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现代书法研究大系: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

包邮近现代书法研究大系: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

1星价 ¥48.1 (6.3折)
2星价¥48.1 定价¥7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01469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19-04-01
  • 条形码:9787540146931 ; 978-7-5401-4693-1

内容简介

  在全国展或中青展中屡屡有自己的创作获奖的张韬,在理论方面也不断有成果面世。我曾经看过他在《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等报刊上发表的大量文章,在长期的学术训练中,他已经养成了一种快速切入、快速撰稿的好习惯;但同时,他又是紧紧盯着几个学术基点不放松:一是近现代,这与他早从研究沙孟海先生开始所选定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地有关,围绕着这一块,已有相当的成果群;二是教育,大约是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的缘故,对于从早期高等书法教育出发的历程,他有着特殊的关注热情。作为其结晶,则是这部著作的产生。相比之下,我以为这部著作,大约可以说是张韬学弟近十多年学术生活中的着力的所在了。  研究近百年的高等书法教育史,是绕不开人物的——虽然与创作、研究相比,高等教育是一种群体行为,个人在其中的作用有限,而体制、程序的作用大于个人作用,但我们还是看到了100年以来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中,人(名家大师)的作用是主导性的、一位的。从李瑞清、蔡元培开始直到沙孟海、陆维钊,这些名家巨匠对时代的提携之力,是当时教育体制所能给予书法的水平与层次之上的。《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在撰写思路与体例上,强调以人为本,排比出各个时期高等书法教育的代表人物,并对他们进行了全面的观照与考察,为我们清理出一条清晰的人物脉络。而在大师巨匠之外,一些活跃在这100年间的著名书法教育家如李健、吕凤子、祝嘉等,也皆有专节介绍。此外,在介绍教学机构时,将日前的高等书法教育分为综合师范类与美术学院类,又以内地与港、澳、台书法教育作对比,都足以令我们开阔视野,扩大信息接受面,从而为在各个类型与侧面上细致地把握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实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翔实的内容。*后,又以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大事年表》与《著作目录》收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课题所应具备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框架。

目录

绪论
**节 近现代文化转型中书法背景探讨
第二节 新式学堂对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学科构建的影响与作用
第三节 现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学科的初成体系
第四节 现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学科的成熟体系
第五节 立体、多元、复合架构的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学科体系

上编 近现代高等书法教育
**章 李瑞清
**节 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学科体系构建者
第二节 《玉梅花庵论篆》的学术史价值
第三节 “求篆于金,求石于分”对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创作学术史的重要作用
第四节 余论
第二章 蔡元培
**节 美育学说奠基中国近代艺术美学史根基
第二节 教育学说在近代中国艺术美育体系构建中的核心价值
第三节 “书法专科”教育思想对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史学科构建的引领
第四节 余论
第三章 胡小石
**节 开创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学科体系课程新结构
第二节 独特书学思想在理论课程传授中的学术内涵
第三节 传承、创新创作思想在实践课程传授中的典范意义
第四节 余论
第四章 沈尹默
**节 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身体力行的活动家
第二节 “二王”帖学传承发展的大家
第三节 彰显帖学思想的书法艺术成就
第四节 余论
第五章 潘天寿
**节 思想家的智慧与艺术家的韬略
第二节 花鸟画构图大美学
第三节 尚拙求变书法篆刻艺术成就
第四节 书法篆刻成就及理论研究
第五节 余论
……

下编 当代高等书法教育

附编
参考书目
福祉代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