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法国现代中篇小说:可怕的孩子  (精装)(内附让·科克托六十幅亲笔素描)
读者评分
4.8分

法国现代中篇小说:可怕的孩子 (精装)(内附让·科克托六十幅亲笔素描)

1星价 ¥15.4 (3.2折)
2星价¥14.9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4条)
ztw***(二星用户)

看不太懂,感觉一般般

2024-09-17 22:22:21
0 0
长月1***(三星用户)

塑封良好,囤书砌墙,留着慢慢看,给孩子培养书香氛围。

2024-04-07 20:45:33
1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4849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0
  • 出版时间:2020-01-01
  • 条形码:9787020148493 ; 978-7-02-014849-3

本书特色

内附让·科克托六十幅亲笔素描
巴黎富有灵气、才华横溢之人
王尔德和尚福尔的混合体 这本书自己c越界限,变成了神话,循着因保罗和伊丽莎白的奢侈而激荡的青春精神,以及那场雪映射在情节上的某种致命光亮。
——让·科克托

内容简介

  伊丽莎白和保罗姐弟俩生活在蒙马特街的一套小公寓里。当父母相继去世后,他们由一位家族世交照顾,在二人世界里玩着**的游戏,即在某种半渚醺的状态下,超然于时间和空间之外的幻想。书中交织着影影绰绰的梦境和潜意识,正是他们逃离现实的一种映射。“可怕的孩子”已然成为法语文学界一个现象级名词。

目录



**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部分

11

12

13

14

15

16



关于插图
展开全部

节选

蒙蒂耶住宅区位于阿姆斯特丹街和克利希街之间。可以通过克利希街上的一道栅栏进去,也可以从阿姆斯特丹街上另一个总是敞开着、能通汽车的拱形门进去。里面的院子就是蒙蒂耶区,院子是标准的长方形,一些独幢的小楼掩映在建筑群平整的高墙之下。这些宅邸高处的玻璃窗上配着摄影师们惯用的窗帘,里头应该住着些画家。人们猜测那些楼里可能堆满了徽章、锦缎和油画,画面是放在篮子里的小猫,或玻利维亚部长的全家福之类,默默无闻却又才华横溢的大师住在这里,屈从于官方的订单和酬劳,幸而有蒙蒂埃外省般的宁静庇护着,免受忧虑的侵扰。
但每天早上十点半和下午四点,某种躁动会打破这样的宁静。因为小小的孔多塞中学校门正对着阿姆斯特丹街七十二增一号,学生们把蒙蒂耶的院子当成了自己的总司令部。那里成了他们的“沙滩广场”。如同中世纪的广场一般,那儿既是谈情说爱的地方,是游戏、杂耍的场地,也是用邮票、弹子交易的所在,甚至还是模拟法庭宣判罪犯并执行惩处的危险之地,捉弄新生的把戏会一直持续到课堂上,那些费尽心机的安排常常令老师们惊诧不已。五年级的孩子是可怕的。下一年,他们就要升入四年级,搬到科马丹街,将会看不起阿姆斯特丹街,他们会变个样子,不再需要书包,而只用一根带子和一块小方巾把四本书包起来。
但在五年级,孩子们身上依然存在着那一股顺从于童年隐秘天性的力量。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本能,叫人很难察觉,因为那种本能并不会比某些痛苦的回忆更易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而孩子们一看到大人,便会沉默。他们一声不吭,重新显出那副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模样。这些伟大的演员们,瞬间便会像动物那样竖起全身的刺,或者,如植物般以一种柔弱姿态来武装自己,而不泄露出一丁点他们宗教里的黑暗仪式。我们几乎无从知晓——他们的世界同样牵涉到诡计,受害者,立即处决,恐怖,折磨和牺牲。具体的细节不为人知,忠实的信徒们掌握着某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令偶尔听到却未曾亲眼目睹的人也无法理解。孩子们之间所有的交易都是以玛瑙弹子或邮票进行。供品将小头目及那些被崇拜的小英雄们的口袋塞得鼓鼓的,叫喊声掩盖了秘密会谈,我设想若躲在奢华之中的某个画家,拉开那些暗房幕布般的窗帘,眼前的孩子们也很难为其提供他所钟爱的题材,类似《打雪仗的通烟囱工人》,《热手游戏》或《可爱的顽童》。 那天晚上,下着雪。雪从前一晚开始下,悄悄地为这个世界换了一种布景。蒙蒂耶仿佛经历了时光倒流;地上的雪渐渐消失,而在蒙蒂耶却越积越厚,似乎只有这里在下雪。
来上课的学生们践踏、跺踩、挤压着雪地,终于在泥泞坚实的地上留下了几道滑痕。肮脏的雪沿着排水沟形成车辙。*后,只有那些独幢小楼的墙面、挑篷和台阶上还积着雪。轻盈的雪在窗户的防风衬垫、门楣上结成了厚重的雪块,然而,这些雪块非但没有令线条变得粗笨,反倒让空气中飘忽着一种氛围,一种灵气。多亏这会反光的雪,带着镭射般的柔和,令豪华的灵魂穿越石墙,现身了,变成这柔软光滑的绒面,让蒙蒂耶缩小,被填满,为魔法所点亮,成为幽灵的沙龙。
底下的场景却没有那样柔美。昏暗的煤气灯映照着一片空旷的战场。地面仿佛被剥了皮,薄冰的伤痕下露出高低不平的石板;下水道出口的脏雪积成利于埋伏的斜坡,阵阵刺骨的寒风不时将煤气吹散,阴暗的角落隐约透着死亡的气息。
视觉因此发生变化。那些小楼不再像一座离奇剧院的包间,而仿佛是因为敌人来临,故意熄灭灯火、闭门掩藏的居所。
这场雪,令蒙蒂耶不再是对杂耍艺人、刽子手和商人自由开放的广场。它赋予这个院子另一种特殊的意义——打雪仗的战场。
四点十分开始,战事便如火如荼地展开,要通过门廊已成为一种冒险。门廊下堆着备战的雪,随着新战士的加盟,越积越多,孩子们或结伴或单独,前来参战。 “你看到达尔热洛没?”
“嗯……没,我不知道。”
回答的人是一个学生,正在另一个孩子的帮助下,把**批伤员从战场上拉回门廊这边来。那个受伤的人,膝盖上包着手帕,扶着别人的肩膀,单脚跳着。
发问的人脸色苍白,眼神忧郁。那仿佛是一双病人的眼睛;他跛着脚走路,垂到膝盖以下的披风像包着一个驼背,一个大包,样子极为古怪。突然,他甩了一下披风的后摆,靠近一个堆满了学生书包的角落,我们这才看到他那蹒跚的步伐,似乎髋部有病的样子,其实只是背着一个沉重的皮书包的缘故。他把书包丢下,不再瘸腿走路,可眼神却依旧无力。
他朝战场走去。
右边,拱顶边的人行道上,大家正在审问一个战俘。忽明忽暗的煤气灯照着这一幕。那战俘(一个小个子)被四个学生按着,胸膛抵着墙。一个高个子蹲着拉那小战俘的耳朵,正逼他看自己可怕的鬼脸。沉默伴随着不时变形的恐怖的脸,把倒霉的俘虏吓坏了。他哭着,试图闭上眼睛,低下头。可一看到他这样,做鬼脸的那个人就会抓起一把灰色的脏雪在他的耳边蹭来蹭去。
那个脸色苍白的学生绕开这群人,在来回的飞弹里躲闪着穿行。
他在找达尔热洛。他爱着他。
这爱之所以如此折磨他,正因为他还不懂得爱。那是一种模糊而强烈的可怕感觉,没有任何解药,那是一种纯洁的欲望,与性无关,亦没有明确的目标。
达尔热洛是整个中学里*引人瞩目的人。他欣赏敢于冒犯他或是乐于追随他的人。然而,每当这个脸色苍白的学生面对那剃平的头发、受伤的膝盖、口袋里装满鬼把戏的外套,就会不知所措。
这场雪仗给了他勇气。他跑着,想找到达尔热洛,想去战斗,想保护他,向他证明自己的能力。
雪球飞来飞去,砸在他的披风上,也砸得墙壁开了花。从这里到那里,在两片阴影之间,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张红扑扑的脸,张着嘴巴,一只手正指着目标。
手指向那个脸色苍白的学生,他正摇摇晃晃地走着,还想叫喊。他刚认出来,那站在台阶上的正是自己偶像的随从之一。正是这个家伙给他判了刑。他刚开口叫“达尔热……”;一个雪球就砸到了他的嘴巴上,并钻了进去,他的牙齿麻木了。他只来得及瞄到一张笑脸,那张笑脸的边上就是达尔热洛,他站在那帮领队中间,脸颊通红,头发凌乱,正手舞足蹈比划着。

作者简介

  让·科克托(1889-1963)Jean Cocteau,法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评论家、画家、电影艺术家、舞蹈设计师。早年受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一种极具现代气息的风格。他将虚幻与真实、过去与当下、神话与现实糅杂在一起,其作品往往带有玄幻、朦胧的诗意。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