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13770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70页
- 出版时间:2014-06-01
- 条形码:9787561377086 ; 978-7-5613-7708-6
本书特色
《第三只眼看延安》是《红色延安口述·历史》书系中仅有的以第三方视角看待延安的两本书中的一本(另外一本是《国际友人在延安》)。本书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梁漱溟、黄炎培、陈嘉庚、尼姆·威尔斯、伊斯雷尔·爱波斯坦等一批民主人士、华侨领袖、外国记者和友人在延安参观访问的所见所闻。书中摒弃了以往站在国共两党角度叙事的诟病,从他者的角度出发,客观、公正地向读者展示了中共领导人的形象和陕甘宁边区的社会面貌,很有说服力。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梁漱溟、黄炎培、陈嘉庚、尼姆·威尔斯、伊斯雷尔·爱波斯坦等一批民主人士、华侨领袖、外国记者和友人在延安参观访问的所见所闻。书中摒弃了以往站在国共两党角度叙事的诟病, 从他者的角度出发, 客观、公正地向读者展示了中共领导人的形象和陕甘宁边区的社会面貌, 很有说服力。
目录
民主人士、华侨领袖看延安
从上海到西安和陕北俞颂华
访问延安粱漱溟
参拜延安圣地江文汉
延安考察记陈嘉庚
1942年延安参观日记刘菊初
延安标准化生活赵超构
延安归来黄
外国记者、国际友人看延安
在红色的堡垒中
—位德国女摄影家眼中的延安
进入红色中国
新中国的胚胎
对陕北的印象
延安的政治
史实与考辨
几位国民党将领在陕甘宁边区
延安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节选
《第三只眼看延安/红色延安口述·历史》: 从上海到西安和陕北 俞颂华 俞颂华(1893—1947),名壵,又名庆尧,笔名澹庐,江苏太仓人。曾是蜚声中国新闻界的著名报人,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化界的一位名人。一生尽瘁报业,“以新闻事业为唯一终身职志”,曾主编过《时事新报》之《学灯》副刊、《解放与改造》、《申报月刊》(后改为周刊)、《光明报》等。除了编辑过多种报刊外,也进行过多次出色的采访活动,其中有两次重要采访值得载入新闻史册。一次是1920年,和瞿秋白、李仲武由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联合派赴莫斯科采访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和一战后的德国;另一次是1937年4月,与孙恩霖以《申报》记者名义,访问延安。本文所写便是这后一次的所见所闻。 本报记者孙恩霖君和我,曾于上月9日同作西安的旅行。我们乘飞机到西安。到了西安后,因为大家有兴到陕北去看看,所以后来又由西安到肤施(即延安)去走了一趟。从陕北回到西安以后,我们遂由陇海路回来,在临潼、华阴、洛阳、开封都各逗留一天,游览名胜。由陇海路到了徐州,我们乃改乘平沪通车回到上海,来回计共十六天。 一、由上海到西安 4月9日的黎明,孙恩霖君来到我寓中与我一同到龙华欧亚航空公司飞机场。我们的行李带得很少,到了机场,行李磅过之后,我们即上飞机。我个人旅行的次数和所经过的地方虽是很多,但乘飞机旅行,说来惭愧,却还是初次。初次乘飞机,情绪上自然不免有些紧张,总以为比乘舟车危险,至少是不很舒服的。但是飞机上升之后,始知十分稳快,且因天气甚好,所以大家均极感舒适,反觉当初所有的紧张情绪,完全是庸人自扰。 那天上午6时半由上海飞机场起飞,过苏州和无锡的时候,两地城内城外的山水、田园、房屋、高塔都历历在目。过了无锡看见机下有一片“雾海”。我昔游天目山和泰山都想在高处看看云海,但都没有看到。不意云海究竟与我有缘,在这次飞机上居然看到了。 7时45分我们到了首都。中山陵和军校等处,都在机上看得很清楚。从上海到南京机上乘客除我们二人外只有美国旅行家二人。到了南京乘客就多了。飞机在南京机场加了许多汽油后于8时再飞,10时40分到达郑州,在郑州又有许多乘客上下,飞机又加了汽油,于1 1时10分再飞。起飞的时候乘客竟然满座。上来的乘客军官及其眷属居多。我们一路西飞,看见下面尽是黄土,碧绿的田畴,虽亦不少,可是不如江南那样“佳禾葱茏,弥望皆碧”了。到了下午1时20分,我们便到达了目的地西安。到达的时候,我们表上已2点多钟,当初疑心飞机未及准时到达。但到后来才明白上海与西安的时间相差三刻钟,飞机却并未迟到。 我们在西安飞机场下机以后,看见行营顾主任祝同,第二厅厅长叶元龙,第二组组长刘英士都在场,他们正在送重庆行营办公厅厅长韩德勤上机赴渝,所以得在机场不期而遇,叶、刘二君都是我的老友,如今不约而晤,大家都是喜出望外。他们与我谈了片刻,送了韩君,便以他们的车送我们到西安*摩登的旅馆——西京招待所。 西安有宽阔的街道,壮丽的鼓楼与钟楼。但未经石子铺砌的土道却亦不少。大街两旁的市房商店的建筑,颇有北平市之市风。我们于4月9日下午到了以后,以一天半的工夫访友,并参观西北考古会,该会有古物陈列室,室内都是发掘出来的古器和碑版,其中有三代时古器,尤为名贵。11日适值星期日,西京日报的李亦人君是我中大商学院的同学,他于上午来访,并伴孙恩霖君与我作竟日之游。是日天朗气清,我们游了终南山、大雁塔、武家坡、碑林、东狱庙等处。翌日大风,尘沙蔽日,我们在西京招待所,虽闭了窗户,但黄沙仍由窗户之隙飞入,地板上、桌上、床上都积了一层一层的细沙。这样的大风,据当地的人说,为五六十年来所未有。数十年未有的大风扬沙,不期我们到了西安就碰着,真是一桩巧事。 二、由西安到陕北 西北亢旱,水利的设施,极切民生的需要。孙君和我到了西安本想去视察泾溜渠。不过因为到了西安即在《西京日报》看到中央社记者视察了泾渭渠后所发表的详细的记述,故我们后来就决定不去视察泾渭渠,而要往陕北一游,看看那边的情形究竟怎样。就在大风的那天(即12日)我们去打听到陕北的路程和交通工具。打听的结果,知道13日有运粮的大汽车到肤施可以搭客。不过路很难走,来回需四五天之谱。我们不怕辛苦,决计搭粮食车去。 不巧得很,12日晚下雨,一直到13日上午雨还不停。西北的汽车公路大都是土道,道上都是黏土,下了雨,车轮便极易陷入泥中,不能动弹。故一到雨天,交通上便有问题。况且由西安到肤施汽车须爬山越岭,更非天晴不能开驶汽车。故是日运粮的汽车不能出发。13日晚雨点停止,又发了些风。到了14日上午,道路上的积水已于隔夜被风吹千,运粮的汽车可以开行了,我们便搭了它北上。 我们过了渭河泾河先到三原,在三原停了片刻,我们看见市街上有“三原是渭北民运中心”等旧标语,并且还碰着北平某大学的春假旅行团在那里候车赴陕北。过了三原便有许多山路。经过了很长的山路,才到耀县,我们便在那里的旅馆歇宿。耀县的旅馆异常简陋,比较西京招待所真有天渊之别。第二天(15日)黎明,再由耀县出发。汽车爬山过岭,经过同官、宜君、中部直达洛川。车行甚为颠簸,而一路所见的风景也很特殊。 ……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清朝穿越指南
¥14.4¥4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3.1¥68.0 -
朱元璋传
¥14.0¥3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中国近代史
¥6.0¥20.0 -
硬核原始人
¥21.0¥65.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16.0¥45.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8.9¥29.8 -
中国通史
¥18.5¥45.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9¥58.0 -
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
¥15.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