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丛书: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
1星价
¥29.9
(6.0折)
2星价¥29.9
定价¥4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450673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6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54506738 ; 978-7-5545-0673-8
本书特色
胡克夫、陈旭霞编写的《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从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四个专题角度论述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下的燕赵近代社会制度变革的演变形态,近代工业化与近代教育变革路径,揭示燕赵文化近代之演变及与近代文明对接的模式。
内容简介
《燕赵文化丛书·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从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四个专题角度论述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下的燕赵近代社会制度变革的演变形态,近代工业化与近代教育变革路径,揭示燕赵文化近代之演变及与近代文明对接的模式。
目录
导言
专题之一
近代燕赵社会制度变迁:清末变革与帝制的终结
一 大裂变: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初级开放、相对开放
(一)多向互动:维新思潮与燕赵社会结构及文化结构的演变
近代社会机制:近代燕赵社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
强学会:张之洞与清末维新派重要政治团体
戊戌维新:燕赵区域近代社团的勃兴
近代传媒:近代燕赵新闻传播文化对时代变迁的冲击
(二)多元建构:维新思潮与戊戌西学的兴起
西学观:张之洞对近代中国和燕赵社会转型的重大影响
知识精英:戊戌时期燕赵地域对西学的系统传播及对社会
制度变迁的影响
二 大质变:清末燕赵社会制度近代转型之阵痛
(一)清末改革核心人物:张之洞与清末“新政”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纲领
力行“新政”:制度层面的变革举措
(二)并人世界近代化发展格局:近代燕赵社会和文化的质变
分化与整合:燕赵社会阶层的近代演变
制度变迁:近代燕赵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制度
层面的典型变化
专题之二
近代燕赵工业化:经济制度变革与资本的角力
一 中国早期工业化之路:从李鸿章到张之洞
(一)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二)李鸿章:初步努力及其工业化方案
(三)张之洞:登上中国近代化历史舞台
(四)一个新的近代工业化方案:从湖北走向全国
建立国有(官办)企业:为社会开风气为商民集资本
转变政府行为:围绕讲商、护商、兴商的改革
推动近代农业进步:在生产、经营、耕作等方面的示范和改革
培养近代经济人才:在举办和发展近代职业教育方面的开创及努力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清末“新政”之范本
二 两种中国近代工业化方案:燕赵近代化历史走向
(一)京畿之地:自上而下推行近代工业化
(二)李鸿章:治理直隶之举措
(三)袁世凯:在直隶力行“新政”
整饬吏治革新地方政治制度
创办近代实业发展新式经济
全面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和实业
大力推进面向近代化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张之洞:对推动直隶近代化的重要影响
三 京汉铁路:近代燕赵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带动城市化的起步
(一)李鸿章与唐胥铁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样板
吴淞铁路
唐胥铁路
(二)张之洞与卢汉铁路:横贯中国南北运输大动脉的重大决策
(三)修建卢汉铁路:中国人的事应有中国人来办
(四)近代铁路运输:带动近代燕赵城市化起步和近代燕赵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燕赵地域是修建京汉铁路的*大受益者
飞速发展的近代交通运输推动了燕赵近代城市化
近代铁路运输刺激了近代燕赵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专题之三
近代燕赵教育制度变革:废除科举及新式教育体制的起步
一 经世致用:张之洞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
(一)介入中国文化教育的起点:两任试差、两任学差
(二)创办洋务学堂:张之洞与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及教育实践之比较
二 清末“新政”:制定新学制、兴办新式教育
(一)《癸卯学制》的制定与近代燕赵新式教育的发展
(二)燕赵地域近代师范教育
三 走出国门:张之洞、袁世凯与清末留学日本热潮
(一)放眼世界:张之洞留学教育思想及举措
(二)直隶游学、游历日本概况兼及日本学制的影响
四 军事教育近代化:张之洞、袁世凯编练新军之比较
(一)开创近代中国军事教育新型体制
(二)湖北、直隶近代军事学堂成为全国效仿的样板
五 废除科举制:清末教育制度根本性变革
(一)力主废除科举制的张之洞
(二)废除科举制举足轻重的人物——袁世凯
六 乡邦之文脉:张之洞与津南近代教育的兴起
(一)停科举近代学校遍津南
(二)在湖北办学育近代津南人才
(三)为家乡捐资兴学创建近代南皮学堂
专题之四
燕赵文化之近代演变: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及其文化实践
一 燕赵文化:生态环境、发展脉络及基本特质
(一)生态环境
(二)发展脉络
(三)基本特质
复合性:规定燕赵文化特征
农业性:规定燕赵文化观念
包容性:规定燕赵文化结构
二 燕赵地域文化:对张之洞文化气质、品格和思想性格的濡染
(一)燕赵自然、人文、社会环境对张之洞文化气质、文化性格和思想性格的影响
南皮自然环境对张之洞品格气质的影响
南皮人文环境对张之洞文化性格的影响
南皮社会环境对张之洞思想性格的影响
(二)家庭文化传承和学风、家风、政风的养成及实践
(三)地域民情民俗对张之洞人格特质的养成及约束效应
三 张之洞:燕赵文化的弘扬者、实践者
(一)家国情怀:升华的燕赵爱家爱国情操
故土、家国情怀
爱国实践
(二)一生践履慷慨悲歌精神
公私观分明
全局观大局观鲜明
(三)一生践行勤奋务实风格
务实与实干
务实与变通
务实与为民
务实与惜才
(四)传承锐意创新精神
与时维新:开创近代化事业后来居上
与时俱进:近代化趋新之人物
(五)“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文化中的中庸和谐、兼收并蓄、经世求实之关系
“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文化中庸和谐思想
“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文化兼收并蓄特征
“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文化经世求实精神
“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社会和文化之近代变迁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专题之一
近代燕赵社会制度变迁:清末变革与帝制的终结
一 大裂变: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初级开放、相对开放
(一)多向互动:维新思潮与燕赵社会结构及文化结构的演变
近代社会机制:近代燕赵社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
强学会:张之洞与清末维新派重要政治团体
戊戌维新:燕赵区域近代社团的勃兴
近代传媒:近代燕赵新闻传播文化对时代变迁的冲击
(二)多元建构:维新思潮与戊戌西学的兴起
西学观:张之洞对近代中国和燕赵社会转型的重大影响
知识精英:戊戌时期燕赵地域对西学的系统传播及对社会
制度变迁的影响
二 大质变:清末燕赵社会制度近代转型之阵痛
(一)清末改革核心人物:张之洞与清末“新政”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纲领
力行“新政”:制度层面的变革举措
(二)并人世界近代化发展格局:近代燕赵社会和文化的质变
分化与整合:燕赵社会阶层的近代演变
制度变迁:近代燕赵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制度
层面的典型变化
专题之二
近代燕赵工业化:经济制度变革与资本的角力
一 中国早期工业化之路:从李鸿章到张之洞
(一)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二)李鸿章:初步努力及其工业化方案
(三)张之洞:登上中国近代化历史舞台
(四)一个新的近代工业化方案:从湖北走向全国
建立国有(官办)企业:为社会开风气为商民集资本
转变政府行为:围绕讲商、护商、兴商的改革
推动近代农业进步:在生产、经营、耕作等方面的示范和改革
培养近代经济人才:在举办和发展近代职业教育方面的开创及努力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清末“新政”之范本
二 两种中国近代工业化方案:燕赵近代化历史走向
(一)京畿之地:自上而下推行近代工业化
(二)李鸿章:治理直隶之举措
(三)袁世凯:在直隶力行“新政”
整饬吏治革新地方政治制度
创办近代实业发展新式经济
全面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和实业
大力推进面向近代化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张之洞:对推动直隶近代化的重要影响
三 京汉铁路:近代燕赵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带动城市化的起步
(一)李鸿章与唐胥铁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样板
吴淞铁路
唐胥铁路
(二)张之洞与卢汉铁路:横贯中国南北运输大动脉的重大决策
(三)修建卢汉铁路:中国人的事应有中国人来办
(四)近代铁路运输:带动近代燕赵城市化起步和近代燕赵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燕赵地域是修建京汉铁路的*大受益者
飞速发展的近代交通运输推动了燕赵近代城市化
近代铁路运输刺激了近代燕赵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专题之三
近代燕赵教育制度变革:废除科举及新式教育体制的起步
一 经世致用:张之洞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
(一)介入中国文化教育的起点:两任试差、两任学差
(二)创办洋务学堂:张之洞与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及教育实践之比较
二 清末“新政”:制定新学制、兴办新式教育
(一)《癸卯学制》的制定与近代燕赵新式教育的发展
(二)燕赵地域近代师范教育
三 走出国门:张之洞、袁世凯与清末留学日本热潮
(一)放眼世界:张之洞留学教育思想及举措
(二)直隶游学、游历日本概况兼及日本学制的影响
四 军事教育近代化:张之洞、袁世凯编练新军之比较
(一)开创近代中国军事教育新型体制
(二)湖北、直隶近代军事学堂成为全国效仿的样板
五 废除科举制:清末教育制度根本性变革
(一)力主废除科举制的张之洞
(二)废除科举制举足轻重的人物——袁世凯
六 乡邦之文脉:张之洞与津南近代教育的兴起
(一)停科举近代学校遍津南
(二)在湖北办学育近代津南人才
(三)为家乡捐资兴学创建近代南皮学堂
专题之四
燕赵文化之近代演变: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及其文化实践
一 燕赵文化:生态环境、发展脉络及基本特质
(一)生态环境
(二)发展脉络
(三)基本特质
复合性:规定燕赵文化特征
农业性:规定燕赵文化观念
包容性:规定燕赵文化结构
二 燕赵地域文化:对张之洞文化气质、品格和思想性格的濡染
(一)燕赵自然、人文、社会环境对张之洞文化气质、文化性格和思想性格的影响
南皮自然环境对张之洞品格气质的影响
南皮人文环境对张之洞文化性格的影响
南皮社会环境对张之洞思想性格的影响
(二)家庭文化传承和学风、家风、政风的养成及实践
(三)地域民情民俗对张之洞人格特质的养成及约束效应
三 张之洞:燕赵文化的弘扬者、实践者
(一)家国情怀:升华的燕赵爱家爱国情操
故土、家国情怀
爱国实践
(二)一生践履慷慨悲歌精神
公私观分明
全局观大局观鲜明
(三)一生践行勤奋务实风格
务实与实干
务实与变通
务实与为民
务实与惜才
(四)传承锐意创新精神
与时维新:开创近代化事业后来居上
与时俱进:近代化趋新之人物
(五)“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文化中的中庸和谐、兼收并蓄、经世求实之关系
“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文化中庸和谐思想
“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文化兼收并蓄特征
“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文化经世求实精神
“中体西用”文化观与燕赵社会和文化之近代变迁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人类酷刑简史
¥23.6¥59.0 -
中国岁时节令辞典
¥31.8¥75.0 -
安史之乱
¥27.9¥68.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5¥39.0 -
大明日落:崇祯王朝的人与事(八品)
¥7.0¥26.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3.6¥58.0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万历十五年
¥20.6¥25.0 -
中国通史
¥23.0¥45.0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8.9¥2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九说中国
¥8.0¥25.0 -
日本历史
¥15.8¥48.0 -
西北史地丛书:冯承钧西北史地论集
¥24.0¥68.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1¥29.8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 -
显微镜下的大明
¥39.0¥52.0 -
小字白劳-李零自序集
¥22.1¥65.0 -
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辛卯侍行记
¥24.0¥68.0 -
名师讲堂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26.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