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岩气藏CO2干法压裂研究

页岩气藏CO2干法压裂研究

1星价 ¥29.8 (8.5折)
2星价¥29.8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4508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6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511450852 ; 978-7-5114-5085-2

本书特色

本书在研究页岩气储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针对CO2干法压裂中CO2与页岩气储层的相互作用问题,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页岩对CO2/CH4及CO2和CH4二元气体的吸附特性。然后,通过增粘剂的筛选对CO2干法压裂液进行改良,进而开展改良CO2干法压裂液的流动、携砂等特性研究,获得相应的计算模型。同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干法压裂液在井筒内的温度压力分布。*后,对页岩气藏CO2干法压裂裂缝网络形成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使用缝网压裂模拟软件对干法体积压裂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5年科研过程中对页岩气藏CO2干法压裂技术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概括,不仅丰富了相关的基础理论体系,同时为页岩气藏CO2干法压裂工艺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国内页岩气的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录

1 绪论 7
1.1 国内页岩气开发的难点 7
1.2 关键技术问题 8
1.2.1 CO2干法压裂液配方的改良 8
1.2.2 井筒温度压力分布 13
1.2.3 缝网形成机理及压裂模拟 14
1.2.4 页岩吸附CH4/CO2特性 16
2 页岩储层特征分析 20
2.1 实验样品采集 20
2.2 页岩矿物组成分析 20
2.2.1 实验设备和测试方法 21
2.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2.3 扫描电镜分析 24
2.3.1 实验设备和测试方法 24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2.4 比表面及孔径测试 29
2.4.1 实验设备和测试方法 29
2.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9
2.5 页岩岩石力学分析 33
2.5.1 实验设备和测试方法 33
2.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2.6 页岩气藏的温度和压力 36
3 页岩吸附CH4和CO2实验研究 37
3.1 实验方法及原理 37
3.1.1 实验样品及材料 37
3.1.2 实验装置 38
3.1.3 实验流程 39
3.1.4 绝对吸附量与过剩吸附量 40
3.1.5 吸附热力学 41
3.2 实验结果 42
3.2.1 单组分CH4和CO2气体吸附 42
3.2.2 二元气体吸附 46
3.3 影响因素分析及讨论 52
3.3.1 矿物组成对单组分吸附的影响 52
3.3.2 孔隙结构的影响 53
3.3.3 选择性吸附 55
3.3.4 吸附热力学 56
4 改良的CO2干法压裂液性能评价 59
4.1 改良的CO2干法压裂液流变特性研究 59
4.1.1 实验系统及原理 59
4.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4
4.2 摩擦阻力特性研究 74
4.2.1 实验系统及原理 74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75
4.3 携砂特性研究 79
4.3.1 实验系统及原理 79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81
4.4 滤失伤害特性 86
4.4.1 实验系统及方法 86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88
5 压裂井筒温度压力分布研究 92
5.1 井筒非稳态温度压力耦合模型 92
5.1.1 基本假设 92
5.1.2 单元体划分 93
5.1.3 传热模型 94
5.1.4 压降模型 96
5.1.5 相关参数计算 97
5.2 模型求解方法 98
5.2.1 模型差分离散 98
5.2.2 编程求解方法 98
5.3 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98
5.3.1 井筒温度压力分布 99
5.3.2 注入压力对井底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101
5.3.3 注入温度的影响 102
5.3.4 地温梯度的影响 102
5.3.5 油管尺寸的影响 103
5.3.6 注入排量的影响 104
5.3.7 岩性的影响 105
5.3.8 纯CO2与改良的CO2干法压裂液对比分析 105
5.3.9 极限深度的确定 106
6 页岩气藏干法压裂裂缝网络形成机制 108
6.1 页岩裂缝网络的形成机制 108
6.1.1 裂缝网络模型 109
6.1.2 裂缝端部应力强度因子 110
6.1.3 缝内压力分布 111
6.1.4 临界压力及临界排量 112
6.1.5 影响因素分析 112
6.2 页岩天然裂缝的滑移机制 117
6.2.1 天然裂缝产状的影响 118
6.2.2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影响 119
6.2.3 裂缝长度的影响 120
6.2.4 地应力差的影响 121
7 页岩气藏干法体积压裂模拟 123
7.1 体积压裂离散化缝网模型(DFN) 123
7.1.1 DFN模型基本假设 123
7.1.2 DFN模型的主要方程 124
7.1.3 DFN裂缝网格数目 127
7.1.4 DFN改造储层体积 127
7.2 页岩储层性质对体积压裂的影响机制 128
7.2.1 水平地应力差的影响 131
7.2.2 页岩弹性模量的影响 133
7.2.3 泊松比的影响 134
7.2.4 次生裂缝缝间距的影响 136
7.2.5 页岩储层体积压裂层段的优选 137
7.3 体积压裂工艺参数优化 137
7.3.1 压裂模拟 138
7.3.2 排量优化 139
7.3.3 前置液比例优化 140
7.3.4 压裂液总量优化 141
7.3.5 砂比优化 142
参考文献 143
附 录 误差及不确定度分析 12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罗向荣,男,32岁,西安石油大学,讲师。2005/09-2009/07 西安石油大学,本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009/09-2012/07西安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油气田开发工程;2012/09-2016/09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批准号:51741407),参与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内的国家课题及企业委托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以**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EI论文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