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岭南文化中的广东音乐

岭南文化中的广东音乐

1星价 ¥30.0 (7.7折)
2星价¥30.0 定价¥3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30559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103055977 ; 978-7-103-05597-7

本书特色

“广东音乐”的历程较短,定型较晚,因而在学术研究和历史典籍方面资料匮缺。在“广东音乐”初期,实践多于理论,感性多于理性,仅有的一些历史资料也就是少量乐谱出版物,且多是知识性、普及性内容。20世纪80年代前后,出现了一次研究“广东音乐”的高潮,一批民族民间音乐工作者开始对“广东音乐”的源流、技法、作品和代表性人物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推出了一批有份量的研究成果。此书对“广东音乐”进行了综合资料整理和分析,在民族音乐学理论著作方面,是不可多得的一份宝贵资料。 此书对“广东音乐”进行了综合整理和分析,在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方面,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内容简介

  “广东音乐”产生在岭南,一个有着深厚民族民间音乐基础的移民地区,它多方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元素,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地方乐种,它的形成是岭南音乐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  《岭南文化中的“广东音乐”》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视角,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剖析“广东音乐”的形成发展及成因,挖掘“广东音乐”作为近代民族民间乐种所独具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性格,从中窥视近代沿海地区音乐文化形成、发展、兴盛的脉络和嬗变轨迹,进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全文把“广东音乐”划分为5个阶段,并分别称之为:孕育期、生长期(硬弓时期)、成熟期(软弓时期)、徘徊期和发展期。在每个时期,重点论述了“广东音乐”的社会文化背景、乐器及组合、主要作品、代表人物、音乐风格特点,以及“广东音乐”在顺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上所进行的变革与创新。

目录

绪论
**节 “广东音乐”综述
第二节 “广东音乐”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第三节 本书立意与研究方法

**章 “广东音乐”孕育期(19世纪末叶以前)
**节 岭南历史社会人文背景简述
第二节 孕育“广东音乐”的摇篮
第三节 “广东音乐”源流之我见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广东音乐”生长期(硬弓时期,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20年代初)
**节 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乐器及硬弓组合
第三节 代表作品及寻源
第四节 “广东音乐”的启蒙者和奠基人
第五节 艺术特点

第三章 “广东音乐”成熟期(软弓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末)
**节 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乐器及软弓组合
第三节 民间乐社及“私伙局”
第四节 代表作品及人物
第五节 艺术特点

第四章 “广东音乐”徘徊期(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
**节 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乐队组合及形式
第三节 “精神音乐”与“茶座音乐”
第四节 代表作品及人物
第五节 名家
第六节 艺术特点

第五章 “广东音乐”发展期(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中)
**节 文艺事业全面发展
第二节 **个“广东音乐”专业团体及专业研究机构
第三节 中、小乐队组合逐渐替代传统小组奏
第四节 “广东音乐”的流传及影响
第五节 代表作品及人物
第六节 “广东音乐”全面繁荣
第七节 “广东音乐”作曲和演奏技术新突破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陶诚,男,1964年3月生于安徽。198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获音乐学博士学位,1994-2000年任华南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2009年任广州市文化局局长、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2010-201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先后在《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音乐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曾担任《广东省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主编、《南国红豆》杂志编委会主任、《马思聪全集》出版组委会主任和中国音乐金钟奖组委会(2003—2009)办公室主任。主持国家、省部级音乐研究项目若干,曾组织实施广州市文艺院闭改革工作和广州系列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担任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等评委,和多部歌剧、舞剧、音乐会艺术指导或艺术总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