怪的是,没有人思考过这一新出现的行为所带来的困惑(文明的困惑)。我希望有一部人际关系史。因为,摄影使本人像另一个人一样出现了:身份意识扭曲了,分裂了。更加奇怪的是,人们大谈特谈人和某人酷似的错觉,是在摄影出现之前。大家把精神病人在眼前能看到自己形象的幻觉和假性幻觉混为一谈了;而精神病人能看到自己形象的幻觉,在几个世纪里一直是个神话般的大题目。
  ……

作者简介

罗兰·巴尔特,1915-1980,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兮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