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学丛刊-风萧萧
读者评分
4.9分

新文学丛刊-风萧萧

"重庆江轮上,几乎人手一纸",抗战期间的超级畅销书,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言情、间谍畅销小说的先河!林语堂赞为与鲁迅齐肩的“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

1星价 ¥17.6 (3.2折)
2星价¥17.1 定价¥5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6条)
297***(三星用户)

不同于现在的生死战

贴近那个时代的不同于现在演绎的奇特生活故事

2024-04-24 11:09:50
0 0
ztw***(三星用户)

精彩的文章合集

2024-03-25 20:15:3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024726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28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540247263 ; 978-7-5402-4726-3

本书特色

环顾中国文坛,像徐訏这样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的全才作家,可以数得来的仅有鲁迅、郭沫若两人,而鲁迅只写过中篇和短篇小说,从未有长篇小说问世,而诗作也极少,郭沫若也没有长篇小说著作,他的作品除了古代史研究不算,无论诗、散文、小说、戏剧、批评,都无法与徐的作品相比,也许在量的方面不相上下,但在质的方面,则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司马长风

抗日战争后期,中国曾经出过几个一度风头甚健,以后在国内创作界沉寂无闻的作家,钱钟书是一个,张爱玲是一个,徐訏也是一个。徐訏成名要比那几位早。
——金宏达

徐訏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曾经被严重“误读”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个能够超“空间”和“时间”束缚的作家,是一个能够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文学观念的具有恒久性魅力的作家。
——吴义勤
徐訏是非常会写小说的人……他写得又俗又雅:俗的是这种情调颇具诱惑力,雅的是都是那么高等的华人。这当然是真正的小说,与现实拉开了距离的小说,又是从现实中找到了小说的无限契机的小说。……现在读起来,仍然令你爱不释手。
——王蒙

内容简介

《风萧萧》是一本奇书! 抗战时期的“孤岛”上海,秉持独身主义的青年哲学研究者“我”,美国海军军官史蒂芬夫妇、百乐门红舞女白苹、光芒万丈的混血美女梅瀛子,具有音乐天赋的美国少女海伦……一干人的情感纠葛中参杂着中、美、日三方间谍的较量,那些偶遇有刻意的安排,那些猜忌有另外的真相,那些真真假假的情感波澜有虚有实…… 整个故事读起来有轻轻松松、谈情说爱、杯酒言欢的惬意和婉转动人,同时也蕴含着人生之路的探寻意味、斗智斗勇的不露痕迹、暗涌潜荡的惊险刺激。 抗战艰苦的1943年,这部小说在重庆的报纸连载,引起巨大轰动,"重庆江轮上,几乎人手一纸",再现"洛阳纸贵"。这部小说雄踞当年“畅销书之首”,这年也因此被称为“徐訏年”。 《风萧萧》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言情、间谍畅销小说的先河,是类型小说的典范。这部作品一度被视为 “特务文学”受到批判,进入新世纪,因雅俗共赏的趣味、浪漫唯美的色彩、生命哲学的意蕴等多重价值重新被重视,再度焕发不竭的生命力和艺术光彩。正如王蒙先生所言:“现在读起来,仍然令你爱不释手。”

目录

总序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

五十一

五十二

五十三

五十四

五十五

五十六

五十七

五十八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一 C.L.史蒂芬先生与C.L.史蒂芬太太有莫大的光荣请××先生与太太参加一九四○年三月十八日史蒂芬太太生日的宴舞会,在辣斐德路四一三○八号本宅举行。 R.S.V.P. 史蒂芬同他的太太?我开始惊奇起来。史蒂芬会有太太!这不是奇怪的事么? 那么是另外一个史蒂芬了。 但是我只认识这个C.L.史蒂芬。 可是C.L.史蒂芬怎么会不知道我是没有太太的人呢! 那么一定另外还有一个C.L.史蒂芬了。 而我不认识他。 但是他竟寄我这隆重的请客单。 莫非就是这个C.L.史蒂芬同我开玩笑么? 二 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上海虽然很早就沦陷了,但租界还保持着特殊的地位。那时维持租界秩序的有英美法意的驻兵,这些驻兵虽都有他们的防区,但在休息的假期,在酒吧与舞场中不免碰到,而因国际战事与政治的态度,常有冲突与争斗的事情发生。 记得是一九三九年初夏,夜里一点钟的时候,我从一个朋友地方出来,那时马路已经很静,行人不见一个,但当我经过马路的时候,有一个人就叫住了我: “对不起,先生。” 是一个美国军官,好像走不动似的。 “怎么?”我停步了。 “可以为我叫一辆汽车么?” 我猛然看到他小腿部的血痕,我吃惊了: “是受伤了么?” “是的。”他说着就靠在墙上。 “你就这样等着。”我说着就跑到附近的维纳丝舞厅,本想到里面去打个电话,但因为里面美国兵与意国兵正在冲突起哄,许多武装的巡捕拥在门内门外,叫我不能进去,于是我只得到别处去借,那时街上的店,大都关着门,再没有别的地方可有电话,*后我终于跑到了车行,坐了一辆车子到那个美国军官等我的地方。 我扶他上车时,他非常感激我同我握手;当时我一半为同情一半为好奇,我说: “要我陪你到医院吗?” “假如这不是太麻烦你的话。” 于是我就陪他上车,我说: “到仁济医院么?” “不,”他对车夫说:“到静安寺路麦特赫司脱路。” 虽然也算中国话,但不够纯粹,于是我又为他重说了一遍,但是我心里很奇怪,难道那面也有一个医院么? 不过我没有发问,因为有更加好奇的问题在我心中跳跃,我问: “可是在维纳丝受伤的?” “是,”他说:“是同伴中自己人的手枪走火的。” “没有人伴你走来吗?” “没有,”他说:“我们的人手已经太少了。” “那么也没有人知道你受伤?” “当时我自己也以为是微伤,谁知也不很轻。” 他痛苦似乎更加重起来,我为他放下前面的小座位,让他搁脚。 到静安寺路的时候,他指挥车夫停在一个大公寓的前面,又叫我扶他下去。我付了车钱,伴他进了公寓,走进电梯,他指挥在三层楼的地方停下来,我以为这一定是他的家了,但是出电梯,到一个门口,他拿钥匙开门时,我才看到“外科神经科专家费利普医师诊所”的铜牌。 他带我进去,开亮了电灯,是一个宽旷整洁外科医生的诊所,外面是候诊室,但里面没有一个人,我们走进里面,正想发问的时候,他说: “现在我要自己做这个手术。你可以帮我忙么?”笑得不像是带伤的人。 “你以为我可以帮你么?” “只要你愿意。”他说着坐在椅上,拿出纸烟,并且递给我一根,接着说:“你可以今夜不回去么?” “自然可以。”我把烟放在桌上,没有吸。 “真的?那么我不去叫费利普医生了。” “你以为我胜任么?”我说。 “当然我只请你做助手,”他笑:“我是一个很能干的外科医生呢。”他吸起了烟:“你不吸么?” “我想先为你做点事情吧。” “你没有太太?” “我是独身主义者。” “好极了,我们正是同志。”他说着站起来,又带我走进去,那是一间洁净无比的手术室。叫我帮他脱去了军装,换上了一件挂在壁上的白衣,接着叫我也换上一件,于是一同洗手,又转到消毒的水中浸洗,他又叫我插上了消毒的电炉,由他自己在玻璃柜中检点外科的用具,递给我去消毒。我看他有序地在银盘中布置应用的药品,放在手术的榻旁,于是指导我再到消毒水中洗手,又指导我将消毒纱布放在另一个银盘上,又指导我用钳子将外科用具从消毒锅中钳出,再放在纱布上面,*后叫我把银盘拿去。 那时他已经脱去了鞋与袜子,用火酒揩洗受弹的创口,又用火酒烧炙创口的四周,于是开始在那里打麻药针。 血从他创口中流出来,他叫我拿桌上的台灯过去,用灯光探照着他的创口,他检查了一回以后,说: “还好。” “怎么?” “子弹斜着进去,不深。” “在里面么?” “我想是的。” 于是我看他用刀用钳,用纱布,大概一刻钟的工夫,他钳出了子弹,于是他叫我把台灯放好;我看他用药膏敷在纱布上,*后就开始包扎。 事情总算完毕了,他休息在手术榻上,叫我把外科用具消毒收拾,又叫我把药物纱布等一同放回原处,他说: “万分感激你,明天费利普医师来时,可以不让他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大概二十分钟以后,我已经收拾了一切,拿刚才他给我的纸烟,坐在沙发上抽起来。我说: “原来你是一个军官还兼外科医生。” “这叫做军医。”他说着坐了起来,开始吸烟,露出满足的笑容说:“好朋友,现在我们可以谈谈了。” …… 这是我与史蒂芬交友的开始。 三 自从这次以后,没有多久,我与史蒂芬几乎三天两头在一起了。他是美国N舰的医官,今年三十二岁,非常活泼会玩。只要是玩,他永远有很好的兴致。我那时候同所有孤岛里的人民一样,在惊慌不安的生活中,有时候总不能沉心工作,而我的工作,是需要非常平静的心境,这是关于道德学与美学的一种研究,想把美与善的渊源作一个根据写一部哲学上的书,于是不得不用金钱去求暂时的刺激与麻醉,这就与史蒂芬做了密切的游玩的伴侣。据他说,自从同我一起游玩以后,他方才踏进了中国的土地,接触中国的社会,开始吃到各类的中国菜,走进了中国的舞场,交际到中国的女性。 过去,他走的总是几家霞飞路上酒吧与静安寺路愚园路上几家为外国兵士而设的舞场,他偶而吃中国菜,也永远是专营洋人的广东馆。但是现在,他已常同我到四马路小饭馆去,也常爱找不会说洋泾浜的中国舞女跳舞,而且也学会了把友谊给他所欢喜的舞女。 过去,他出门终是穿着军服,现在他爱穿便服出来,他由好奇于中国式的生活,慢慢到习惯于中国式的生活,后来则已到爱上了中国式的生活。 过去,他爱同我说英文,现在,他同我说中文,他有很幽默的态度,接受我们身边的舞女对他勉强的中文发笑。 他是一个好奇的健康的直爽的好动的孩子,对一切新奇的事物很容易发生兴趣,对他所讨厌的事物常常爱去寻开心。他谈话豪放,但并不俗气,化钱糊涂,一有就化,从不想到将来。这样一个性格的人做了我的朋友,对于我的心境自然也有很大的影响。我过去也常常爱放荡游玩,但更爱的是在比较深沉的艺术与大自然里面陶醉。对于千篇一律所谓都市的声色之乐,只当作逢场作戏,偶而与几个朋友热闹热闹,从未发生过过浓的兴趣。如今**因为孤岛圈中,再不能做游山玩水的旅行,第二因为心境的苦闷使我无法工作,而艺术的享受机会不多,而又常限于固定的时间,所以我也很愿同他在一起。但每当我游玩过度,发生厌倦,开始想静下来安心读书或写作的时候,只要有几天不会见史蒂芬,他一定来找我,常常是深更半夜,哼着歌,敲我亮着的玻窗,除了我电灯灭了的时候,他不会去用电铃,等我亲自出去为他开门,他总是一进来就拍我的肩膀,活泼而愉快地说: “乱世的时候读书么?” 他于是用各种方法打动我,使我的思考完全消失,使我的思想完全离题,于是我终于听从了他。有时候我要结束一封信,他就在旁边等我,开着无线电,一个人哼哼,一直等我写完了,起来换衣服,他在旁边为我挑领带,于是拿起电话叫汽车,我们一玩就是到天亮。 自然我也有找他的时候,但总是打电话,他住的地方也没有一定,我所知道的电话,一个是C.R.俱乐部,一个是费利普医师的诊所,这是他常到的地方,找到他的时候他总是有很好的兴趣,从来没有不来赴约的日子。 一直过着这样的友谊,——热诚,浪漫而有趣,彼此好像都不知道对方是否有冷静痛苦与现实的生活,也好像彼此对于那方面了解得太清楚了,所以反而不提起,从来不问彼此的事业与工作,也从来没有想到彼此间的利用与互助。我不了解他的经济情形,我则时时陷于窘境,但从未问他借钱,只是在一起游玩的场合中,所有的帐单都让他去付,就是他也从来不计较这些,遇到我在付钱的时候,他也从不客气。 偶而也宿在我的地方,但从不吃饭,目的只是预备醒来时,再同我一道出去继续过纸醉金迷的生活。如果我的游兴还浓,他一住常常四五天。 这样的孩子就是有太太,到底有谁肯相信他呢?所以尽管明明写着C.L.史蒂芬,我还疑心是别人。 那么会不会是他的哥哥? 虽然我并不认识他的哥哥。 但是他可以叫他哥哥来请我。 怎么他哥哥也会是C.L.史蒂芬呢? 也许他因为是军官的关系,所以平常就用他哥哥的名字来同社会作普通的交际。 我当时就打电话找他,但没有找着,一直令我怀疑不安,到傍晚才有一封信告诉了我秘密的一半,这封信是这样写着: 亲爱的朋友: 使你惊奇了吧?我竟有一位太太,美而贤,可爱而可敬,我怕你因奇怪疑虑而不来,所以写这封信给你,并且希望你也有一位我从来不知道的太太,在那个宴舞会上使我吃惊,否则,我希望你带白苹同来。 C.L.史蒂芬 我所谓秘密的一半,是说这帖子确是史蒂芬发的,但很可能是他的玩笑——随便找一个有生日的舞女,这舞女也许是我所认识的,借一个地方,作一宵的娱乐,而发这样荒谬的帖子。 我自然赴约,自然也没有太太可带;说到舞女,我当然有许多人可带。我也很想带一个他不认识的人去,使他惊奇,但又恐怕被他误会是我太太,并且既然是他太太的生日,理应带一个会说英文而比较会交际的人,他所以指定白苹,也一定是为这个关系,所以我就决定了她。

作者简介

徐訏 (1908—1980),浙江慈溪人。一位曾被称为"鬼才"的教授作家,林语堂认为他是与鲁迅齐肩的“20世纪中国伟大的作家”。在港台评论界,他被视为 “世界级”作家,是文学全才,小说、新诗、散文、戏剧样样都写,样样都精。” 徐訏1927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获得哲学学士学位,留校担任助教,并修读心理学,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有相当了解。1933年赴上海,从事写作、任职杂志。1936秋,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哲学。1938初回国,到已成"孤岛"的上海,致力写作,卖文为生。1937年徐訏发表了**篇中篇小说《鬼恋》,一举成名。1943年,《风萧萧》的畅销让他名声大噪。1950年,徐吁只身离开上海去了香港,之后在香港和台湾住了近30年。期间创办杂志、写了60余部著作,在香港、新加坡的大学任教,四处讲学,声誉遍及海外各地。1980年,徐訏病逝于香港。 评论家认为,徐訏的写作结合了西方现代派的风格,擅长心理分析,将普通的爱情、婚姻与哲学思索奇妙地结合起来。他的很多作品既充满浪漫、唯美色彩,又具有现代主义的深刻性。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史上,他具有里程碑的作用,这是他对现代文学的特殊贡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