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北极合作的北欧路径

北极合作的北欧路径

¥32.9 (3.4折) ?
00:00:00
1星价 ¥47.0
2星价¥47.0 定价¥9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500160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249页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519500160 ; 978-7-5195-0016-0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北欧社会的发展路径和合作模式为出发点, 对北欧民族认同、区域自治、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进行了梳理, 对国际政治中的北欧模式与合作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本书着重论述了北欧的科学教育国际合作、北欧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气候政治的贡献。并以此为基础具体分析了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等北欧国家的北极政策和北极战略的优先任务。

目录

序一()
序二()
**章绪论()
**节中国北欧全球治理合作的新起点()
第二节“北欧人”、北欧地区与北欧合作路径()
第三节北极治理:北欧国家与中国的合作()
第二章北欧国家和北欧地区()
**节北欧国家及其自治区历史概览()
第二节北欧北极地区的民族认同、自治和国家建设()
第三节北欧公民社会及其转型()
第四节萨米人——三个北欧国家和俄罗斯的原住民()
第五节北欧国家的资源、能源和产业()
第六节北欧国家的外交政策和贸易政策()
第三章世界政治中的北欧模式与合作()
**节北欧合作大事年表()
第二节北欧福利与福利国家的理念()
第三节地方政府、北欧合作及其他政策()
第四节超越自我:北欧高等教育与研究合作()
第五节国际政治中的北欧地区与北欧共同外交政策()
第六节北欧对国际气候政治的贡献()
第七节北欧国家与北方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全球视域下的北欧北极问题()
**节巴伦支海地区:地缘政治、安全问题与全球化()
第二节西北欧地区的次区域合作()
第三节丹麦王国的北极政策与国家战略()
第四节芬兰的北极政策与国家战略()
第五节冰岛的北极政策与国家战略()
第六节挪威的北极政策与国家战略()
第七节瑞典的北极政策与国家战略()
第八节北欧各国北极战略的异同()
第九节结论()
第五章北欧国家与中国()
**节丹麦与中国 ()
第二节芬兰与中国()
第三节冰岛与中国()
第四节挪威与中国()
第五节瑞典与中国()
第六章冰上丝绸之路:中国和北欧合作()
**节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北极()
第二节中国北极政策中的“冰上丝绸之路”()
第三节中国与北欧国家北极经济合作的前景分析()
第四节结论()
第七章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的成立和发展()
**节成立背景与平台概况()
第二节机制化发展路径:实践与经验()
第三节功能、影响和意义()
第八章总结()
展开全部

节选

  北极合作的北欧路径序一(冰岛前总统)  奥拉维尔·拉格纳·格里姆松  (Olafur Ragnar Grimsson)在21世纪*初的十几年里,北极日益增长的全球重要性使北欧国家在国际合作中具有了新的意义。北欧国家在北极理事会中占大多数,北欧国家积极开展同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等北极国家的合作,同时也尊重中国和其他亚洲和欧洲国家等观察国的作用。在冰岛以至于整个北欧地区,围绕北极问题建立了开展多方合作的国际平台,如北极圈大会和论坛,我们欢迎来自中国各部委、官方机构以及科学和商业机构的代表团和与会者。当年中国的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从上海来到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这是历史上中国**艘通过北极航线驶往北欧国家的船只。在我的见证下中国和冰岛政府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它成为了中国—北欧北极合作的基础。在20世纪下半叶,北欧国家的社会和经济逐步转型。他们成功地将竞争性和全球成功的市场体系与福利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惠及所有人的福利体系,创建向每一个公民开放的医疗保健和高等教育,而不论其阶级属性或社会地位如何。借此,我们建立了北欧高品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正义模式;人人享有普遍关怀和机会;其基础是将资本主义制度的结构优势与社会主义运动的远见和原则结合起来。北欧国家的经验展现了民主和善治如何在现代社会发展,促进人权和法治,提升那些以前由于无知或偏见而被边缘化的人的能力。此外,北欧的历史还表明,在实现独立、主权和政治改革方面可以采取不同的道路;各国能够成功地进行合作,尽管在以前的时代存在着冲突和差异。北欧国家参与地区合作机制的过程表明,尽管他们与不同的经济和安全组织结成联盟,但各国还是可以通过积极和渐进的合作走到一起。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越来越多地对北欧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路径进行评估,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寻找借鉴。在本书中,来自于中国和北欧的杰出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汇聚在一起,就北极合作的北欧路径进行探讨,就我们在北极的合作如何为中国成功地实现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以及如何成为北极未来和地球环境健康的负责任的伙伴开展讨论,并做出重要和翔实的分析。是为序。2018年9月于雷克雅未克北极合作的北欧路径序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  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副主席杨惠根北极地区面积广阔,远离人烟,处于极端气候环境下的复杂体系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自完成认识北极、应对北极变化带来各种挑战的重任,深入开展国际合作是开展北极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地处中纬度地区,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中国与北极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全球联系。首先,北极气候极端事件对中国气候有着远程作用,2008年1月中国南方异常出现的冰冻雪害,与北冰洋海冰2007年9月的历史性退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次,全球气候变暖的效应在北极地区被放大。北极的快速升温,一方面导致北极陆地冰盖和冻土的冰雪消融,另一方面导致北冰洋海冰夏季的大幅度退缩。北极冰盖消融将导致严重的全球影响,若格陵兰冰盖冰雪全部融化,融水入海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6米,中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将首当其冲被海水所淹没,海平面上升威胁是中国关注北极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北冰洋海冰的消融将大大改变北极生态环境和原住民的生存生活方式,如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北极熊和海豹等将因失去捕食的海上栖息地而濒于灭绝;另一方面将在北冰洋沿岸和原来的冰封区域打开新的海上通道,这将大幅度缩短东亚与北欧、北美之间的海运距离。如与传统航道相比,上海至冰岛雷克雅未克之间将缩短3126英里。因此,北极快速变化既构成影响全球环境气候变化新的挑战,也蕴涵全球利用北极环境变化新的机遇。作为域外国家,中国通过组织国家北极科学考察(CHINARE)开展北极科学观测,增进对北极及其全球联系的科学认知。自1999年以来,中国已先后组织了九次北冰洋科学考察,2004年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北极黄河站,2018年通过双边合作在冰岛北部建立了中冰联合北极考察站。中国参与第四次国际极地年,在2007—2010年实施了国际极地年中国极地行动计划。中国在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北冰洋中心区和北冰洋大西洋扇区等关键海域开展了大气、海冰、环流、生物、化学和地质等海洋综合调查,围绕在北极日—地相互作用、北极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对中低纬度的远程作用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科学认识。从2007年起,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围绕北极航道、法律、经济、治理、地缘政治、国际合作等北极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呼吁中国政府和公众提升对于北极重大问题的关注与认识,积极建议中国开展北极航道利用探索。2012年和2017年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雪龙”号破冰考察船对北极航道东北、中央以及西北航道分别开展了系统的科学调查,雪龙船已成为世界少数完成全部北极航道探索的船舶之一。2013年起,在雪龙船航道调查探索基础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组织“永盛”号等多艘船只系统开展了穿越东北航道的商业航行探索,中远海运船队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常态化利用北极航道的商业船队之一。北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不仅加深了中国对北极航道问题的系统认识,而且推动了中国对北极航道利用的商业探索,为保护和利用北极奠定了基础。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完成研究和认识北极的重任。全球北极科学家参与的第三次国际北极研究计划大会( ICARP III) 致力于整合北极研究,拟定面向未来的路线图,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北极研究的主题。北极研究未来十年的优先领域是:1认识北极在全球系统中的作用;2观测和预测北极未来的气候动力学与生态系统响应;3理解北极环境与社会的脆弱性和恢复力,支持北极可持续发展。基于全球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共识,当前北极研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包括:1北极快速变化影响着整个地球系统,包括气候、经济与地缘政治;2北极变化之快,正挑战当前北极研究的理解能力及其为决策提供知识的能力;3北极面临的紧急情况,要求北极研究必须及时和协调地应对面临的挑战;4要求北极研究必须前瞻、合作和多学科交叉整合确定优先领域,观测并回答北极所面临的挑战。作为*大域外国家,中国是世界北极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为认识和利用北极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北极研究离不开国际合作。进出北极是开展北极考察研究的前提,中国在北欧北极地区建立和运行着两个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的科学研究得到了挪威和冰岛等北欧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北极理事会是国际北极事务重要的治理平台,中国作为观察员参加北极理事会也得到了北欧国家的大力支持。2013年12月,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冰岛研究中心发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挪威极地研究所、南森研究所、芬兰拉普拉大学北极中心、瑞典极地秘书处以及亚洲问题北欧研究中心(哥本哈根大学)等十家单位成立了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CNARC),推动中国与北欧国家之间北极多边学术与政策研究的合作与交流,增加对北极及其全球影响的意识、认识和知识,促进全球意义下北欧北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与北欧国家的研究合作和政策协调。通过CNARC,中国与北欧国家之间不仅建立了关于北极问题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而且通过CNARC圆桌会议,构建了学者、企业家和政策决策者共同参与的开展平等交流的思想实验室,有效推动了中国企业与北欧企业之间的绿色合作,也为政策研究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渠道。经过五年的发展,CNARC现已有17个成员单位,成为中国与北欧各国共商发展、共推合作的重要平台,取得了许多合作研究的重要成果。北欧既是北极的知识中心,也是科技创新中心,在破冰船建造、极区装备、清洁能源、北极近岸油气资源开发等科技创新领域享有国际盛誉。北欧国家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身份认同,在国际北极事务上也形成了北欧北极的地区共同体,即“北欧北极”,共同的地域身份使北欧国家在北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原住民权益等议题上形成一致立场。北欧国家在北极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原住民政策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和*佳实践值得认识与总结。北欧国家支持域外国家参与北极治理,中国在2013年5月获准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也得益于北欧国家的支持。中国与北欧国家在北极问题上的密切交流与合作,既是各利益攸关方共同应对和解决北极问题的有益探索,也是域外国家有效参与北极治理和助力北极地区发展的重要路径。北欧北极,是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成立之初提出并试图界定和回答的一个地域概念,关于它的历史、地理、气候、经济以及地缘意义等问题,当时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却有如在雾中,找不到清晰的答案。因此,将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了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成立后要实施的**项合作研究任务,同时也作为全球北极问题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衷心感谢芬兰拉普兰大学拉塞·海宁恩(Lassi Heininen)教授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杨剑研究员两位学者杰出的组织领导力和非凡的学术专注力。他们组织中国与北欧国家学者历时三年多的反复研讨和争论,选择从北欧国家北极政策的独特视角完成了《北极合作的北欧路经》一书的创作,为我们描绘了全球背景下北欧模式北极政策的一幅清晰画卷,并为中国—北欧北极成功合作与未来发展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是为序。2018年10月于上海**章绪论 求同存异,多元一体。Unity in diversity,and diversity in unity!——北欧格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古诗**节中国北欧全球治理合作的新起点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杨剑2017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王超在北京同北欧部长理事会秘书长赫布罗滕举行会晤。中国—北欧合作蕴含巨大发展潜力,因而被中国和北欧方面给予很高的期望。这次会谈双方在既有合作的基础上,确定加强……  ……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拉塞·海宁恩,芬兰拉普兰大学社会科学院北极政治科学教授、欧洲《北极年鉴》(the Arctic Yearbook)主编、北方研究论坛指导委员会主席、“地缘政治与安全主题研究网络”主任。他同时还担任中国同济大学、芬兰奥卢大学和加拿大特伦特大学的兼职教授、冰岛阿库雷里大学访问教授、俄罗斯彼得罗扎沃茨克州立大学国际暑期学校主任。主要著作有:《全球化北极概论》(2018年)、《全球化北极的未来安全:国家政策、经济安全与气候变化》(2015)、《全球化与北极地区》(2010)。 杨剑,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地区战略、极地和网络战略等。2016年入选上海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曾任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欧洲《北极年鉴》(the Arctic Yearbook)国际编委、美国《政策研究评论》杂志(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国际编委等职。近期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北极治理新论》(2014年)、《数字边疆的权力和财富》(2012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