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与旧海关资料研究集

包邮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与旧海关资料研究集

¥92.2 (7.2折) ?
1星价 ¥92.2
2星价¥92.2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8171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668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59817167 ; 978-7-5598-1716-7

内容简介

本书为吴松弟教授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及旧海关资料研究的著述。共收录42篇论文,1篇《<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工作手册》。在内容上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历史与地理两个方面对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研究;二是对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三是对行政单位“市”的产生、发展的研究;四是对旧海关出版物尤其是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所收旧海关出版物的相关研究。 本论文集的特色,首先在于从历史与地理——即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观照,形成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的多角度透视;其次,是通过“港口—腹地”理论体系立体展现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漫长而艰难的发展过程;很后,利用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国旧海关资料,对旧海关出版物进行细致的梳理与研究,是发现、使用、整理哈佛藏中国旧海关资料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地理、历史、经济状况的相关研究的进展与成果,促进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相关研究领域的新认识。

目录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
重视历史地理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
《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前言
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研究的基本构想
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研究概说
港口—腹地:现代化进程研究的地理视角
唐朝至近代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轨迹
港口与腹地应互动发展——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教授
开埠通商和中国经济的巨变
通商口岸与近代的城市和区域发展——从港口—腹地的角度
港口—腹地与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差异的形成和发展
近代北方的沿海通商口岸与经济变迁
市的兴起与近代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经济空间与城市的发展——以上海为例
近代中国的开港城市与东亚
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和主要贸易港的变迁
20世纪之交的中国城市革命及其性质
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与空间分布
中国近代史的主线索和经济变迁的特点
近代中国开埠通商的时空考察
“自东向西、由边向内”: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空间进程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制与表现
论加强边疆近代地理研究的重要性及边疆地理的复杂性
《天津与北方经济现代化(1860—1937)》序一
《国家、企业、商人与东北港口空间的构建研究(186l一1931)》序近代东北开发的意义与特点
《驶向枢纽港: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研究(1843一1941)》序
《现代化视野下的港城关系研究(1842—1937)》序
《空间视角下的近代云南口岸贸易研究(1889—1937)》序
《华洋军品贸易的管理与实施》序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工作手册

旧海关资料研究
一座尚未充分利用的近代史资料宝库——中国旧海关系列出版物评述
中国旧海关统计的认知与利用
中国旧海关出版物评述:以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为中心
中国历史(1840—1949)研究的资料宝库: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的中国旧海关出版物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1860—1949)》前言
中国旧海关出版物的书名、内容和流变考证:统计丛书之日报、月报和季报
旧海关出版物的书名、内容和流变考证:统计丛书之年刊系统
近代海关贸易数据摘编本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全国年进出口额和各关直接对外贸易额为例
旧海关内部出版物及其统计系列
旧海关内部出版物及各地经济调查
走向世界:中国参加早期世界博览会的历史研究——以中国旧海关出版物为中心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变迁中的“港口—腹地”问题阐释
海关关区空间结构变动探析:以近代广东沿海为中心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松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人文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关史与海关文献靠前研究中心主任。 吴松弟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史和历史经济地理(以宋代和近代为主)、中国人口史(辽宋金元时期)、东南沿海区域史等。承担包括“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的整理与研究”在内的多个国家项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