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80647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600
- 出版时间:2018-05-01
- 条形码:9787108064790 ; 978-7-108-06479-0
本书特色
在清末民初的经学研究中,“汉宋兼采”是一股不可回避的风潮,这股风潮流行于晚清,却并非是对乾嘉汉学的反动,而是乾嘉经学的进一步发展。清末江苏学政黄体芳于光绪八年在江阴建立南菁书院,高扬汉宋兼采旗帜。南菁书院的理念汇集并培育了众多经学大师,如黄以周、王先谦、张锡恭、曹元弼、唐文治等,他们的学术研究在古今、中西的碰撞之间促成了晚清经学的又一座高峰,也成为连接清代与近代学术的重要桥梁,可以看作对清代经学的总结。 本书精选三十篇关于南菁书院与近世学术的文章,展现了南菁学者们在晚清经学和教育等多领域的研究与作为,对全面认识南菁书院及其对晚清民国经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对今日的经学与礼学研究亦有珍贵的启发价值。
内容简介
在清末民初的经学研究中,“汉宋兼采”是一股不可回避的风潮,这股风潮流行于晚清,却并非是对乾嘉汉学的反动,而是乾嘉经学的进一步发展。清末江苏学政黄体芳于光绪八年在江阴建立南菁书院,高扬汉宋兼采旗帜。南菁书院的理念汇集并培育了众多经学大师,如黄以周、王先谦、张锡恭、曹元弼、唐文治等,他们的学术研究在古今、中西的碰撞之间促成了晚清经学的又一座高峰,也成为连接清代与近代学术的重要桥梁,可以看作对清代经学的总结。本书精选三十篇关于南菁书院与近世学术的文章,展现了南菁学者们在晚清经学和教育等多领域的研究与作为,对全面认识南菁书院及其对晚清民国经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对今日的经学与礼学研究亦有珍贵的启发价值。
目录
作者简介
吴飞,1973 年生于河北肃宁,2005 年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督教哲学、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礼学等,著有《自杀作为中国问题》(2007)、《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2009)、《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奥古斯丁对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2013)、《人伦的“解体”:形质论传统中的家国焦虑》(2017)等,点校整理有:张锡恭《丧服郑氏学》(2017)。
-
寻味中国
¥10.3¥3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7¥26.0 -
瓢箪鲶闲话
¥9.7¥36.0 -
茶经(黑白版)
¥11.8¥48.0 -
经典常谈
¥5.8¥14.8 -
中国馔馐谭
¥12.7¥23.0 -
三大师谈红楼梦
¥14.4¥45.0 -
跨文化的想象:文献.神话与历史
¥9.6¥30.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10.7¥32.0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东北的土灶
¥14.7¥45.8 -
东瀛印象记
¥11.9¥35.0 -
神秘的黑猫
¥16.3¥48.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16.0¥39.0 -
蒋凡讲世说新语
¥20.3¥58.0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4.7¥4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0¥25.0 -
山里山外
¥15.1¥35.0 -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山海经
¥5.6¥15.0 -
生活十讲
¥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