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实与建构-中国近代史及科技史新探

真实与建构-中国近代史及科技史新探

1星价 ¥78.8 (7.5折)
2星价¥78.8 定价¥10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418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0
  • 出版时间:2019-03-01
  • 条形码:9787520141857 ; 978-7-5201-4185-7

本书特色

本书为德国汉学家阿梅龙教授的论文集,共分四个部分。*部分为关于黄河的研究,应用环境史的研究方法,尝试强调由1855年黄河改道所带来的环境变迁。第二部分为科学史和科学史学史,将术语与概念问题置于有关科学各学科兴起的整体问题下来加以考虑。第三部分为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历史实践,探讨西方知识在晚清中国的普及及应用。第四部分为德国汉学,介绍了德国汉学的发展情况。

内容简介

本书为德国汉学家阿梅龙教授的论文集,共分四个部分。**部分为关于黄河的研究,应用环境史的研究方法,尝试强调由1855年黄河改道所带来的环境变迁。第二部分为科学史和科学史学史,将术语与概念问题置于有关科学各学科兴起的整体问题下来加以考虑。第三部分为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历史实践,探讨西方知识在晚清中国的普及及应用。第四部分为德国汉学,介绍了德国汉学的发展情况。

目录

自序/i 黄河研究 19世纪后期山东黄河流域的环境动态/003 “黄河”在德国/019 科学史与科学史学史 炼丹术与“中国科学”传统的建构/049 重与力:晚清中国对西方力学的接纳/069 命名物理学:晚清勾画一种近代科学领域轮廓的努力/104 望远镜与西方光学在中国/130 现代化国家的新地图:西方制图知识及其在19至20世纪中国的应用/147 对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术语问题的观察/184 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史学/207 “科学”及其本土化——以民国为视角/229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历史实践 晚清百科全书、《新学备纂》及其与科举制度的关系/251 国债概念的接受和中国早期发行的国内公债/274 晚清科举制度与西学东渐/291 论借用的进程:东亚的“福利”和“文化遗产”/316 德国汉学 德国汉学:起源、历史演变和现状/347 一个旅行的理论与挑战——《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导言/359 参考文献/367 索引/41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阿梅龙教授,现为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文化与语言系主任,中国研究教授。他曾在哥廷根大学和波恩研习汉学与历史,获硕士学位。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开始博士论题的研究,并在柏林自由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是关于晚清时期的黄河治理问题。他在中国学习和工作过几年,曾在北京大学任欧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中国科学院访问教授。阿梅龙教授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中华帝国晚期史和民国时期的历史,过去侧重于中华帝国晚期西学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近,他的研究课题包括近代中国科技的历史编纂学、以及近代中国有关新知的接受过程及其与身份(认同)政治之间关系的问题。其专著《山东黄河:晚清洪灾治理》得到国际学术界好评。他与人合编的《新术语与新思想》《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等论文集在近代中西科学文化交流史研究者中颇受推崇。曾应邀在英、法、意、日、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北京、上海等地区的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讲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