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灵旗·把你的命交给我
读者评分
5分

幽灵旗·把你的命交给我

1星价 ¥14.4 (3.2折)
2星价¥14.0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03105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42页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550031050 ; 978-7-5500-3105-0

本书特色

  四幢经过抗战时日军轰炸而奇迹般被保存下来的“三层楼”,究竟为何幸免于炮火?是得益于传说中楼顶飘扬的旗帜的庇护吗?“三层楼”地基之下  到底有什么秘密?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又富有正能量,有一种深深的感染力。

内容简介

四幢经过日军轰炸而奇迹般保存下来的“三层楼”正面临拆除的窘境, 记者那多受命对其进行深度报道。那多试图通过新闻舆论将“三层楼”作为历史见证保存下来。上海图书馆一张当年轰炸后的照片使那多疑窦丛生: “三层楼”究竟为何幸免于炮火而完好保留? 是得益于传说中其楼顶飘扬的国旗庇护, 还是当年“三层楼”的主人孙氏兄弟扛出的大旗震慑了日本鬼子的嚣张, 或者是另有隐情……

目录

幽灵旗
楔子
**章 六十七年前的照片
第二章 扛旗子的四兄弟
第三章 深藏在地下的秘密
第四章 盗墓之王
第五章 孙辉祖的白骨
第六章 噩梦开始
第七章 死亡诅咒
第八章暗世界的聚会
第九章“第三只眼”的秘密
尾 声
把你的命交给我
楔 子
**章 历史的迷雾
第二章 赤 裸
第三章 变化的历史
第四章 一个人的精神病院
第五章武夷山市精神病院连续自杀事件
第六章 紫色的梦境
第七章 死亡恶作剧
第八章 梦 力
番外篇
后 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幽灵旗  楔子  当年日寇滥炸后仅存的完整建筑物如今却要被毁  2004年6月9日《新民晚报》  在闸北区恒丰路附近的裕通路85弄弄口,有一排不起眼的中式三层楼房子。据《闸北区志》记载,这个“三层楼”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1937年,日寇对苏州河北狂轰滥炸后,闸北成了一片废墟,仅剩下的一处完整建筑物,便是这个“三层楼”。如今,因为旧区改造,作为重要历史见证的“三层楼”,就要被拆除了。有识之士提出,“三层楼”不该拆,应当从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遗迹的角度加以保护。  记者昨天来到“三层楼”采访,巧的是,天目西路街道“三层楼居委会”的办公室,就在“三层楼”里。居委会主任周玉兰介绍说,“三层楼”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4个有钱人合伙建造的,当时共有4幢。之所以在日本人轰炸下“幸免于难”,据说是因为当时住在楼里的外国人打出了外国旗子。以后,幸存的房子成了这里*显眼的建筑,并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闸北境内*高的建筑。人们习惯于把这里称为“三层楼”,连“三层楼居委会”也因此而得名。  由于恒丰路拓宽和旧区改造,此前已经有两幢“三层楼”被拆除,剩下的两幢现在也“岌岌可危”,被列入了拆除的范围。眼看这一历史遗迹就要“销声匿迹”,闸北区政协委员吴大齐等心急如焚,提交提案反对拆除“三层楼”,他认为,尽管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三层楼”没有保护建筑的名分,但这些建筑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这样的遗址在上海也并不多见,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下来,将其改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后人勿忘国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辟。周玉兰也觉得拆除“三层楼”实在可惜,居住在这里的几十户人家虽然盼望改善住房条件,但他们也认为“三层楼”应该得到保护。  **章六十七年前的照片  由于要参加今天的评报,所以我把同城几家主要竞争媒体的当日报纸都找来看了一遍。每家报社每天都会有类似的会议,大家各有眼珠盯牢的几家媒体,如果别家有的新闻自家没有,叫漏稿,责任可大可小,严重的能让相关记者立马下岗;如果自家有别家没有,当然沾沾自喜一番,奖励嘛,一些铜钱而已,多数时候只有口头表扬。重罚轻奖,皆是如此。  所以开会前一小时,我把《新闻晨报》《青年报》《东方早报》《解放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扫了一遍,于是就看到了以上这则新闻。  这则新闻我们漏了。  不过在我看来,这算不上是重大新闻,也不是条线上必发的稿子,属于别家的独家新闻,是他们记者自己发现的稿,总不能不让别人有独家新闻吧?虽然领导们总是这样想,但小兵如我们,还是觉得,该给别人一条生路走……如果真有份什么好新闻都不漏的报纸,那别家报社就不是都不用活了?而且《新民晚报》是每日上午截稿,相比我们这些前一天晚上截稿的早报而言,本来就有先天优势,报道比他们晚一天是常有的事。  再说,评评报而已,有必要得罪平日在报社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吗?  所以,评报时轮到我说话,我只以一句:“今天《新民晚报》有篇关于历史遗迹的独家稿,我们要是以后能多些这样的发现性稿子,报纸会更好看。”轻轻掠过,丝毫没有加罪于谁的意思。  可是头头儿自有头头儿的想法。如果是新来的头头儿,想法就特别多。  评报会开完,蓝头让我留一下。  蓝头姓蓝,是新来的头儿,所以叫蓝头。职务是副总编。这是个分管业务的副总编,于是我们分管业务的变成了两个副总,职务重叠,谁都知道这其中涉及报社高层的权力纠纷。  蓝头初来乍到很卖力,磨刀霍霍,已经有许多不走运的记者编辑挨刀子了,被他叫住,让俺满心地不爽,不过我在报社也算是老记者,功名赫赫,听得见得多了,心一横,谁怕谁。  话是这样说,好像心还有点慌,一点点,真的只有一点点而已。  “想和你说晚报那篇独家稿的事。”蓝头满脸笑容地说。  我看着他点了点头,一副成竹在胸的老记派头,好像我是领导似的。  “别人有独家稿不怕,但我们得跟上,有时候,先把新闻做出来的,不见得是笑到*后的。”蓝头开始娓娓道出他的计划。  原来他想让我去做一个深入调查,把这两幢大楼的底细翻出来,扩大影响,力图通过媒体的影响力,*终把这两幢大楼保留下来。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件功德无量的事,同时也展现了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重要的是,也展现了我们《晨星报》的力量”。有句话我知道他没有说出来:“这也展现了我蓝头的英明领导。”  “我虽然刚来不久,可你的报道我看了很多,你是《晨星报》的骨干,这个专题报道就交给你了。”他站起来,走到我身边拍拍我的肩膀。  “没问题。”我拍胸脯保证,心里暗笑,看看,这蓝头还知道哪些人能动,哪些人不能动,哪些人要捧在手心里不是?  深入报道是件细活,我打了个电话,和居委会说好明天下午去采访,而明天上午,我打算去一次上海图书馆。如果那幢大楼真如《新民晚报》报道里说的那么有名,上海图书馆一定有它的资料。要想把大楼保下来,这类能证明其珍贵性的资料是不能缺少的。再说,引用一下资料,我的稿子也好写。  第二天一早九点,我就到了上海图书馆。我是那里的熟客,早就办了张特许阅览证,可以查阅那些不对外开放的文献资料,他们管宣传的几个人我都认识,*关键的是,几个古旧文献书籍的分理员我都熟。虽然他们的内部网络可以查书目,但许多时候没人指点还是有无从着手之感。  也巧,刚走进上海图书馆的底楼大堂,就看见分理员赵维穿堂而过。  我把他叫住,然后递了根“中华”过去。我不怎么抽,但好烟是一直带着的。  “算了吧,你又不是不知道这里不准抽烟,说吧,这次又要查什么?”赵维推开烟,很上路地说。  “呵呵,还是你了解我。”我笑着把烟收回去。  “没事你还会上这儿来?”  我把事情一说,赵维指了指VIP休息室,扔下一句“在那儿等着”就走了。  坐在沙发上等了大约十分钟光景,赵维拿着一本厚厚的硬面精装本过来。  《上海老建筑图册》。  “1987年出的书,里面老建筑用的基本都是从前的老照片,对建筑的介绍也相当详细。”赵维说着翻到其中的一页。  “看,这就是那四幢楼,当时日军轰炸后不久拍的,珍贵的照片、文字资料也挺多的,你慢慢看,要扫照片的话去办公室,反正那里你也熟,我还有事,不陪你了。”  “你忙你忙。”我嘴里说着,眼睛却紧紧盯在这页的照片上,一瞬间的惊诧,让我甚至忘记对正快步走出休息室的赵维表示应该有的礼貌。  我不得不承认,这真是一张令人惊叹的照片。  那简直是一个奇迹,这张照片所呈现的,是近七十年前的一个奇迹。  我猜测着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是那场轰炸过后的一小时,还是一天、两天?不可能更长的时间了,因为照片中的画面上,四处是废墟和浓烟,见不到一个人。  当年日军轰炸过后,上海像这样一片废墟的地方很多,但在这张照片里,残屋碎瓦间,却突兀地耸立着四幢毫发未损的建筑。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高处,取的是远景。遥遥望去,四幢明显高出周围破烂平房的大楼,分外显眼。  在刹那间我甚至以为,当年日军轰炸机投下一颗颗重磅炸弹时,这片街区张开了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听说过的能量防护罩,所以毫发无伤,否则,以周围建筑被炸损的严重程度,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这当然是个可笑的念头,真有保护罩的话,怎么四幢楼四周和之间的平房都塌了,就只留了这四幢楼在?可是,照片上所显示的状态,显然比保留下一片街区更为荒谬和不可思议。  我随手翻了翻前面几页,发现其他建筑取的都是近景,而且照片只占整页的一半左右,只有这张照片取的是远景,而且占了一整页。我翻到后一页,果然,后页上是四幅比较小的大楼近照,以及文字资料。想必当时的编者也觉得这张取远景的照片极为神奇,所以才给予特殊待遇。  我翻回前页,凝神仔细看这张照片,四幢大楼的排列很奇怪,每幢大楼都相隔了一段距离,*前面两幢,后面一幢,再后面一幢。  我总觉得这排列有问题,翻到后面的文字介绍,果然看到这一段。  “当时孙家四兄弟建造四幢大楼,以孙家长兄的大楼为中心,其他三幢大楼呈‘品’字形围在周围,每幢大楼之间的距离有五六百米。”  我翻回去一对照,果然是“品”字形。  不知不觉间,我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当年这里并不是租界区,凭什么日本飞机周围炸了一圈愣留了这么大一片盲区?  不对,不是一片盲区,而是特意留了四个点没有炸!  见鬼了,以今天美国人的精确制导技术,都不能保证精确到这种程度,当年的日本鬼子,就算是有心不炸四幢楼,也不可能做得这样精确,这样漂亮啊。  文字介绍里也提到了这四幢楼得以保存的原因,和报道里基本一致:住在楼里的外国人打出了外国旗子,日本飞行员看到了,就没炸。  很多事情只要有人给出一个答案,大多数人就不会再去深究,眼前就是个例子。而作为要进行深度报道的记者,我当然不能延续这种思考的惰性。  只是不论我如何地思索,疑点越来越多,答案却想不出一个。  首先,那是什么国旗?其次,为什么那些外国人不待在租界里,到底有多少外国人、多少面旗,如果四幢楼里都有旗升出来,那么多外国人怎么会聚集到这里来?  即便以上都成立,可是在飞机上的飞行员竟能注意到下面的小旗?就算注意到了,在那样的战争状态下,日本人高昂甚而嗜血的战争意志下,还能因为这小小的外国旗子就放过这四幢建筑?  再者,也是*奇异的地方,即便日军飞行员决心放过这四幢楼,他们是怎么做到,把四幢楼周围的建筑都炸得稀烂,而四幢楼却分毫无损?难道说那时他们的飞行员,凭肉眼制导,就能把精确度控制在十米之内?  这些无解的问题在我脑海中盘旋了许久,我忽然失笑,一个不可思议的景象、一个难以解释的奇迹,难道不是让这幢大楼保存下来的*好理由吗?只要稍加炒作,每一个看了报道的人都会认为,这四幢当年在日军的炸弹下神话般屹立不倒的大楼,在今日的和平年代里,难道连半数都保存不下来吗?四幢楼平凡无奇的外观,建造者有钱人孙氏四兄弟没有显赫的身份,这些都将不再成为问题。  复印,然后扫描,该干的都干完以后,我把书还了,愉快地走出上海图书馆。报道的主线我已经找到,文章该怎样布局已经心中有数,接下来只要找一些经历过当年战火的老居民,让他们叙说一些当年“神话”发生的细节,就大功告成了。据资料上介绍,孙氏四兄弟当年购下这四块地皮时,曾和地皮的原主达成协议,四幢楼建成后,拨出一些房间给原主居住,所以有一些老百姓在大楼建成后又搬回去住了。从这点上来看,虽然不知道孙氏兄弟是做什么买卖,此等行径倒颇有“红色资本家”之风。  下午,在裕通路85弄弄口,我很容易就找到了残存的两幢大楼之一。在进入之前,我站在门口拍了张照,从新闻的角度讲,我需要一张今天的照片来和六十七年前的照片进行对比。  和之前在书上看到的那四幅大楼近景一样,如今站在了它面前,除了灰色的外墙让大楼显得老旧之外,没有什么区别。这实在是一幢极其普通的老楼,毫无建筑上的特色,和美学、艺术之类的扯不上边,唯一有点特别的,是这幢三层楼的楼层很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五层楼。如果不是找到了那张老照片作为切入点,我实在找不出阻止它被拆除的理由。  “三层楼居委会”就在这幢大楼的一楼,周主任不在,接待我的是一位姓杨的副主任。他很热情地向我介绍大楼的情况,只是他所说的,我大多已经了解。过了半个多小时,我才有机会打断他的话,问起目前住在楼里的老居民有多少。  “从那时候就开始住到现在的老人啊?”杨副主任的眉头皱了起来。  他想了想,告诉我这样的老住户已经很少了,楼里的住户大多是“文革”前后入住的,以前的老住户搬的搬、死的死,毕竟已经过了六十多年。  “这幢楼里是没有了,后面那幢楼里还住着两位。二楼的老张头,还有三楼的苏逸才苏老先生。都是八十开外的人了。”  我注意到杨副主任称呼中的细微变化,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却有着两种不同的称呼语气。看来他对那位老张头并不是很尊敬。  “苏老可真是个大善人哪,这些年人前人后做的好事不知有多少,听说他前前后后给希望工程捐了几十万,去年老李家的女婿得了肝癌,他就悄悄送了三万块呢。老张头可就不一样了,孤僻得很,不太愿意理人。”杨副主任开始向我介绍这两位老人。  “老张头,他叫……”我写稿子的时候可不能这么称呼老人家,与其当面问这位孤僻老人的名字,还不如现在就问个清楚明白。  “他叫张轻。不过老实说我觉得这两个人都有些奇怪,不管怎么说,那么多年都是一个人过的,没有娶妻生子,那么多年来楼里也没人见过他们的父母或亲戚,就那么一个人住在楼里。而且他们都不怎么谈过去的事儿,不知会不会对你说。”  八十多岁的单身贵族?我也不禁愣了一下,这可真是罕见,而这里还一下子就出了两个。不谈过去的事……我又想到了那张照片。  压下心中的疑惑,我起身向杨副主任告辞,还没接触前没什么好想的,说不定他们愿意向我这个记者说些什么。  “你往弄里多走一段才能见到那幢楼,离得挺远的。”杨副主任提醒我。  我忽然想起一事,问:“听说原来四幢楼是以一幢为中心呈‘品’字形排列,现在剩下的这两幢是哪两幢?”  “你现在要去的那幢三层楼,就是位于中心的那幢。这幢是外三幢中向着西北面的一幢。”  当我沿着裕通路85弄向里走的时候,我才明白刚才那句“挺远的”到底有多远。直到走到弄底,不,应该说是穿出这条弄堂,走到普济路的时候,我才看见另一幢“三层楼”。算一下距离上一幢有一两百米远。  我用手搓着额头,这情况还真有那么点奇怪。  ……

作者简介

  那多,原名赵延。  2000年起开始文学创作,并凭借其超凡的想象力一举成名。  从公务员到记者再到作者,从历史小说到荒诞搞笑小说再到悬疑小说,那多如今已是作品总销量数百万册的知名作家。  其文风诡奇多变,引人入胜。不仅蕴含着对宇宙的无限探索,也对人性的无限未知充满热忱和期待。想象力的束缚在他的幻想世界里消失无踪,一切都变得有理可思,一切都充满了哲学的深刻意味。多元化的想象元素和思考问题的独特角度冲击,完美融合成一篇篇文风各异的神奇故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