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4706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2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520347068 ; 978-7-5203-4706-8
本书特色
黑格尔关于世界史的叙述不仅是世俗性的,同样还是神圣的(secular-sacred):大写的精神(欧洲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精神)肇始于中国,途经印度和波斯,沿着一条不断上升的时间轴,*后抵达希腊和罗马。那里感觉就像是家园,黑格尔指出说。大写的精神从那里又再延伸至德国,德国是欧洲的中心,而欧洲当时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黑格尔没有提及非洲,因为他认为非洲根本就不在历史之中(当然这只是他的叙述而已,正如今天人们常说的那样);美国同样被排除在历史之外,因为在黑格尔的叙述之中,美国将成为精神未来的归宿。但那是将来,黑格尔指出说自己只关注过往,当然还有当下。而南美则毫无希望,这里只有众多“头领”之间的不断征战,没有任何欧洲人从全世界其他地区所期待的那种教养。
内容简介
该书以“去殖民化”为视角,论述拉美、非洲等地区力图超越西方文化霸权,从而确立自身文化身份的策略。全书包括三部分内容:部分为基础理论,主要论述现代性和殖民性,以及如何将文化关系从殖民性的牢笼中解放出来;第二部分主要考察去殖民性理论与性别、种族和存在等问题的关联,重点论述殖民性如何通过性别文化和种族文化发生作用;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知识领域的(去)殖民性问题,强调面对政治、经济和知识领域的殖民性,必须全面从西方的殖民权力矩阵中跳脱出来,以便彰显另类的认识、另类的经济、另类的政治和另类的伦理等。
目录
**部分 基础理论
殖民性和现代性/理性
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性(法兰克福系列讲座引言)
另类世界与知识:拉美现代性/殖民性研究计划
第二部分 种族、性别、存在和(去)殖民性
存在的殖民性:一个概念的发展
性别的殖民性
非洲和原住民生命观及其政治意蕴:来自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的(去)殖民视角
第三部分 知识的(去)殖民性
欧洲中心主义,现代知识和全球资本的“自然”秩序
脱钩:现代性修辞、殖民性逻辑与去殖民性语法
附录 和谐的愿景与去殖民性的世界想象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3.6¥58.0 -
大明日落:崇祯王朝的人与事(八品)
¥7.0¥26.0 -
人类酷刑简史
¥23.6¥59.0 -
西北史地丛书:冯承钧西北史地论集
¥24.0¥6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安史之乱
¥27.9¥68.0 -
中国通史
¥23.0¥45.0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九说中国
¥8.0¥25.0 -
万历十五年
¥20.6¥25.0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8.9¥29.8 -
显微镜下的大明
¥39.0¥52.0 -
小字白劳-李零自序集
¥22.1¥65.0 -
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辛卯侍行记
¥24.0¥68.0 -
名师讲堂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26.5¥78.0 -
三国史话
¥15.5¥42.0 -
日本历史
¥15.8¥48.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1¥29.8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9.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