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读者评分
5分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1星价 ¥59.3 (7.5折)
2星价¥59.3 定价¥79.0
商品评论(1条)
ztw***(二星用户)

评探路之役

萧教授这本探路之役也是之前他在香港讲座(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改革开放和陈云与邓小平二场讲座的的扩写)。书中前半部分关于改革在农村、城市如何展开,尤其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从底层自发、到省一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到高层之间反复开会讨论,特别是涉及到公有制这一根本问题,十分激烈。对于城市内的改革一是青年再就业,而是权责划分,尤其是财政权和厂矿管理权,影响到今天。本人最喜欢的惊心动魄的还是关于开放,广东、福建两省如何开放,在哪开放,开放中走私与开放权责等等一系列问题,可谓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真的非常感谢那个时候那些具有战略眼光的“画圈人”,顶住压力,坚定不移的走开放之路。看完全书对于“坚定不移的走改革开放道路”这句话理解是血淋淋的,也是实干出来的。

2024-01-13 21:54:3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6974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9
  • 出版时间:2019-03-01
  • 条形码:9787509769744 ; 978-7-5097-6974-4

本书特色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试图说明中国改革何以启动,又何以能够突破种种约束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并保持了经济超预期的高增长。揭示中国改革的独特路径和经验,包括体制内双轨过渡与体制外市场发育的互动;理论突破、政策咨询与高层决策的互动;对外部经验的借鉴与选择;决策层在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动态的艰难的权衡等等。讲述一个中国改革探路之役的故事。事实说明,中国改革路径不是预先设计,但也不是纯粹的“人类行为的意外结果”,它是中央放权、地方试验与民间突破,实践推动与政策引导的互动结果。

内容简介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把1978~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所谓探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对改革目标的探索,一是对改革路径的探索。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成功转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中国改革何以能够突破种种约束,成功地越过市场化的临界点,而且保持了经济高增长?《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作者通过对历史进程的细致梳理,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目录

前言

**章 中国改革开放的缘起
一 “文化大革命”引发的历史反思
二 改革的经济动因
三 农村政策悄然转向
四 扩大引进 为现代化寻找新方式
五 出国考察潮 来自外部的压力和启示
六 从国务院务虚会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二章 从放权、让利和松绑起步
一 对农民让利与松绑
二 扩大企业自主权
三 中央与地方“分灶吃饭”
四 从扩权到以税代利
五 国营企业的改组和联合
六 城镇集体(合作)个体(私人)经济的恢复

第三章 国门是如何打开的
一 “大引进”遭遇瓶颈
二 22个引进项目上马还是下马
三 外商如何进入中国
四 经济特区的决策与筹建
五 充满挑战和争议的试验
六 对外开放再起热潮

第四章 农村改革率先突破
一 包产到户在争论中兴起
二 政策是怎么被突破的
三 覆盖全国的农村大变革
四 农村经济超常增长的诸因素
五 农村改革释放出市场能量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

第五章 商品经济“**个重大突破
一 计划与市场 *初模板及其讨论
二 在中外交流中开拓思路
三 计划取向与市场取向的争论
四 改革理论探索未有止步
五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理论上的重要突破

第六章 启动城市改革
一价格双轨制形成
二 取消统派购制度
三 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四 遭遇总需求膨胀
五 四次省长会议
六 巴山轮会议 目标与过渡
七 “七五”计划建议的新认识

第七章 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 整体推进还是局部试验
二 “价、税、财联动”方案的设计
三 “价、税、财联动”方案为什么搁浅
四 从“软着陆”到再度“起飞”
五 转向全面承包制
六 股份制及其他试点
七 宽松环境是否可期
八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改革正名

第八章 从价格闯关到治理整顿
一 年初的方针 稳定经济与沿海战略
二 为什么转向价格闯关
三 “闯关”受阻及其检讨
四 三年治理整顿 成就与代价
五 治理整顿期间的改革开放

第九章 “市场经济”越过临界点
一 姓“社”姓“资”的争论
二 1991年 在激辩中酝酿突破
三 邓小平南方谈话
四 中共十四大的突破
五 市场化转轨已过临界点

第十章 从计划到市场 突破如何成为可能
一 中国改革的历史背景与起始条件
二 渐进式改革的路径选择
三 农村改革率先突破释放出市场力量
四 开放推动了改革
五 地方政府的作用
六 开放的决策机制
展开全部

节选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75号文件虽然做了一些松动,但并不认为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是全国普遍适用的形式,希望把双包到户控制在占生产队总数20010左右的范围内,对于包产到户的性质也没有做明确的规定。此后,中央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如何稳住占50%~60%的中间社队。对于这部分地区,中央特别推荐了“统一经营,联产到劳”的生产责任制,认为这种形式“既保持了集体经济统一经营的优势,又吸收了包产到户发挥个人积极性的好处”。而占生产队25%左右的先进社队,则适用于“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责任制。①多数地方领导者都在做着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解释少数地区包产到户的合法性,以稳定人心;另一方面是努力将包产到户限定在这20%多的“贫困地区”,稳住占70%以上的一般地区。  1981年,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制都有发展,但发展*快的是包产到户。一是突破了原来只在边远山区和长期贫困落后地区实行的设想,几乎不可阻挡地向更大范围发展。二是包产到户本身大部分又发展成为包干到户,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农民也没有接受中央推荐的专业承包责任制,而是普遍采取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为了进一步解决不同地区农村的生产责任制问题,1981年1月l~8日,赵紫阳到鄂、豫、皖三省的宜昌、荆州(重灾区)、南阳、开封和菏泽五个专区考察农村情况,杜润生等随行。一路听到的都是好消息:农村情况比城市好,原来困难落后的地区尤其好。农民普遍要求,允许再搞三年包产到户,他当即表示可以答应。他虽然没有改变把包产到户作为权宜之计的看法,但内心感到对这个问题要重新加以认识。回到北京后,他对国务院官员们说,群众的呼声要好好听一听。①他把这次的所见所闻告诉了邓小平、胡耀邦等人,并以杜润生的名义写了一份《关于农村经济政策问题的一些意见》。关于农民为什么要求包产到户,杜润生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解释说,除了能增产吃饱肚子外,包产到户对农民的吸引力还有两条:一是可以自己做主了,二是自由了。农民说:“过去愁着没饭吃,现在愁着粮食没处放,再不用出门要饭了。”“联产联住心,一年大翻身。红薯换蒸馍,光棍娶老婆。”他们说“20多年了,可熬到自己当家了”。现在“既有自由,又能使上劲”。“戏没少看,集没少赶,亲戚没少串,活没少干,粮没少收。”②1981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将杜润生的报告转发全国。中央领导人的考虑是:既要对各地实践有所指导和规范,又要保持政策有较多弹性。中央办公厅的批语,也只是要求各地“作为处理当前出现的一些农村经济政策问题的参考”。  赵紫阳总结沿途所见所闻,提出了全国三类不同地区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形式:好的地区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中间状态地区实行“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困难落后地区搞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然而在实践中,这种“切三刀”的办法也没有阻挡住包产到户向中心地区发展。只要不是硬性“纠偏”,与农民“顶牛”,农民的选择总是一步到位——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山西是一个起步较晚却发展迅速的省份。1981年初,山西省委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到农村做调查,了解民情民意。全省组织了1万多名干部下乡调查,写出调查报告3000多份,省委常委平均下乡58天。在机关争论不休的问题,下乡调查后很快达成了共识。  ……

作者简介

  萧冬连,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曾长期任教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国防大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著有《崛起与徘徊:十年农村的回顾与前瞻》、《五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共和国年轮(1961)》、《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