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美)小威廉.卡丽斯特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美)小威廉.卡丽斯特

1星价 ¥168.3 (8.5折)
2星价¥168.3 定价¥1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224958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808
  • 出版时间:2016-08-01
  • 条形码:9787122224958 ; 978-7-122-22495-8

本书特色

该教材内容主要涵盖材料的基础知识介绍、原子的结构与键合、金属和陶瓷的结构、高分子结构、固体缺陷、扩散、力学性能、变形和强化机制、失效、相图、相变、电性能、材料类型及其应用、材料的合成制备与加工、复合材料、材料的腐蚀与降解、热性能、磁性能、光学性能、材料科学与工程所涉及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 。本书内容全面、先进。不仅是材料学科的必修课教材,也是应用物理、化学工业、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电子电工、车辆工程、航空航天等专业的必要补充教材。也可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该教材内容主要涵盖材料的基础知识介绍、原子的结构与键合、金属和陶瓷的结构、高分子结构、固体缺陷、扩散、力学性能、变形和强化机制、失效、相图、相变、电性能、材料类型及其应用、材料的合成制备与加工、复合材料、材料的腐蚀与降解、热性能、磁性能、光学性能、材料科学与工程所涉及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 。 本书内容全面、优选。不仅是材料学科的必修课教材,也是应用物理、化学工业、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电子电工、车辆工程、航空航天等专业的必要补充教材。也可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目录

第1章 导言 /001 学习目标 /002 1.1 历史展望 /002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 /002 1.3 为什么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 /004 1.4 材料的分类 /004 重要材料—碳酸饮料容器 /008 1.5 先进材料 /009 1.6 现代材料需求 /010 1.7 工艺/结构/性能/应用间的相互关系 /011 总结 /013 参考文献 /014 习题 /014 第2章 原子结构与原子键 /015 学习目标 /016 2.1 概述 /016 原子结构 /016 2.2 基本概念 /016 2.3 原子中的电子 /017 2.4 元素周期表 /022 固体中的原子键 /023 2.5 键合力与键能 /023 2.6 原子间主价键 /025 2.7 次价键或范德华键 /028 重要材料—水(结冰后体积膨胀) /030 2.8 分子 /031 总结 /031 参考文献 /033 习题 /033 工程基础问题 /035 第3章 金属和陶瓷的结构 /036 学习目标 /037 3.1 概述 /037 晶体结构 /037 3.2 基本概念 /037 3.3 晶胞 /038 3.4 金属晶体结构 /038 3.5 密度计算—金属 /043 3.6 陶瓷晶体结构 /043 3.7 密度计算—陶瓷 /048 3.8 硅酸盐陶瓷 /049 3.9 碳 /052 3.10 多晶型和同素异形体 /053 3.11 晶系 /053 重要材料—碳纳米管 /054 晶体点阵、晶向、晶面 /056 重要材料—锡(同素异形体转变) /056 3.12 点坐标 /057 3.13 晶向 /058 3.14 晶面 /063 3.15 线密度和面密度 /067 3.16 密排晶体结构 /068 晶体和非晶材料 /070 3.17 单晶 /070 3.18 多晶材料 /071 3.19 各向异性 /072 3.20 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的确定 /072 3.21 非晶固体 /076 总结 /078 参考文献 /081 习题 /082 工程基础问题 /088 第4章 高分子结构 /089 学习目标 /090 4.1 概述 /090 4.2 碳氢化合物分子 /090 4.3 聚合物分子 /092 4.4 高分子化学 /093 4.5 分子量 /097 4.6 分子形状 /099 4.7 分子结构 /100 4.8 分子构型 /101 4.9 热塑性和热固性聚合物 /104 4.10 共聚物 /105 4.11 聚合物的结晶度 /106 4.12 聚合物晶体 /109 总结 /110 参考文献 /113 习题 /113 工程基础问题 /116 第5章 固体缺陷 /117 学习目标 /118 5.1 概述 /118 点缺陷 /118 5.2 金属中的点缺陷 /118 5.3 陶瓷中的点缺陷 /120 5.4 固体中的杂质 /123 5.5 高分子中的点缺陷 /126 5.6 成分表述 /126 其他缺陷 /129 5.7 位错—线缺陷 /129 5.8 面缺陷 /132 5.9 体缺陷 /134 5.10 原子振动 /135 重要材料—催化剂(以及表面缺陷) /135 显微组织观察 /136 5.11 显微镜基本概念 /136 5.12 显微技术 /137 5.13 晶粒尺寸测定 /140 总结 /142 参考文献 /146 习题 /146 设计问题 /150 工程基础问题 /150 第6章 扩散 /151 学习目标 /152 6.1 概述 /152 6.2 扩散机制 /153 6.3 稳态扩散 /154 6.4 非稳态扩散 /156 6.5 影响扩散的因素 /160 6.6 半导体材料中的扩散 /165 重要材料—集成电路互连铝线 /168 6.7 其他扩散路径 /169 6.8 离子化合物和聚合物中的扩散 /169 总结 /171 参考文献 /175 习题 /175 设计问题 /179 工程基础问题 /180 第7章 力学性能 /181 学习目标 /182 7.1 概述 /182 7.2 应力和应变概念 /183 弹性变形 /186 7.3 应力-应变行为 /186 7.4 滞弹性 /189 7.5 材料的弹性性能 /190 力学行为—金属 /192 7.6 拉伸性能 /193 7.7 真应力和真应变 /199 7.8 塑性变形后的弹性回复 /201 7.9 压缩、剪切、扭转变形 /202 力学行为—陶瓷 /202 7.10 弯曲强度 /202 7.11 弹性行为 /204 7.12 孔隙率对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204 力学行为—高分子 /205 7.13 应力-应变行为 /205 7.14 宏观变形 /207 7.15 黏弹性 /208 硬度及其他力学性能 /212 7.16 硬度 /212 7.17 陶瓷材料的硬度 /217 7.18 高分子的撕裂强度与硬度 /218 物性多样性和设计/安全因素 /218 7.19 材料性能多样性 /218 7.20 设计/安全因素 /220 总结 /222 参考文献 /227 习题 /228 设计问题 /238 工程基础问题 /239 第8章 变形和强化机制 /241 学习目标 /242 8.1 概述 /242 金属的变形机制 /242 8.2 历史 /243 8.3 位错的基本概念 /243 8.4 位错的特征 /245 8.5 滑移系 /246 8.6 单晶体的滑移 /248 8.7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250 8.8 孪晶产生的变形 /252 金属的强化机制 /253 8.9 晶粒细化强化 /253 8.10 固溶强化 /254 8.11 应变强化 /256 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259 8.12 回复 /259 8.13 再结晶 /259 8.14 晶粒长大 /263 陶瓷材料变形机制 /264 8.15 晶体陶瓷 /265 8.16 非晶陶瓷 /265 聚合物变形及增强机制 /266 8.17 半结晶聚合物的变形 /266 8.18 影响半结晶聚合物的力学 性能的因素 /269 重要材料—收缩包装聚合物薄膜 /271 8.19 弹性体的变形 /271 总结 /273 参考文献 /279 习题 /279 设计问题 /285 工程基础问题 /285 第9章 失效 /286 学习目标 /287 9.1 概述 /287 断裂 /288 9.2 断裂基础 /288 9.3 延性断裂 /288断口研究 /289 9.4 脆性断裂 /290 9.5 断裂力学原理 /292 9.6 陶瓷的脆性断裂 /299 9.7 高分子的断裂 /302 9.8 断裂韧性测试 /304 疲劳 /308 9.9 交变应力 /308 9.10 S-N曲线 /310 9.11 高分子材料的疲劳 /312 9.12 裂纹的萌生与扩展 /312 9.13 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 /314 9.14 环境因素 /316 蠕变 /317 9.15 广义蠕变行为 /317 9.16 应力和温度的影响 /318 9.17 数据外推法 /320 9.18 高温用合金 /321 9.19 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的蠕变 /321 总结 /322 参考文献 /325 习题 /326 设计问题 /331 工程基础问题 /332 第10章 相图 /333 学习目标 /334 10.1 概述 /334 定义和基本概念 /334 10.2 溶解度极限 /335 10.3 相 /335 10.4 显微结构 /336 10.5 相平衡 /336 10.6 单组分(一元)相图 /337 二元相图 /338 10.7 二元匀晶系统 /338 10.8 相图分析 /340 10.9 匀晶合金显微组织演变 /343 10.10 匀晶合金的力学性能 /346 10.11 二元共晶系统 /347 重要材料—无铅钎料 /351 10.12 共晶合金显微组织演变 /352 10.13 存在中间相或化合物的平衡相图 /357 10.14 共析和包晶反应 /359 10.15 同成分相变 /360 10.16 陶瓷相图 /361 10.17 三元相图 /365 10.18 吉布斯相律 /365 铁-碳系统 /367 10.19 铁碳(Fe-Fe3C)相图 /367 10.20 铁碳合金显微组织演变 /369 10.21 其他合金元素的影响 /376 总结 /376 参考文献 /380 习题 /380 工程基础问题 /388 第11章 相变 /389 学习目标 /390 11.1 概述 /390 金属中的相变 /390 11.2 基本概念 /391 11.3 相变动力学 /391 11.4 亚稳态与平衡态 /400 铁-碳合金中显微结构与性能的改变 /400 11.5 等温转变图 /401 11.6 连续冷却转变图 /409 11.7 铁-碳合金的力学行为 /412 11.8 回火马氏体 /416 11.9 铁-碳合金的相变及力学性能的回顾 /418 重要材料—形状记忆合金 /419 沉淀硬化 /421 11.10 热处理 /422 11.11 硬化机制 /423 11.12 其他说明 /425 高分子中的结晶、熔化和玻璃化转变现象 /426 11.13 结晶 /426 11.14 熔化 /427 11.15 玻璃化转变 /427 11.16 熔化温度和玻璃化温度 /427 11.17 熔化温度和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因素 /428 总结 /430 参考文献 /435 习题 /436 设计问题 /441 工程基础问题 /442 第12章 电学性能 /443 学习目标 /444 12.1 概述 /444 电导 /444 12.2 欧姆定律 /444 12.3 电导率 /445 12.4 电子和离子导电 /446 12.5 固体能带结构 /446 12.6 能带传导与原子成键模型 /448 12.7 电子迁移率 /450 12.8 金属的电阻率 /450 12.9 工业合金的电学特性 /453 重要材料—铝电导线 /453 半导电性 /455 12.10 本征半导体 /455 12.11 杂质半导体 /457 12.12 温度对载流子浓度的影响 /460 12.13 影响载流子迁移率的因素 /462 12.14 霍尔效应 /465 12.15 半导体器件 /467 离子型陶瓷和聚合物的电导 /472 12.16 离子型材料的电导 /472 12.17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 /473 介电性能 /474 12.18 电容器 /474 12.19 场矢量和极化 /475 12.20 极化类型 /478 12.21 与频率相关的相对介电常数 /480 12.22 介电强度 /481 12.23 介电材料 /481 材料的其他电学特性 /481 12.24 铁电性 /481 12.25 压电性 /482 总结 /483 参考文献 /489 习题 /490 设计问题 /495 工程基础问题 /496 第13章 材料类型及其应用 /497 学习目标 /498 13.1 概述 /498 金属合金的类型 /498 13.2 铁合金 /498 13.3 非铁金属及其合金 /509 重要材料—欧元硬币所用的金属合金 /517 陶瓷的种类 /518 13.4 玻璃 /518 13.5 玻璃陶瓷 /519 13.6 黏土制品 /520 13.7 耐火材料 /521 13.8 磨料 /523 13.9 水泥 /523 13.10 先进陶瓷 /524 重要材料—压电陶瓷 /526 13.11 金刚石和石墨 /527 聚合物的类型 /528 13.12 塑料 /528 重要材料—酚醛台球 /531 13.13 橡胶 /531 13.14 纤维 /533 13.15 其他应用 /533 13.16 先进高分子材料 /535 总结 /538 参考文献 /541 习题 /542 设计问题 /543 工程基础问题 /544 第14章 材料的合成、制备和加工 /545 学习目标 /546 14.1 概述 /546 金属的制备 /546 14.2 成型加工 /547 14.3 铸造 /548 14.4 其他技术 /549 金属的热加工 /551 14.5 退火工艺 /551 14.6 钢的热处理 /553 陶瓷材料制造 /561 14.7 玻璃和玻璃陶瓷的制造与加工 /562 14.8 黏土制品的制造与加工 /566 14.9 粉末压制 /570 14.10 流延成型 /572 聚合物的合成与加工 /573 14.11 聚合反应 /573 14.12 聚合物添加剂 /575 14.13 塑料成型技术 /576 14.14 橡胶的成型 /579 14.15 纤维和薄膜的成型 /579 总结 /580 参考文献 /585 习题 /586 设计问题 /588 工程基础问题 /589 第15章 复合材料 /590 学习目标 /591 15.1 概述 /591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593 15.2 大颗粒复合材料 /593 15.3 弥散增强复合材料 /596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597 15.4 纤维长度的影响 /597 15.5 纤维取向和浓度的影响 /598 15.6 纤维相 /606 15.7 基体相 /607 15.8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608 15.9 金属基复合材料 /613 15.10 陶瓷基复合材料 /614 15.11 碳/碳复合材料 /615 15.12 混杂复合材料 /616 15.1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加工 /616 结构复合材料 /618 15.14 层状复合材料 /619 15.15 夹芯板 /619 重要材料—纳米复合涂层 /620 总结 /621 参考文献 /624 习题 /624 设计问题 /628 工程基础问题 /629 第16章 材料腐蚀和降解 /630 学习目标 /631 16.1 概述 /631 金属的腐蚀 /631 16.2 电化学因素 /632 16.3 腐蚀速率 /638 16.4 腐蚀速率预测 /639 16.5 钝化 /645 16.6 环境影响 /646 16.7 腐蚀形式 /646 16.8 腐蚀环境 /653 16.9 腐蚀防护 /654 16.10 氧化 /656 陶瓷材料的腐蚀 /659 聚合物的降解 /659 16.11 溶胀和溶解 /659 16.12 键断裂 /661 16.13 风化 /662 总结 /663 参考文献 /666 习题 /666 设计问题 /670 工程基础问题 /670 第17章 热学性能 /671 学习目标 /672 17.1 概述 /672 17.2 热容 /672 17.3 热膨胀 /675 重要材料—因瓦和其他低膨胀系数合金 /677 17.4 热导率 /678 17.5 热应力 /681 总结 /682 参考文献 /684 习题 /684 设计问题 /686 工程基础问题 /687 第18章 磁学性能 /688 学习目标 /689 18.1 概述 /689 18.2 基本概念 /689 18.3 反磁性和顺磁性 /692 18.4 铁磁性 /694 18.5 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 /695 18.6 温度对磁性行为的影响 /698 18.7 磁畴和磁滞现象 /699 18.8 磁各向异性 /702 18.9 软磁材料 /703 重要材料—用于变压器铁芯的铁?C硅合金 /704 18.10 硬磁材料 /705 18.11 磁存储器 /707 18.12 超导现象 /710 总结 /713 参考文献 /715 习题 /716 设计例题 /719 工程基础问题 /719 第19章 光学性能 /720 学习目标 /721 19.1 概述 /721 基本概念 /721 19.2 电磁辐射 /721 19.3 光与固体间的相互作用 /723 19.4 原子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724 金属材料的光学性质 /725 非金属材料的光学性质 /726 19.5 折射 /726 19.6 反射 /727 19.7 吸收 /728 19.8 透射 /731 19.9 颜色 /731 19.10 绝缘体中的不透明和半透明 /733 光学现象的应用 /733 19.11 发光 /733 19.12 光电导 /734 重要材料—发光二极管 /734 19.13 激光 /736 19.14 光纤通信 /740 总结 /742 参考文献 /745 习题 /745 设计问题 /747 工程基础问题 /747 第20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中涉及的经济、环境 及社会问题 /748 学习目标 /749 20.1 概述 /749 经济因素 /749 20.2 组件设计 /750 20.3 材料 /750 20.4 制造技术 /750 环境和社会因素 /751 20.5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回收问题 /753 重要材料—生物可降解的和可生物再生的高分子材料/塑胶材料 /755 总结 /758 参考文献 /758 设计问题 /759 附录A 国际单位制(SI) /760 附录B 部分工程材料的性能 /762 附录C 部分工程材料的成本和相对成本 /797 附录D 常见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结构 /803 附录E 常见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 /807
展开全部

节选

译者序 无论是从古至今的人类文明兴衰,还是过去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全球经济发展,抑或是农业及工业机械自动化的进步、能源产出与消耗的急速增长,以及日新月异的信息交流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均离不开人类对材料本质的认知及对材料日趋精密与复杂的应用。如今,材料与能源、信息共同构成了支撑人类现代社会及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然而,“材料科学与工程(MSE)”这一学科概念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被独立提出的。在此之前,材料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被细分为冶金、机械、金属、陶瓷、电子、高分子以及化工等多个专业领域,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美各国的高校才开始逐渐出现完整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一独立学科与专业。我国更是在20世纪末期才将材料科学相关的人才培养从细分模式转变成综合培养模式,这一改变使得该学科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前沿科技的发展,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细分的领域,并且能够根据个人的爱好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材料应用的需求灵活变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作为现今高等教育材料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对“材料科学”,亦即“为什么”,以及“材料工程”,亦即“怎样做”的学习,为学生建立起材料物质结构、性质、加工及使用性能间的相互联系并由此形成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知识体系,为学生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材料科学或更有效地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材料提供基础。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势在必行。由美国犹他大学的Dr. William D. Callister所著的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及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Integrated Approach这套教材在美国几乎被全部高校的材料类专业选用作为本科生教材,在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材料学科基础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Dr. Callister曾于2006年访问了北京工业大学,并与“材料科学基础”本科课程教学团队深入探讨了课程设置、学生学习指导以及习题选用等方面的问题。本课程教学团队也在近十年的本科“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中尝试选用了Dr. Callister所著的这本教材,并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已经被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以及北京市精品课程。 此次化学工业出版社征得了著者的同意,我们组织团队翻译了2013年新出版的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Integrated Approach, 4th ed.一书。该版改变了原有的传统编写方式,采用“集成”的方式,即在展开某种特定的结构/性质/使用性能的讨论之前,先全面介绍三大类材料的某一特定的结构、性质及使用性能。这种新的编写方式有利于让学生们逐渐认识并欣赏不同材料之间结构与性质的区别,并且在考察材料性质与加工工艺时的关系时能够全面地考虑到所有的材料类型。 该版教材的语言简洁易懂,条理清晰,特别适于具有基本高等数学、物理以及化学基础知识的大学生阅读与学习,同时也可作为材料科学爱好者的自学辅导用书,而且各个章节循序渐进的展开方式也值得从事材料科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们借鉴。特别是,教材中各章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对学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方面的支撑指标点,符合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对专业认证的要求。教材共分为20个章节,内容设计上由易到难,前12个章节侧重于介绍材料科学相关基础理论,建议同学们依序阅读,而后8个章节则侧重于材料工程应用方面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在大多数章节后,该版教材新增了一系列的工程应用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用Excel等工具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此外,在WileyPLUS中添加了数学技巧复习,进而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材料科学问题,并运用数学工具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 本译著旨在帮助同学们跨越英文原版教材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语言障碍,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同时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实质等效的教育。但尽管如此,我们仍建议同学们对本译著的阅读还应以英文原著为依托,以便于同学们在研读过程中能够不断积累起中英文专业词汇与概念,为日后进行更深更广的阅读以及国际化研究奠定基础。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郭福、马立民、崔丽、杨晓军、舒雨田、汉晶以及刘思涵、王雁、赵雪薇、赵然等研究生参与了本书的翻译、整理等工作。“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马捷、宋晓艳、王为、严建华、邹玉林教授以及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化工与材料科学系的Andre Lee教授也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译者团队还特别感谢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学校教务处以及化学工业出版社对本教材翻译出版的大力支持。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译  者     2014年12月于北京工业大学 序言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第四版书中保留了之前版本的目标与方法。 **个,而且*主要的目标是以适当的水平给刚学完微积分、化学和物理课程的大学/学院学生介绍基本原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对于**次接触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的学生,我们尽量使用学生们熟悉的术语,当然也要定义并解释他们所不熟悉的术语。 第二个目标是以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介绍学科问题。每个章节都是以其前一章为基础展开的。 第三个目标,或者说我们努力保持贯穿全文的理念是如果有主题或概念值得深入探讨,那么我们会充分详细地探讨,使得学生有机会充分了解它,而不必参考其他资料;另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提供一些实用的相关资料。讨论的目的是对问题更清楚明了,并且开始在适当水平上了解。 第四个目标是书中包含的特色会促进学习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学习辅助。 大量插图和照片,提供可视化参考; 每章设有学习目标,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应该学到的知识; “为什么学习……”和“重要材料”,提供相关主题讨论; “概念检查”是检测学生们是否在概念水平上理解了学科问题; 关键术语和描述性关键公式在页面边缘标出,可以快速参阅; 每章*后的课后练习题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加强对能力和技巧的培养; 部分练习题的答案可以让学生们自我检查; 词汇表、符号表和参考书帮助对学科问题进行理解。 第五个目标是通过使用适用于多数工程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崭新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过程。 文章结构 材料科学与工程有两个常用的方法—一个是我们称为“传统”的方法,另一个是多数所指的“集成”方法。集成方法是指在展开某一种材料结构、特征、性质讨论之前,先介绍所有三大类材料的特定结构、特征或性质,这就是本书陈述的顺序,可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 结构 缺陷 扩散 力学性能 金属 金属 金属 金属 陶瓷 陶瓷 陶瓷 陶瓷 聚合物 聚合物 聚合物 聚合物 一些教师会选择这种方法有以下原因:①学生会注意并了解不同材料类型的特征与性能的差异;②在考虑性能和工艺时,应该包含所有的材料类型。 传统方法是先介绍金属的结构、特征、性能,再类比讨论陶瓷材料和聚合物材料的特征和性能。Dr. William D. Callister出版的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n Introduction,Eighth Edition一书中是按照这种方法介绍的。 此版本新内容 新的、修正的内容 本书第四版做了若干重要的变化。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补充修改了若干新的章节,以及修改、扩展了其他章节。新的章节、讨论如下。 半导体材料中的扩散(6.6节)。 快闪存储器或闪存(12.15节)。 第20章中重要材料部分的“生物可降解和生物可再生高分子/塑胶材料”。 工程原理大多数章节的课后练习题出现在*后的课后练习题部分,并且给学生机会练习解答与工程原理考试内容相近的练习题。 WileyPLUS中的数学技巧复习。教师们向我们反映说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们并不会在理解材料科学概念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而是在解决材料科学问题中记忆和使用他们已学的数学技巧时有一定障碍。回顾WileyPLUS中数学技巧的内容包括: 阅读内容; 办公时间视频—与数学相关的关键概念和题目的讨论视频; 实践互动; 问题分配。 修改、扩展的章节包括如下内容。 进一步讨论了纳米材料(1.5节)。 更全面地讲解了六方晶胞晶向和三轴晶系向四轴晶系转换(3.13节)内容。 修改了韧性(7.6节)和断裂韧性测试(9.8节)的内容。 修改并扩展了陶瓷硬度和硬度测试(7.17节)的内容。 扩展了钛合金(13.3节)的内容。 将第15章“网球中的纳米复合材料”的重要材料部分更新,变为“纳米复合材料阻隔涂层”。 更新了磁存储器(硬盘设备和磁带,18.11节)内容。 更新及修改了第20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回收再利用部分。 修改了章节*后总结,作为学习指导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每章*后有一个重要公式汇总表。 每章*后有一个符号汇总表。 增加了新的开章照片和布局,着眼于材料科学应用,来吸引学生,并激励他们渴望更多地了解材料科学。 实际上所有需要进行计算的作业题都是新的。 工艺、结构、性能、应用的相互关系 本版书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新特点,就是四种不同材料:钢铁合金、玻璃-陶瓷、聚合物纤维和硅半导体的工艺、结构、性能和应用之间相互关系。这个概念的要点在第1章(1.7节),包括“项目时间表”的介绍。时间表记录位置(按章)的讲述涉及了四种材料类型中某一种的工艺、结构、性能和应用。 这些章节的*后也包含了概念图的总结,概念图涉及至少一种类型材料的工艺、结构、性能和/或工艺方面的讨论。 重要材料 重要材料部分我们讨论了相似有趣的材料及其应用。这些部分增加了一些相关的专题报道,并且在本书大多数章节中都有。包括如下内容。 碳酸饮料容器(第1章); 水(结冰后体积膨胀)(第2章); 碳纳米管(第3章); 锡(及其同素异形转变)(第3章) 催化剂(表面缺陷)(第5章); 集成电路互连铝线(第6章); 收缩包装聚合物薄膜(第8章); 无铅钎料(第10章); 形状记忆合金(第11章); 导电铝线(第12章); 欧元硬币所用金属合金(第13章); 压电陶瓷(第13章); 酚醛台球(第13章); 纳米复合材料阻隔涂层(第15章); 殷钢及其他低膨胀系数合金(第17章); 用于变压器铁芯的铁-硅合金(第18章); 发光二极管(第19章); 生物可降解和生物可再生高分子/塑胶材料(第20章)。 机械工程学科特殊模块 学科特殊模块为标注在书上的网址(学生之友网址:www.wiley.com/college/callister)。这个模块讨论了没有印在书中的与机械工程相关的材料科学或工程。 书中印出了所有作业练习题 先前版本中,每章*后大约有一半的作业练习题只以电子形式出现(即只在书上网址出现)。此版书将所有的作业练习题都印在了书中。 案例分析 此版本收集了先前版本出现的案例分析,而现在发布在书库的书上网址(学生之友网址)。书库中案例如下。 扭转应力下圆轴的材料选择; 汽车气门弹簧; 汽车后桥的失效;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防化服。 学生学习资源(www.wiley.com/college/callister) 书上网站(在学生之友网址下面)也有一些补充的重要教学要素,包括如下内容。 1.VMSE:虚拟材料科学与工程。这是一个辅助先前版本软件程序的扩展版。有以下组成部分。 互动式模拟和动画:增强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关键概念的了解。例如,学生可以在一个类似三维环境下看到并调整分子,以更好地设想并理解分子结构。以下截图(与先前页面出现的图相似)就是读者在VMSE中能够看到并调整的效果。 材料性能、成本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是在材料性能和成本的基础上帮助对材料进行选择。数据库包含的数据为电子数据表形式,有177种不同的材料,事实上,同组材料在本书附录B和附录C也有。 无论是文章中还是练习题中,VMSE的补充贯穿始终,书的边缘(有些边缘会以VMSE截图形式补充)的小图标表示包含相关的模块。这些模块及其相应图标如下所示。 学生们可以通过书上网址:www.wiley.com/college/callister进入VMSE。 2.概念检查题的答案。学生们可以进入网站来获得概念检查问题的标准答案。 3.扩展学习目标。有一个比每章开端列出的更广泛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材料学科。 4.直接访问在线自我评估测试。这是一个基于网站的评估程序,其练习题与书中的相似,是按照课本的章节有条理、有代表性出的。当用户完成答案后,程序会立刻评分,并给错误的题点评。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个电子资源复习课程材料,评估他或她对书中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5.学习方式索引。当应答44题的调查问卷后,能够评估用户学习方式偏好。 6.学生讲课幻灯片。PowerPoint?幻灯片实际上与老师讲课的幻灯片相同。学生组可以在幻灯片上做笔记并且打印出来。 7.机械工程学科特殊模块。如上文所述。 教师资源 使用本书的教师可以使用教师之友网址(http://www.wiley.com/college/callister)。进入网站并注册后方可使用。网上包含以下资源。 1.教师答案手册。教师答案手册上有每章*后的所有练习题详解(Word?格式和Adobe Acrobat?PDF格式)。 2.书中的照片、插图和表格(即图库和设计好的PowerPoint幻灯片)。这些图表均为PPT格式或JPEG格式,方便老师打印讲义或准备幻灯片或转换为他或她所需的其他格式。 3.一组PowerPoint讲课幻灯片。这些幻灯片由Peter M.Anderson(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制作,并由作者调试,与本书课题顺序一致,其中的资料来自于本书和其他资源。教师们可以直接用这个幻灯片讲课,或者根据教学需求编辑调试后使用。 4.一份课堂演示和实验室试验清单。书中哪些是要描述的现象和/或要讲解的原理;并提供了一些能够进一步详细解释的参考文献。 5.问题转换指导。这些指导笔记用于每个作业练习题(按顺序),可能先前的版本有,也可能先前的版本没有,如果有,其顺序与指导笔记一致。大多数练习题已经改变(即习题题目中所给的参数值变了),更新的习题也在指导笔记中。 6.建议了各种工程学科的课程大纲。为了使课程有逻辑、有计划,教师们可以参阅教学大纲指南。 7.学生学习辅助资料。另外,先前列举的所有学生学习辅助资料在教师之友网站上有。 WileyPLUS WileyPLUS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基于研究的有效教学与学习的在线平台。 学生可以从WileyPLUS获得什么? 一个以研究为基础的计划。WileyPLUS提供了一个在线学习的平台,这个平台以容易接受的框架整合了相关的资源,包括整个数字课本,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WileyPLUS通过将教材内容整合有序,使添加章节内容更加易于管理。 通过建立媒体、实例和样品实践项目的联系,强化学习目标。 创新特色如日程表、试听进度跟踪和自我评估工具加强了时间的管理并强化了弱项。 一对一参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原理的第四版中,有了WileyPLUS,学生可以获得24/7可用资源,从而促进积极的学习成果。学生参与的相关实例(各种媒体中的)和样品实践项目包含: VMSE动画和模拟(互动); 指导在线(GO)教程问题; 概念检查题; 数学技巧回顾。 预见性结果。每学习一段时间,学生们能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且获得快速的回馈。WileyPLUS提供一份包含优势和弱势的详细报告和特别的小测试,可以让学生更加相信他们把时间用在了对的地方。有了WileyPLUS,学生们可以实时准确地了解他们付出努力的结果。 教师可以从WileyPLUS获得什么呢? WileyPLUS为老师们提供了可靠的、定制的资源,加强课堂上和课堂下的课程目标,了解每个学生的进步。预先准备的材料和活动帮助老师优化他们的时间。 定制课程计划。WileyPLUS提供了独特的学科问题专家所设计的预先准备好的课程计划。简单的拖拉工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分配课程计划或者修改下来照应你的课程教学大纲。 预先准备的活动包括: 提问; 读物和资源; 报告; 已印好的测验。 课程资料和评估内容: PowerPoint讲课幻灯片; 图库和设计好的PowerPoint幻灯片; 教师答案手册; 数学技巧回顾; 阅读内容; 办公时间视频—关键数学概念和题目讨论视频; 实践互动; 问题分配—每章*后习题编号选择提示、与原文的联系、一个白色书写板/显示解题特点和教师限制解决问题的帮助。 成绩册。WileyPLUS随时提供班级表现趋势报告,学生使用的课程材料和距学习目标的进度,帮助通知决定和促使课堂讨论。 从WileyPLUS可以获知更多。http://www.wileyplus.com 本站有成熟的技术,并建立在认知基础上,WileyPLUS丰富了来自于不止20个国家的数以万计学生的教育。 反馈 我们真诚希望可以满足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恳求可以得到对此版本的反馈。意见、建议和批评都可以通过邮箱提交给我们,邮箱:billcallister@comcast.net。 感谢 由于我们承担了此版本和先前版本的编写任务,对于完成此教学与学习的工具,教师和学生,数不胜数的人分享了如何更有效地投入和贡献。对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由衷表示感谢。 我们感谢那些曾经对此书做过贡献的人们。特别感谢肯特州立大学的Michael Salkind,他帮助我们更新并浓缩若干章节的重要材料。另外,我们感谢Grant E.Head的专家编程能力,帮助我们编辑了虚拟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除此之外,我们感谢那些帮我们检查原稿,并复查和撰写WileyPLUS内容的人们。我们感谢这些做出宝贵贡献的人: Arvind Agarwal,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ayavur I.Bakhtiyarov,New Mexico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Prabhakar Bandaru,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Valery Bliznyuk,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Suzette R.Burckhard,Sou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Stephen J.Burns,University of Rochester Audrey Butler,University of Iowa Matthew Cavalli,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Alexis G.Clare,Alfred University Stacy Gleixner,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 Ginette Guinois,Dubois Agrinovation Richard A.Jensen,Hofstra University Bob Jones,University of Texas,Pan American Molly Kennedy,Clemson University Kathleen Kitto,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Chuck Kozlowski,University of Iowa Masoud Naghedolfeizi,Fort Valley State University Todd Palmer,Penn State University Oscar J.Parales-Perez,University of Puerto Rico at Mayaguez Bob Philipps,Fujifilm USA Don Rasmussen,Clarkson University Sandie Rawnsley,Murdoch University Wynn A.Ray,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 Hans J.Richter,Seagate Recording Media Joe Smith,Black Diamond Equipment Jeffrey J.Swab,U.S.Military Academy Cindy Waters,North Carolina Agricultural and Technical State University Yaroslava G.Yingling,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我们也感激赞助编辑Jennifer Welter在修订方面的帮助和指导。 *后,我们深深地、真诚地感谢鼓励和支持我们的家人和朋友。 WILLIAM D.CALLISTER, JR. DAVID G.RETHWISCH

作者简介

郭福,博士,教务处处长 教授,译者1994年本科毕业、1997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1997年起赴美国留学,于2001年11月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 2001年12月开始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电子材料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8月回国,于2003年9月起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任教,2004年1月起任教授,2004年5月任博士生导师,2004年12月任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在美国留学及工作期间,作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海军科研办公室等研究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在国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2篇文章在美国知名杂志Science及英国知名杂志Nature上发表。2001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工程院颁发的学术成果奖。200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及教育部新世纪优 秀人才支持计划。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工大青年研究基地等多项研究工作。现任美国电子、磁性及光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金属学会、材料学会、汽车工程师学会会员。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为电子封装用新型连接材料无铅钎料及新型能源材料热电材料的研究。译者相继开创了《微电子连接技术与材料》、《工程英文写作》等课程;同时,郭福教授还承担了本科生《工程材料》、《电子封装技术》、《材料专业外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译者教授的《材料科学基础》被评为国家 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北京市精品课程。 译者所承担的所有教学课程全部采用英文教学,英文课件和英文习作,选用国际上通用前端的标准教材,并为学生亲自编写了适合课堂学习的双语教学资料,辅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受益良多。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